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4月2日,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陷入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當天,瑞幸咖啡公佈了一項內部調查結論,調查顯示:在該公司去年總計29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中,有22億元的銷售額都是“偽造的”。

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很快,這則令投資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就在市場上引發了劇烈的震盪,瑞幸咖啡的股價當場暴跌,一天之內,其市值便蒸發了約75%。4月3日,中國證監會就此事作出官方表態,強烈譴責了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行為,表示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顯然,這家以超低價格、明星代言而廣為人知的公司,將為其犯下的錯誤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財經專業人士眼中,這起事件的是非與損益十分清晰。規模如此龐大的“銷售額注水”,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證券市場,都是性質惡劣且無可辯駁的嚴重違規。這樣的做法,不僅嚴重挫傷了瑞幸咖啡的商譽與信用,同時還極有可能為其招來市場監管機構的鉅額罰單。倘若處理不當,這顆正處於上升期的“商業新星”,很可能陷入事關存亡的危局。

然而,儘管事件發生之初,大多數人都試圖以專業的視角理解這一情況,但是,一種令人大跌眼鏡的謬論,卻悄然在社交媒體中流行了起來。這種論調不僅對瑞幸咖啡弄虛作假的做法的毫無批判,而且還將其高高捧起,表示瑞幸“一邊騙美國投資人的錢,一邊給國內消費者發優惠券”,是“造福大眾”的“民族之光”。

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儘管從專業角度上看,這種荒謬的說法根本不值一駁,但在瑞幸咖啡的大力優惠和充滿煽動性的網絡言論的“夾擊”之下,不少網民都“著”了這一論調的“道”,一時讓荒唐的“民族之光”之說佔據了不小的市場。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開始,許多博主都是本著“惡搞”“開玩笑”的態度轉發這種論調的,但在傳播過程中去,卻有越來越多的人當真、認真了起來,讓這種說法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輿論潮流。

從結論上看,這種論調當然是錯的。之所以有人誤認為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是因為他們把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所作所為,錯誤地理解成了如同盜匪一般“幹一票就跑”的單次博弈。在這種視角之下,瑞幸咖啡作為一家由中國人創立,在中國運營的企業,騙到了美國投資者的錢,便成了一件“中國賺了,美國賠了”的好事。

然而,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資本市場從來都不是“單次博弈”的場地,上市公司也不能“幹一票就跑”。對瑞幸咖啡而言,等待著它的將會是市場監管機構的調查與處罰、投資者的維權訴訟,以及現金流、融資渠道、信用評級等方面的一系列風險與挑戰。

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而比這更糟的是,瑞幸咖啡的所作所為,還很有可能在國際市場造成外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歧視與偏見,從而讓其他兢兢業業、誠實守信的中國企業無辜受累。事實上,絕大多數在海外上市或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都是誠實守信。業績紮實,商譽良好的。這些企業幾十年來“走出去”的不懈努力,換來了國際市場對中國企業的信賴與認可。但是,一起惡劣的造假事件,便有讓這份來之不易的信任生出裂痕。

在資本市場之上,每個投資者都希望儘可能避開潛在的風險,而瑞幸咖啡在投資人眼裡最大的標籤就是“中國企業”。因此,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為瑞幸的“前科”,而對其他中國企業多留一個心眼——這聽起來很不公平,但資本市場也從未有過這種“公平”,真金白銀的收益與誠實的商業信用,才是資本市場上通用的“語言”。

因此,瑞幸咖啡在這件事上,不僅不是“造福大眾”的“民族之光”,而且可能“害”了其他中國企業。對此,國人還應擦亮雙眼,認清事實。其實,在企業界,我們早就擁有了不少真正的“民族之光”——可以說,每一家在海外積極開拓市場,遵紀守法,憑本事賺錢的中國企業,都是為中國經濟貢獻力量的“民族之光”。

相比於個別用欺騙性的小伎倆謀取私利的企業,這些腳踏實地的企業,才更值得我們去關注與讚頌。將瑞幸咖啡稱作“民族之光”,只是一個並不美麗的“誤會”,這不僅是對這個稱號的抹黑,也是對那些更優秀的中國企業的侮辱。

作者/楊鑫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