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黃鶴樓彷彿從來都不缺歷史,它自身本就是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甚至在它的周圍也有許多歷史名建築,正是這些古建築的相連,才讓武漢有機會成為一座歷史名城。今天講述的就是這座位於黃鶴樓身邊的一座古亭,一進黃鶴樓必能看到它,它就是精忠報國的英雄------岳飛亭。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岳飛亭,位於蛇山的中端,全稱是嶽武穆遺像亭,建立在岳飛銅雕前方,如今已經作為武漢市的文物在保護,因岳飛曾在黃鶴樓屯兵鎮守七年而得名。修建在此處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全國正在全力抵禦外來侵華的紛爭。為了振奮人心,以英雄精神來激勵群眾反日,拒絕投降的愛國精神。

當時的抗日群眾,便將原來在岳飛廟廢墟中的《嶽武穆王遺像碑》移到了如今蛇山處。岳飛亭的建築材料基本全為木石基調,塔尖翹立,飛簷勾外,看起來格外的古色古香,但又不失莊重。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孔慶熙為這座亭的全稱題字。在亭前石柱上還鐫刻著一副長聯,“撼山抑何易,撼軍抑何難,願忠魂常鎮荊湖,護持江漢雄風,大業先從三戶起;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奉讜論復興家國,留得乾坤正氣,新猷端自四維張。”

高度讚美了岳飛的鐵骨錚錚、精忠報國、愛國情義之深的英雄氣節。岳飛亭曾在文革時期被毀,損毀程度十分嚴重。1981年重修之後,所有的舊物全按原有的裝置重辦,石碑新建,但依舊不失當初的莊嚴。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黃鶴樓身邊除了有岳飛亭,還有岳飛銅像。這一尊長達8米的岳飛銅像栩栩生動又莊嚴的還原了英雄形象,來此參觀的人無不激動滿心參觀。在銅像的背後,還記錄著當時岳飛戰爭的一些畫面,還有《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的詩詞。這首由岳飛親自登臨黃鶴樓寫下的大作,代表了他當時在此連招連勝,心情慷慨激昂,有感而發之時寫下的想法。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孫中山先生說:“岳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岳飛被害後,即使在南宋,依然有人偷偷在家掛上他的畫像。可見他的英雄精神,已經深入人心。因而在他離開了這麼久,在如今依然可以激勵人心。人們看見他的雕塑和石碑,依然還能憶起他的崢嶸歲月和輝煌歷史,他的英雄形象和民族精神早已深入人心。

藏在黃鶴樓身邊的古亭,為紀念民族英雄而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在參觀岳飛亭、岳飛雕像等歷史遺蹟的同時,內心受到的震撼無法用言語表達。但是離黃鶴樓這座千古建築如此之近的它,卻彷彿被世人遺忘,少有人瞻仰。岳飛精神雖然深入人心,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在黃鶴樓身邊,還有一座岳飛亭。路過之時可能也只是簡單參觀一下便匆匆走開,這樣一座英雄的墓碑得不到重視,實在是一種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