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中國書法史上,如果說哪個朝代的書法最為繁榮,那非唐莫屬,唐代是中國書法史的奇蹟,名家輩出,風格多樣,至今,還沒有哪個朝代能媲美唐朝。

然而,唐代到底有多繁榮?

很多人也許不瞭解那個時代的歷史,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本文意在給大家一個較為直觀的解讀。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唐代書法盛況

有唐一代,書法之盛,影響力之大、名家之多、著作之豐,唯唐可論。

唐朝盛況大體總結如下四點:

一、名家輩出

唐代書法出名之人物非常多,有初唐四傑“歐虞褚薛”,分別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有楷書四家“歐顏柳趙”中的三位,其中顏真卿與柳公權並稱為“顏筋柳骨”,還有草書“癲張醉素”,指張旭和懷素,這些人都是書法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另外還有孫過庭、鍾紹京、李陽冰、韓擇木,這些人雖然名氣差一點,但造詣也很高。

一個唐朝能產生出7位頂級書法家(歐、顏、柳、張旭、懷素、虞、褚),本身就是奇蹟,這是其他朝代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筆者總結歷朝歷代書法家,如下圖表格所示,有流傳作品、有一定影響力的書家,唐朝是最多,清朝的碑學也未能超過唐朝。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唐朝以11人(可能有些誤差,但至少是11人)高居榜首,遠超其他朝代。

因此唐朝在書家產出質量和數量上都遠超其他朝代。

二、領域廣泛

唐代不僅名家輩出,而且涉及的領域很廣泛,篆、隸、楷、行、草五體皆有出類拔萃者。

1、在楷書方面,唐代成就是毋庸置疑,成就最高,歐體、顏體、柳體是楷書史的巔峰。

2、在草書領域,有懷素、張旭這樣的大家,時至今日,我們仍難以到達他們的書法高度,還有孫過庭草書,更是得到了王羲之筆意。

3、在行書方面,有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等大書法家,特別是顏真卿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更是高峰上的高峰。

4、在篆書方面,有能與李斯媲美的李陽冰,李陽冰甚至被讚譽為“李斯之後的千古第一人”。

5、在隸書方面,唐代稍差,韓擇木可列為大家。

因此唐朝是一個綜合實力超強、全面發展的朝代,其他朝代仍然無法超越。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三、理論豐富

唐代書法理論是書史上的興盛期,雖然其不能說是第一,但也是明列前茅。

唐代是一個整體“尚法”的時代,從過去魏晉注重整體印象的書法評價到對筆法結構細緻入微的分析,是唐代對書史的貢獻,一大批書家總結了筆法與結字的規律,如孫過庭《書譜》、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書斷》、歐陽詢《三十六法》都是書史上的名篇。其中《書譜》影響最為廣泛。

如下圖,是書法史上流傳下來比較優秀的書論總結,數據如下圖表: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以上只是初略統計,但基本相當,不難看出,清代與唐代都是盛產理論。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四、影響廣泛

據《宣和書譜》記載:“唐三百年,凡縉紳之士,無不知書,下至布衣皂、隸有一能書,便不可掩”。

可見,在唐代,書法影響力巨大,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布衣平民,多為善書者,書法之普及,空前絕後

正如朱關清所說“有唐一代書法之盛行,名書家之輩出,可謂遠邁魏、晉,後蓋宋、元、明、清。”。

1、上層階級

由於唐代書法與功名利率掛鉤,進入士大夫、官僚等上層集團的人基本都善書,不會書法,想做官都難,而且官僚集團中有很多以書法為主的職業,如翰林書待詔、書法教師、寫手、令史、書令史等。

在唐朝政府機構中,有很多以書法為職業的官職。

教別人書法的稱為“書法教師”,書法教師中有書學博士一職,是當時官方書法老師。

專教皇帝書法的人稱為“翰林書待詔”,如虞世南、褚遂良等人。

抄書寫經的人稱為“寫手”、“令史”、“書令史”,這些人是為了滿足唐代傳播書籍的需要,畢竟那個時代印刷術不成熟,只能靠手抄,在這些人的推動下,唐代文化傳播非常廣泛。

搨書、摹書的人稱為“搨書手”,如馮承素,當今最接近蘭亭序真跡的模本就是他搨的。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2、下層階級

在唐代不僅官僚上層階級善書者多,下層市民階級善書者更多,道士、妓女、布衣、藝人、少數民族等皆有善書者,如妓女書法中的佼佼者曹文姬,乃長安城的名妓,書法為關中第一,再如嵩山布衣,撰寫《唐撿校太子少保田宮碑》,但未署名,因此不得其人姓名,只是史書有記載,但這恰好證明,唐代書法普及之廣。

正如當時一位阿拉伯外國商人所言:“不論貧富,不論老幼,所有中國人都學習認認字、寫字”。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3、國外傳播

唐代書法不僅在國內盛行,在國外也頗有影響力,日本、高麗、南蠻等地區深受唐代書法影響。

《新唐書》有記載“建中元年,使者真人興能獻方物。真人,蓋因官而氏者也。興能善書,其紙似繭而澤,人莫識”。

這是關於日本遣唐使來唐的記載,興能此人善書,並將所學知識帶到日本,日本在唐時期便繁榮起來,書法也影響了日語,

唐代書法盛況到底有多繁榮?用數據說話,給你一個更直觀的盛唐

當今日語中很多文字都借用了漢字的草體、楷體,可見,唐朝書法影響力是多麼的大。

《舊唐書》記載:“高麗甚重其書,嘗遣使求之。高祖嘆曰:‘不意詢之書名,遠播夷狄,彼觀其跡,固謂其形魁梧耶!’”。

高麗屬於朝鮮半島地區,唐高祖也感嘆歐陽詢書法的名聲居然傳到了夷狄,可見唐代書法之強盛。另外,崔志遠是新羅地區(新羅也屬於朝鮮半島)最出名的書法文人,在唐代聲名遠播。

以上這些影響力是唐朝才有的景象,唐以前的魏晉沒有,唐以後的宋元明清也沒有,這是唐朝書法興盛最有力的證明

結語

如果將唐朝書法比喻為一個書法班,其他朝代書法也比喻為一個個書法班,那麼唐朝書法班所取得的成就最為輝煌,不僅尖子生最多,成績最好,而且德智體全面發展,綜合實力超強,就像英雄一樣影響著其他朝代的書法班。

於是我們疑惑為何唐朝會取如此高的成就呢?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