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春天是令人心动的时节,拨动这根心弦的不是迎春送冬、柳树抽芽,而是在菜市场上不经意间瞥见那一把香椿芽。没有哪种野菜比香椿更能释放春日讯号,看到这萌头萌脑的小可爱,让人心里也不由得跟着一动。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新鲜上市的香椿,紫色越多表示光照越充足,反之则泛绿

北京有句老话: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吃香椿的时节以谷雨为界,但心急的小贩和买主,总能形成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早在谷雨之前的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第一桩愉快的交易。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吃时令这种事,向来是宜早不宜晚。

-1-

当大多数鲜灵的小野菜,如马兰头、雷笋、蕨菜长遍南方山野时,香椿却毅然扎根北方,将这片不算宜人的水土作为生长的主场。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北方人对待起香椿来自然也少不了多花些心思。

香椿味道出挑,凡与之搭配者,既要有兼容并蓄的风度,也得有甘于作配的牺牲精神。作为食物界公认的“老好人”,鸡蛋是再合适不过的伴侣。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凡吃香椿的地方,都少不了这道香椿炒蛋

香椿炒蛋,各地皆宜。料理香椿最关键的一步,在于用沸水焯烫。香椿的嫩芽含有亚硝酸盐,焯水去掉有毒物质的同时,也能让它的香味彻底释放。这骄傲的异香,被鸡蛋憨厚的揽入怀抱,也从张扬变得熨帖。最让人回味的时刻,莫过于嚼到香椿根的满足。那番与齿牙的纠缠,除了一个“香”字,找不到更恰当的描述。

如果说鸡蛋是“热心肠”,豆腐则有三分“性冷淡”,需要香椿稍微主动献媚。比起北方的老豆腐,少不经事的嫩豆腐更难抵抗住这小妮子的诱惑,只要放在一个碗里,三两下就能打破禁欲,变得你中有我了。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汪曾祺说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中的上上品

汪曾祺在《豆腐》里对这一对不吝赞美:“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般配指数要排在小葱拌豆腐和皮蛋豆腐之前。

别看香椿身形娇弱,脾气却并不随和,很有点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但也偶有例外,能让它放下身段,屈居配角,比如给炸酱面当菜码。

-2-

对于时令美味,人们既贪恋“鲜”,也不忘“腌”。秋天的螃蟹要“醉”;冬天的白菜要“酸”;就连夏天的西瓜也可以放酱豆发酵成“西瓜酱”。在延长美味这件事上,中国人从不缺乏想象力。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焯过水的香椿,腌制时要反复抓匀

腌香椿可以将春天的滋味带到初夏。香椿在花椒水里汆烫后晾凉,用盐反复抓匀。放到冰箱里冷藏,隔天会沁出汁液,倒掉即可。听父亲说,以前的六必居有卖这道咸菜。买一点回去,下粥下酒两相宜。对于他们这一辈的老北京来说,是跟榆钱饭一样的春食记忆。

作为中国的原产蔬菜之一,香椿从汉代就有食用记载,算下来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倒没什么稀奇,韭菜、白菜、小葱等蔬菜都原产中国,但像香椿这样偏安一隅,直到今天也鲜有跟外界交流的蔬菜倒不太多见。连一向讲究“旬”文化(即中国人说的“不时不食”)的邻国日本,也没有吃香椿的习惯。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炸香椿鱼儿,中国天妇罗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吃天妇罗,觉得这种裹着轻薄面糊的油炸蔬菜似曾相识。仔细一想,这不就跟春天的炸香椿鱼儿、炸花椒芽是一个意思嘛。裹上鸡蛋面糊的香椿芽,炸出来形似小鱼,因此得名。如果想把香椿推荐给日本人,应该没有哪种做法比“香椿天妇罗”更合适了。

同样是油炸,不得不说还是云南人技高一筹。新鲜的香椿放到簸箩里彻底晒干,看起来蔫头耷脑,可待重新投到热油里时,就像灵魂附体一般,重新舒展身体。


时令美食,春天令人心动的香椿,这里有两种常见吃法

▲ 炸干香椿,热油赋予香椿第二次生命

炸好的干香椿,蓬松饱满,看起来就像刚从枝头摘下来一样。因为水分殆尽,所以口感分外干脆、清爽,就算放到“百花齐放”的云南春宴上,也是一道抓人味蕾的菜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