焦慮情緒,其實是祖先進化來的身體保護機制

快三個月了,疫情消息還是每天都登頂熱搜。雖然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但是國外形勢卻越來越嚴峻,很多人的生活仍然沒有回到正常的軌跡中。

面對鋪天蓋地的新聞消息,情緒的總是比事實更容易傳播和感染。我們期待身體健康,但是心理的健康同樣需要得到重視,情緒的過度捲入則會讓我們變得敏感和焦慮。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現實中的情況真的非常消極,而是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對外界的感知變得消極了。這個結論看似有些科幻,但實實在在是從祖先進化而來的身體保護機制。

“疫情焦慮”只是一種類型的焦慮

焦慮在每個人身上的體現都不太一樣。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個階段都有可能陷入各種各樣的焦慮:

學生時代有升學的焦慮,畢業時有找工作的焦慮,工作了有工資待遇和同事關係的焦慮,結了婚有家人關係的焦慮,看到周圍人收入高又焦慮起換工作的事,看到周圍人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又焦慮自己沒時間“做自己”。

總而言之,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會讓人如臨大敵。很多時候,一些人的焦慮甚至變成了沒有具體焦慮對象的一種常態。

焦慮情緒,其實是祖先進化來的身體保護機制

焦慮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和表現形式。比如,任何時候都感到坐立不安的毫無原因的廣泛性焦慮,不敢在大庭廣眾下說話或者對特定人群說話的社交焦慮,等等。

焦慮症最核心的特徵是,過多且持續的恐懼、焦慮及迴避感知到的威脅。還有就是在本次疫情持續過程中,面對負面信息產生的“疫情焦慮”。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昨日的疫情數據

面對全球範圍的嚴峻疫情感到心情壓抑,很久無法得到緩解

十分擔心自己的身體,待在家也控制不住反覆洗手

......

這些都是疫情焦慮的表現,長時間的焦慮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態,所以我們似乎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這種“不自覺的焦慮”來自於何處?

相互作對的“神經指揮官”

我們生活在叢林裡的祖先在面對威脅,比如突然遇到一隻大黑熊的時候,會在第一時間做出一種反應,叫作戰鬥或逃跑反應。此時身體的自主神經系統會迅速做出反應,將我們全身的資源緊急調動到四肢,準備好戰鬥或者拔腿就跑。而在這個系統中,我們姑且認為有兩位指揮官,指揮官A和指揮官B,他幫助我們的祖先更好的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並且彼此私下關係很不好。

指揮官A叫做交感神經系統,他負責加快心律、提升新陳代謝和放大瞳孔等,好讓我們更好的執行逃跑的動作。而指揮官B叫做副交感神經系統,他和指揮官A對著幹,負責減慢心率,減緩新陳代謝和縮小瞳孔等,就是讓我們的身體放鬆下來。

當你準備戰鬥或者逃跑的時候,身體所有的能量都需要被調動到四肢來支持最大強度的運動,這時胃腸道和免疫系統的能量也會被緊急調用,副交感神經會被抑制,腸胃蠕動會變慢,你會感到口乾舌燥、胃部收緊等。

當我們長時間處於慢性壓力之下時,交感系統會長時間保持興奮,副交感系統受到長時間的抑制,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一個人的消化道功能紊亂、便秘甚至性功能障礙。

焦慮情緒,其實是祖先進化來的身體保護機制

藏在大腦中的秘密

面對環境當中突如其來的威脅時,大腦負責應激反應的中心主要在下丘腦。下丘腦是我們大腦當中一個非常原始的區域,在緊急事件中負責調節兩位“神經指揮官”的關係,也就是當我們的眼睛看到威脅時,信號傳導到丘腦,丘腦會在第一時間做出緊急反應,於是大腦中負責負面情緒的杏仁核就會被激活,進而激活下丘腦, 下丘腦又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垂體腺,最終引起交感神經的興奮。

於是我們看到,在面對危急情況時,下腦丘在進化的過程中學會了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從而讓我們的祖先更好的生存下來。

時代在改變身體一直誠實

但到了現代社會,我們幾乎不會再遇到黑熊或者老虎,我們生活中的猛虎變成了考試、工作中完成一個項目的最後期限、在工作中的表現和地位、家庭成員的關係、生活中的突然變故等。而這些現代環境中的壓力,都很難通過戰鬥或者逃跑來解決。

如果

生活中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壓力機制就會被激活得太久或者太頻繁,以致最終損害大腦和身體的各個部位。

在長期焦慮的情況下,一方面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慢性釋放會抑制免疫系統,讓人變得免疫失調或低下,很容易生病;另一方面,皮質激素還有令中樞神經興奮的作用,讓人總覺得該做點兒什麼,否則就坐立難安。

皮質激素還會抑制大腦松果體褪黑素的分泌,如果褪黑素分泌減少,我們就會難以入睡甚至失眠。所以,焦慮還會導致失眠。

焦慮情緒,其實是祖先進化來的身體保護機制

焦慮只是大腦的過時本能

當一個人處於壓力狀態下的時候,大腦對外界信息的解讀就會改變。焦慮的生理機制在進化上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讓我們儘可能地避開環境中的危險。

在“戰鬥或逃跑”的思維模式下,我們對消極信息的敏感度會大大增加,這可以幫助我們在面對威脅時第一時間從周圍環境中識別出對我們不利的東西。恰恰是因為這個機制,長期處於焦慮狀態的人更容易把中性的信息看成是消極的信息,總的來說就是大腦在焦慮的情況下對外界的感知變得消極了。

因此面對“疫情焦慮”或是其他來源的焦慮,我們完全可以將它們看做一種身體的自然反應。

但長期的焦慮會對身體健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引發抑鬱,所以當你再次感覺到“焦慮”時,可以通過少量的運動來得到快速的緩解,在運動的時候,肌肉細胞會釋放鳶尾素,這種物質不僅可以促進脂肪的分解,幫助減重,還可以進入大腦,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的表達。

大腦當中的神經營養因子既可以提高認知能力,改善情緒,還可以減少焦慮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