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便祕日“腸治久安,益生守護”——多學科專家出謀劃策,解鎖腸道“通暢”要訣

慢性便秘是現代人群中非常常見的腸胃功能紊亂問題,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3月28日“便秘日”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雅培公司攜手舉辦線上多學科研討會,研討會由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錢家鳴教授擔任主席,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的侯曉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內科俞麗芬教授、北京醫院消化科許樂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肖衛忠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權薇薇教授通過學術彙報、多學科深入探討,暢談了慢性便秘的現狀、危害及合理防治措施,明確長期應用安全、有效益生元解鎖“通暢”要訣,踐行2020年“便秘日”和“綠絲帶行動”的主題——“腸治久安,益生守護”。

開場致辭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錢家鳴教授在開場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已取得一定成績,但疫情防控的警示尚未完全解除。錢教授呼籲,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然而,疫情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2020年我國第七個便秘日,很高興以網絡為橋樑,聯合心內科、神經內科、老年科等多學科專家共同向大家普及、宣傳慢性便秘的危害、普及相關合理用藥和防治知識。另外,在此也特別感謝,雅培公司對3.28便秘日一直以來的支持。

侯曉華教授:中國人的排便特點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侯曉華教授就國人正常排便情況、便秘患者排便情況和腹瀉患者排便情況三方面進行了講解。目前,醫生、患者及羅馬Ⅳ便秘診斷結果一致性很差,僅為27%。因此,醫生有必要了解國人的正常排便情況。首先,大便類型共包括從幹球便到水樣便等7種類型,中國正常人群主要以排4型大便為主。我國正常人群排便頻率為每週4次到每天2次,年齡越大越容易便秘,且大便性狀越幹;男性較女性更容易發生便秘,兩者的大便性狀無差異。

當患者出現排便頻率≤4次/周、排乾硬頻率≥30%、排便費力頻率≥30%、排便不盡感頻率≥20%、排便堵塞感頻率≥10%、手法輔助排便頻率≥10%,即可診斷為便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診斷標準比羅馬Ⅳ標準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特異度和靈敏度。便秘患者更容易出現排便費力、排乾硬便、排便不盡感、排便時肛門痛、排便堵塞感、排便次數減少。當出現排5型便頻率≥30%、排6、7型便頻率≥10%、排便不盡感頻率≥20%、排便急迫感頻率≥30%,可診斷為腹瀉。此診斷標準同樣比羅馬Ⅳ標準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特異度和靈敏度。侯教授特別指出,在臨床工作中,除考慮上述診斷標準外,醫生更應注重患者的自身感受。

多學科對話——尋覓便秘在不同疾病中的“偽裝”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俞麗芬教授開始指出,成人慢性便秘的發病率在4%-6%,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發生率可達22%。慢性便秘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都可產生嚴重影響,是臨床診療不可忽視的部分。今天我們就將通過多學科專家的對話,幫助大家明確慢性便秘對合並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患者可能帶來的危害。

當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遇上慢性便秘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許樂教授表示,我國老年人群中便秘的發生率較高。對於便秘這一疾病本身,要注意區分器質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質性便秘如結直腸癌的早期表現,要及時進行檢查,以免耽誤病情;功能型便秘則多為慢性便秘,病程往往在六個月以上,其發病原因也較複雜。另外,許多藥物也可以導致便秘。

肖衛忠教授表示首先,神經內科疾病多數情況下與腦血管相關,很多時候若患者合併便秘還可誘發更為嚴重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便秘還是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重要前驅症狀,如臨床出現便秘的患者很容易在後期被診斷帕金森病,若對這部分患者加強篩查並及早用藥預防,某種程度上或可推遲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的發展。

權薇薇教授則從心血管疾病出發,進一步闡述了心血管疾病與便秘的相關性。權教授表示,慢性便秘與腸道蠕動、患者年齡、日常用藥均相關。多項研究也已證實,心血管疾病患者便秘發生率較高,相對來講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此外,當心肌梗死患者由於發生便秘而用力時,可致使心臟負荷加重,從而導致心臟破裂、惡性心率失常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俞麗芬教授進一步補充道,便秘伴隨臨床多種常見疾病,有效控制不僅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心情,還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角度詮釋便秘的預防

俞麗芬教授表示,在心外科患者中如主動脈夾層患者,在術前應積極訓練患者在床上排便,圍手術期給予患者服用可以軟化糞便的食物或藥物,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方面,均可更好促進患者術後恢復。

肖衛忠教授指出,我國帕金森病患者已越來越多,在出現如震顫、強直等典型帕金森病症狀前5年,患者會先出現便秘,由於便秘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其發生帕金森病的幾率比常人更高,在最新版的帕金森病診療指南中,便秘已新增為非運動症狀,被建議應及早預防、及時治療,包括給予患者乳果糖、益生菌等。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權薇薇教授分享道,目前已經有很多基礎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對心臟病、高血壓等常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影響。日本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長期便秘的老年患者死亡率顯著增加,且死因多源於心血管疾病。美國也有相關研究表明,長期嚴重便秘是全因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能夠提早預防便秘,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十分有價值的。應注重患者住院期間的便秘管理,醫生可以給予患者如乳果糖的緩瀉劑;督促患者食用高纖維的食物,儘可能降低患者便秘發生率。

對症下藥是出路,便秘的藥物選擇

權薇薇教授認為,心血管病患者通常會使用RAS抑制劑、β阻滯劑等藥物,這會導致患者腸道蠕動減慢,從而增加便秘的發生率。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緩瀉劑如乳果糖等,可避免由於藥物導致的患者便秘加重情況。

許樂教授介紹,絕大部分便秘患者屬功能性便秘,由於發病因素複雜,就需考慮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首先,提倡患者改變生活方式,如多飲水、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其次,增加活動量;另外,選用安全性高的藥物進行治療。治療便秘的藥物有很多種,刺激性通便藥物往往會損傷腸道功能,並可能導致結腸黑便病,僅建議短期或間斷使用;滲透性通便藥物在臨床中較常用,代表藥物為乳果糖和聚乙二醇。其中,乳果糖為天然成分,且不會被腸道完全吸收,亦用於糖尿病患者,可長期使用;同時,乳果糖還屬於益生元,長期應用可改善腸道菌群,有效治療由於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便秘。此外,還應注意調節患者情緒。

俞麗芬教授表示,對於老年或合併其他疾病的患者來講,乳果糖幾乎不存在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問題,安全性好,更推薦長期、持續的應用。

日久見療效,重視慢性便秘的長期管理

3.28便秘日“肠治久安,益生守护”——多学科专家出谋划策,解锁肠道“通畅”要诀

肖衛忠教授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神經變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對於合併慢性便秘患者的長期管理,可選擇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乳果糖為主的滲透性通便劑、改變生活方式等相結合,改善患者便秘情況。另外,也需要增強多學科合作、交流,對於便秘患者的長期管理和獲益也有很大益處。

權薇薇教授表示,很多心內科治療患者的常規用藥具有致便秘藥物作用,實際臨床診療,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便秘管理用藥,及時認識並糾正既往便秘用藥的誤區。而安全性好,又有助於腸道菌群改善的乳果糖,儘早長時間用於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是否可為患者帶來更多心血管事件的獲益,也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許樂教授認為,慢性便秘患者的長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乳果糖因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因此在便秘的長期管理中,被視為基礎用藥,服用劑量應因人而異,有規律使用。另外,對於控制不佳或發病因素較複雜的便秘長期管理,也可採用多種藥物、多種方式的聯合使用,以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為目標。

俞麗芬教授補充道,如心臟外科手術患者在術後的控水期,可使用乳果糖預防因控水誘發的便秘。乳果糖由於具有較高安全性,因此,在便秘的管理中可作為聯合用藥的“基石”,通過合理搭配,更好控制便秘。

除上述內容,3月28日活動當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王蔚虹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柏愚教授還為廣大患者詳細解答了,“長期便秘會為身體帶來哪些改變?該如何預防便秘的產生?若出現便秘應當如何處理?是否需要進行結腸鏡檢查?”等問題。本次活動形式新穎,得到了廣大在線觀眾的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