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今天是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读韩愈的那一篇千古祭文:《祭十二郎文》。

祭文,是祭祀或祭奠时,活人用来对逝者表示哀悼、祈祷、追溯逝者生前功业的一种文章。在祭文中,对逝者生前德行功业的颂扬,不仅是一种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思,更是借逝者人生经验激励生者的一种方式。

要谈起古代那些祭文,就不得不提及被称之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韩昌黎文集》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唐时期,河南河阳人,生于公元768年,于公元824年12月25日逝世,终年五十七岁。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集大成者,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文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又其作为文人,有平“淮西之乱”之功,《论佛骨表》之铄古直谏。因此,被宋代大才子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韩愈纪念石像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在其十二郎去世后,其怀中悲痛心情书写的一篇祭文。文章没有按照过去祭文那种过多歌功颂德,极力铺张,言之空空的形式。而是融情叙事,对自己身世、家族命运的平铺直叙,表现出对侄儿逝世的哀痛,对兄嫂大恩的怀念感激,对自己身世和家族命运的哀痛。由于本文形式新颖,感情真挚,哀之沉重,痛之刻骨,一往情深,感人肺腑,因此被称为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写《祭十二郎》图

【十二郎是谁?】

要了解十二郎是谁,为何昌黎先生如此之哀痛,就要深入了解韩愈的身世。

韩愈家世,可谓是书香门第,仕宦家族。其祖父韩叡素,曾任朝散大夫,桂州也即桂林都督府长史,相当于现在桂林市长。

其父亲,韩仲卿,也曾做过潞州也即山西沁县县尉,武昌也即现在湖北鄂城县的县令兼县丞,鄱阳县令和秘书郎,总之也都是现在的县长一级的人物。其父亲,韩仲卿在世时,不仅贤明能干、政绩不错,而且文采也不错,还曾编纂过三国文学家,曹操的儿子曹植,也就是写《七步诗》那位的文集。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韩愈画像

特别是其三叔韩云卿,和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交集,做过过礼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副部长兼其他几个副部长职务,其文章水平,连大诗人李白都称赞“文章冠世”。其四叔韩绅卿,也曾做过扬州录事参军,泾阳也即现陕西三原南县令,韩愈称这位叔父“文而能官”。纵观韩愈父亲这一代,可谓是人丁兴旺,至少是中产阶级。

古时候,医疗不发达,人难以养活。到了韩愈这一辈,就只有有韩愈、哥哥韩会、韩介三人。公元768年,韩愈出生,可是在韩愈出生一个月多,其母亲就去世了。在韩愈还未三岁时,父亲也去世了,不久其二哥韩介也去世。家里就只剩下韩愈,和大哥韩会与嫂嫂,抚养韩愈的责任也自然落到兄嫂肩上。公元780年,韩愈十二岁时,其哥哥也去世,所以韩愈可以说少年时期时比较孤苦的。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祭十二郎图

而十二郎就是哥哥韩会的儿子,韩老成,其出生在公元770年,也就是说只比韩愈小两岁,因此可以说韩愈与韩老成名为叔侄,实为苦难兄弟。韩老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韩湘,小儿子叫韩滂,其中韩愈的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指的就是韩湘。公元803年,韩愈的这位侄儿韩老成去世,享年三十三岁。《祭十二郎文》祭奠的就是这位侄儿韩老成,估计韩愈因不知其详细的去世时间,所以祭文开头才用了年月日,当然也可能是实际上知道具体的时间,只是作为祭文文字书写知也不知,更显感情之悲伤。

总之韩愈祭文中的十二郎,就是韩愈从小一起患难与共,共同成长的亲侄儿,韩老成。

【哀之如何?】

第一,文章开头,正如上面所说,连这位一起成长患难与共的亲侄儿,具体什么时候去世的自己都不知道,不可为不哀痛。当然尽管下文说到确实不知何时去世的,但是也并不能排除,作为抒情祭文文字书写故意“知也不知”,才更显感情之悲伤的目的。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第二,人到中年,念及家族血脉,家族人丁本已凋零到只剩残花败柳,此时,作为家族年轻一辈的侄儿壮年去世,真是哀痛至极。作为祭文,韩愈并没有直接按照以往祭文的套路,表之哀痛,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写自己的身世可怜,与兄嫂相依为命。及兄嫂去世后,韩愈自己与侄儿韩老成过活。写自己身世之哀,当然也更显侄儿韩老成身世之哀。尤其最让人悲痛的是,韩愈借少时,嫂子对韩愈叔侄二人说的话,将哀痛推之至深。正是,少时不是家族之可怜悲哀,及自己全然明白时,人生已过半;嫂说家族悲哀凋零时侄儿还未有记忆,待侄儿正值壮年时却戛然而而去。

哀之极也!哀之极也!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第三,念及与侄儿过往,少时困苦可怜,成年后各自谋生,又聚少离多。过往的年间,各自谋生,都没能够长久的聚在一起。成年人谋生,分别本来也算正常,都是为了亲人幸福相聚而努力的。本以为,等自己站稳脚跟,可以给侄儿和其他亲人带来幸福时,这位最为至亲的侄儿却突然逝世了。是失去亲人之哀痛,也是叹世间之无常之哀痛,更是不能早日相互照料悔恨之悲痛。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第四,韩愈,通过写自己去年和孟东野谈及,自己还未到四十,已经身体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动家族里伯父叔父,都是健康之年就去世了,想必自己不健康之躯,这长辈,也不是长久之人。可是,更为健康,正值壮年的侄儿突然去世,看看自己已现衰退的残烛之躯,却还活着,哀之不已。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第五,回想自己兄嫂,对自己、对家族之恩情。兄嫂品性朴实,贤良纯正,德才兼备,辛苦养育自己,延续家族。如此仁爱忠孝之人,理应享世之荣华富贵,可是,家族衰败,不得不受尽苦难,英年早逝;即便如此,兄嫂一生优良,自己不能享受福泽也罢,可是如今,福泽竟连亲生儿子都享受不到,如此世之仁爱贤良之人,却也要子嗣早亡。叹世之不公,哀家之不幸!甚矣!

第六,回忆早前,知道侄儿患软脚病,日渐加剧。而自己却以为,这是江南人常有之病,不足大惊。可是如今,侄儿正是因为此病去世的。恨自己疏忽,恨自己不能提前照顾好这位至亲的侄儿。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第七,祭文最后总结。韩愈自己最为至亲至爱的亲人,患病己不足,逝世己不知;生不能亲自照应,死不能亲自到身旁;入殓时不能望仪容一面,入墓后不能亲临哭坟。恨自己背负神明,致使降祸晚辈;恨自己生不能共同生活,死不能相依而去。惟有祷告侄儿阴灵,自己将替他照顾儿女,抚延家族。哀之甚矣!哀之甚矣!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总结】

昌黎先生,此《祭十二郎文》,将祭文的打破了常规形式,不同以往的祭文歌功颂德,正是不拘一格自由抒情,字字无功字字功,字字无泪字字泪。语言文字朴实无华,行文如流水行云,感情真挚,哀之刻骨,催人泪下。真不愧为千古绝调的祭文。


今天是清明节,也是特殊的一年中,特殊的一天。国旗半垂,举国同悲。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愿英雄在天国幸福安详。

最后,愿天下太平,逝者安息,生者奋进!

《祭十二郎文》:清明节,怀着沉重的心情重读这“千古绝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