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鼓勵孩子最有效?

獎勵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讚賞,而最佳的讚賞則是關心。這對子女產生的正面影響效果,勝過責備、打罵、懲罰幾十倍。

如何鼓勵孩子最有效?


孩子拿成績單給父母看,父母如果連看都不看一眼,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支持,認為再好的成績也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很可能因此而不再努力。

父母若是表示關心,口頭給予鼓勵:“比上次進步多了,下次再加油!”並不需要什麼物質上的獎勵,孩子就覺得滿足。

但是,鼓勵也要有原則、講方法,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有些父母特別是母親,把子女當做一種成果來炫耀,喜歡在眾人面前誇耀自己的子女,這是一種只顧自己、不顧子女的自我行為。

長此以往,一方面子女會覺得自己當之無愧,慢慢越來越變得不知天高地厚;另一方面子女模仿父母的作風,長大也會到處吹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引起別人的妒忌,搞壞人際關係,到頭來自己倒黴。

子女身心健全,父母當然內心高興,但是樂在心中就好,不必表現出來,這才是真正關心子女的表現。

一個孩子放學從校車上下來很開心,老遠就喊:“媽媽,媽媽,我考了一百分。”如果媽媽也天真,同樣上去抱住女兒大聲說:“我女兒能考一百分,是最棒的孩子。”

這就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因為隔壁的媽媽聽了完全沒面子:你的女兒考一百分是最棒的,我兒子考六十分就是最笨的嗎?

孩子可以天真無邪,但是媽媽不能也不懂事。

會當媽媽的人聽到孩子這麼說,根本不會有任何反應。回家把門關上,再對女兒說:“考一百分媽媽很開心,但是你這樣喊,別的阿姨可能會不高興,萬一找機會拿你出氣怎麼辦?”這才叫中國人的家教。

一個人會引起別人的嫉妒,自己有相當的罪過,遲早要承擔相應的後果。母親要教會子女保護自己,否則沒有人保護得了他。現在父母都讓孩子四處去表現,這樣將來受到的打擊就很大,挫折感就很嚴重,最後的人生就很苦。

所以,鼓勵子女最好在私底下進行,而且要有條件。

比如兒子的數學成績最近很有進步,媽媽應該告訴孩子的是:“你看你稍微用功一點,成績就能有所提高。以後再加把勁兒,還會有更大的進步。”單單這樣還是不夠,要繼續告訴兒子:“只要你養成這樣的習慣,媽媽會更高興。”

可是現在很多父母,總告訴子女“你永遠是最棒的”,這是跟自家人講客套話,對子女的成長沒有好處。我們常常在選秀的電視節目中,看到一個人明明落選了,還掉著眼淚在講“我永遠是最棒的”。

棒不棒別人可以評價,哪有自己說自己“我永遠是最棒的”,那是一輩子自己騙自己。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大表現當然應該獎勵,這麼小的表現哪裡用得著大驚小怪。

其實,獎勵小的表現,孩子才能夠有大的表現。如果小的表現沒有獲得獎勵,孩子就沒有興趣做大的表現。

我們不贊成公開表揚,卻十分支持私底下給孩子一些鼓勵,幫助他加強信心,做得更好。

(內容來自國學大師曾仕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