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在职场,“能者多劳”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被一帮领导给用坏了!

“小王,下班别急着走,这个报告还得改改,明天要给客户看,你辛苦一下,你是咱们部门最有能力的,能者多劳嘛!”

“小李,你PPT做得好,我这个PPT你给我做一下,辛苦一下,能者多劳,就不找别人了!”

但是,能者多劳之后,没有然后了!

你是否遇到这种情况?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有一次,跟几个朋友聊天。说到员工离职问题,大家都很自然地想到马云说那两个原因:钱,没给够;心,受委屈了。

钱,为什么没给够呢?心,为什么受委屈了?

钱,没给够,涉及到的是公平问题;心,受委屈,涉及到的是公正问题。

后来,我问他们,那你们公司有没有这类问题呢?

大家笑笑,大锅饭其实在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虽然不能做到绝对公平和公正,但是还是要相对要公平和公正的。

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却连相对的公平和公正都很难做到。

比如说,朋友公司的一个优秀员工离职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有活儿总是我多干,分钱大家一起分,制度不公平,领导不公正,我想换一个环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让人气愤,“能者多劳”居然成了一个忽悠有能力的员工多干活的理由!

能者多劳,劳者多得!难道领导不知道后面还有半句吗?别用“能者多劳”这个词来欺负老实人了!

领导肯定知道后面这半句,但是后面为什么没有了?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领导的潜意识里,依然是大锅饭主义

很多领导的借口往往是:

“能者多劳,干得越多经验越多,挣钱的事在后面的,年轻人要沉得住气。”

“不能让你一个人多干多得,你拿得多了,别人就少了,大家都有意见了,我还怎么带队伍。”

居然还有这种理由,让人无语。

二、老油条不好指挥,老实人听话

这就是摆明了要欺负你老实,让你干,你就干,很多年轻人也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就不得不忍气吞声。你看图书市场上,那些《让别不好意思害了你》《别让不会拒绝害了你》,为什么卖得那么火,说明职场上欺负老实人的现象非常严重。老实人就活该被欺负吗?不!干得不爽,我就辞职!

三、鸡汤文化盛行

你的努力,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奖励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岁月欠你的,迟早会成倍地归还你!

这都是瞎扯的,谁信谁知道!老实人多劳了之后,往往面临的就是不得、多责,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你还想升职加薪,还想后面又更多的回报?做梦吧!

职场终归是一个讲利益的地方,领导们可别拿“能者多劳”来欺负老实人了,没有谁缺心眼!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小王前几天辞职了,原因就是因为公司对多劳者“一视同仁”,你干多干少一个样,留在公司干嘛,等着过年吗?在这家公司只待了三个月。

小王也不是没有反抗过,“我经常跟领导提,我实在太忙,忙不过来,领导安排的任务根本就没时间做。可是领导就是安排给我,说能者多劳嘛!我以为领导不说多劳多得是为了照顾其他人的面子,没想到,根本没有多得这一说。”

原来,领导之所以让他多做,因为其他同事都是领导的老同事、老下属了,早就跟泥鳅一样滑不溜秋的,根本不好好配合领导。

结果大家居然形成了一种默契,欺负新人,让新人多做!新人嘛,就该多干活,涨经验!但是分钱的时候,大家一样。

如果不是财务老大姐跟他说“干活儿悠着点,你老傻干活,怎么加班总是你自己?大家钱都一样。”小王可能会一直蒙在鼓里。

小王找领导理论过,领导也说考虑多给他加点,但是等待他的就是有难度的工作,好做的工作都让老人挑走了。

领导又一次临时给小王加工作时,小王终于爆发了,大声吼道:“你凭什么总把工作加给我?看我老实人好欺负是不?我不干了!

欺负老实人,你还上瘾了不是?管理者需要反思啊,一碗水端平很重要!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毫无疑问,管理者的这种做法只会把老实人、优秀的人、年轻人都逼走,谁愿意多干活没回报啊?

所以,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愚蠢的分配制度。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底薪+提成的弊端:

  1.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带走利润,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
  2. 加提成点数,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相对而言利润率下降,而且增加点数的激励性有时效性,一般在增加的头一两个月有点效果,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加多了企业吃不消。
  3. 员工关注的只有营业额,至于费用成本这些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其他因素,员工不会关心
  4. 只有少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较低
  5.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点稍微高那么一点,员工就很容易离职
  6. 如果大环境下业绩一般,那么公司内部工作氛围就会萎靡不振,员工很容易丧失信心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的薪酬考核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考核指标,比如访问量,跟踪量,考核分值等,设置小额奖励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40万每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比如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3)入职一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比如说可以设置50万元每月,主要关注毛利,回款,培训考核等,奖励制度为常规值

4)高级业务员:一年平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第二年就可升级为高级业务员,薪酬可增加20%-30%,设置高值奖励制度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和年终奖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员可以升级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则对其下属采用不同的业绩平衡点,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年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

2)高级业务经理:一年团队人均业绩达到500万以上,不包含本人业绩,第二年晋升为高级经理,享受更高的提成分配

注释: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提成的基础上的,年终奖时可以额外奖励优秀的员工。每年的奖励分三年发放到位,如果员工离职,则不再发放奖金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三、建立更高级的的合伙人制度

比如说,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都可以有机会成为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利润红利

个人建议:

可以先做三到五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最好。合伙人就是员工自掏腰包入股,但是不拥有公司股份,并且合伙人也不享受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只需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就好了,说现实的一点,只要比员工把钱放在银行的利润高,那就可以。

合伙人模式分两种

1.公司合伙人:作为合伙人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2.项目合伙人:只参与具体的项目的利润分成与责任承担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四、建立股份制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的业务员超过10人的,就可以成为企业股东或者自己成立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给员工做了3-5年的合伙人以后,根据其贡献,制定不同的合伙机制,可参考以下两种

1.契约:测算公司的股本,签订股权代持合同,让那个优秀的员工成为企业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优秀的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采用底薪加提成的激励政策,所以,没有让公司二婚员工成为利益共同体,所以就导致很多优秀的员工被挖走。而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能力。

欺负老实人,你只会把优秀员工逼走,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