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爆”六大疑問

瑞幸“自爆”六大疑問

瑞幸咖啡從1月底"被做空"時的矢口否認到剛剛的承認數據造假,這一“自爆”舉動很是突然,後續影響也如多米諾骨牌般陸續襲來。然而,瑞幸為何要突然承認數據造假?自述中的“罪魁禍首”劉劍是否是真的幕後黑手?公司是否將面臨如安然事件般嚴重的處罰?上下游合作伙伴又會做出何種反應?造假事件將如何拖累整個中概股集群?正在崛起中的國內咖啡行業又將何去何從……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經濟學專家、行業研究員以及投行人士,對瑞幸咖啡“造假門”進行深入解讀。

1、為什麼承認數據造假?

對於瑞幸咖啡的自曝,不少人將導火索轉向了兩個月前的一份做空報告。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在Twitter發文表示,渾水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不明身份的報告,這份報告中,列舉了瑞幸咖啡5項數據造假證據、6個危險信號、5個商業模式缺陷,並且這份報告的發佈導致了瑞幸咖啡當日股價大跌。

在報告中,也明確指出來了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店均日銷售商品數被虛增。根據報告顯示,派了92個全職和1400個兼職調查員,收集了25000多張小票,進行了1000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並且收集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指出瑞幸咖啡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

做空報告發布後,瑞幸咖啡當時作出了回應,表示堅決否認報告中的所有指控。

雖然接二連三的做空報告並沒有擊垮瑞幸咖啡,但是在渾水發佈做空報告到瑞幸自曝虛假交易這個時間段裡,還發生了幾件事。首先是有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發佈聲明,提醒投資者,有關瑞幸咖啡的集體訴訟即將到最後提交期限。其次,能夠證實誰在說謊的有力證據的四季度財報遲遲未披露。另外,瑞幸咖啡新增兩名獨立董事,此前3月份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瑞幸咖啡已經被年度審計盯住,而且現金流扛不住,無法繼續在美股融資或者發債,所以自曝,然後會通過調查找一個背鍋的責任人出來。”這是一位業內人士看法,目前許多業內人士對於自曝的原因都表示“瞞不住了”。

2、為什麼是COO“背鍋”?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虛假交易這件事目前的罪名是按在了瑞幸咖啡首席運營官兼董事和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身上。

根據瑞幸咖啡發出的員工內部信來看,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及其下屬等4位管理人員因涉嫌財務數據造假正接受內部調查,目前相關當事人已停職,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任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

然而,就在“自曝”的第二天,瑞幸咖啡的高管們通過朋友圈給出了“元氣滿滿”的回應。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表示:“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而瑞幸咖啡首席營銷官楊飛則表示:“資本的事我也不清楚我也不想問大家也別問我。我就知道經歷這麼多看到這麼多,做人呢,兩件事最重要:必須實事求是,永遠元氣滿滿! #謝謝關心,我們反思”。同時,瑞幸咖啡官微也連發了兩條“要元氣滿滿”的微博。


瑞幸“自爆”六大疑問

瑞幸“自爆”六大疑問

劉劍是否為背鍋俠?公司其他高管負責人是否牽連其中?目前仍有很多質疑。

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後劉安看來,瑞幸涉嫌財務造假,這種系統性的、全流程的造假是根據瑞幸咖啡董事會特別調查委員會所發佈的聲明以及之前美國渾水公司所發表的做空報告,根據這些可能存在的事實綜合來看,這種系統性、全流程的造假,不太可能是個別高管一人所為。因此,如果說造假事實屬實的話,瑞幸管理層在實際控制人授意下全面參與造假的可能性較大。

3、對瑞幸經營有哪些影響?

4月2日晚間瑞幸發公告承認數據造假,當時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就表示,瑞幸咖啡此番承認數據造假,可能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出現大量消費者擠兌。“瑞幸之前售出了大量的兌換券和預儲值,出現這次事件後,可能出現恐慌性擠兌。這次事件則會讓瑞幸咖啡預付費的訂單量極速上升,同時現金收入減少。並且如果儲值用戶不想消費,主張提現退款,瑞幸咖啡則可能需要準備好現金應對,這也是眼下可能遇到的麻煩”。

事實亦是如此,4月3日,瑞幸咖啡出現“爆單”,當日下午1:00左右瑞幸咖啡甚至出現APP崩潰的情況。北京商報記者也在走訪瑞幸咖啡傳媒大學店時從店員處瞭解到4月3日瑞幸咖啡確實訂單量有所上漲,“相比平時訂單會多一些”。


瑞幸“自爆”六大疑問

除了來自下游消費者端的擠兌壓力,瑞幸咖啡還面臨著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壓力。

“此事件一出,瑞幸咖啡的供應商肯定會有所動作,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供應商很有可能不願意給瑞幸提供有賬期的原料,少了賬期支持,瑞幸若想繼續維持經營,很可能必須使用現金採購原材料,來自上下游的壓力很可能會讓瑞幸咖啡的現金流變得更加緊張”,王振東說道。

4、公司及高管團隊面臨什麼處罰?

儘管瑞幸咖啡將數據造假的責任推給了瑞幸咖啡COO劉劍及其部分團隊成員,但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如此嚴重的數據造假背後不可能只是某個高管和幾個人的行為。

對此,劉安也就瑞幸咖啡涉嫌造假可能的法律後果做了相關解答。“我認為可以參考 2001 年美國安然公司醜聞的案例,如果造假的事實情節屬實的話,首先公司必然會遭到美國證監會的行政執法的天價的監管罰單,包括從交易所退市也將難以避免,十有八九的後果將會導致公司破產。”他說。

“其次,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和高管將面臨著美國司法部所啟動的《證券欺詐刑事調查和起訴》,或有牢獄之災,如果說他們不能達成刑事和解的話,面臨著將是最高不超過 25年的監禁刑期,具體要根據造假的情節和事實認定,由美國的法院來最終認定。符合條件的公司股東和投資者,將很有可能向公司的董事、高管以及造假的欺詐行為,發生期間的投行、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服務機構提起證券的民事集團訴訟,索求鉅額的賠償”,劉安說道。

5、對其他中概股的影響?

瑞幸咖啡“造假門”事件爆發以來,有關該事件對於其他中概股影響討論的聲音也越來愈多。

某股份行投行人士”對此表示,美國資本市場很看重信用,“造假”被視為“詐騙”行為。因此,即使最終沒有像安然事件一樣罰到破產,相關的投行和中介結構都會遭受信任危機。從投行的角度來看,瑞幸咖啡所屬輕快消行業的公司,近年來這類公司的估值和成長性其實都是不錯的,瑞幸咖啡的品牌定位、產品、發展路徑都是成立的。

該投行人士判斷,近期中概股中的食品類公司會容易被渾水等做空機構盯上。而中國在美國上市的科技公司可能會因為“點擊量”、“月活躍量”等數據真實性問題引來質疑。“至於海外的投資資金對中國市場的認可,相信受此影響程度小。”

6、對國內咖啡行業的影響?

今年開年以來,國內咖啡市場異常熱鬧,除了瑞幸咖啡一直接連不斷的登上話題榜外,星巴克以及一些近兩年才興起的精品咖啡品牌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但總是壞消息多過好消息。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咖啡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星巴克等外來品牌的多年深耕讓創業者和資本方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潛力,於是有了以平價、線上為主打的瑞幸咖啡,也有了布魯諾、灰盒子等走小眾路線的精品咖啡,也有了走方便、低價路線的便利店咖啡。

但從近兩年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情況,以及不同品牌的發展情況來看,首先是國內咖啡市場雖然有發展潛力但是體量比較有限,產業集中度較高,這也使得大品牌的資源更加豐富,其他品牌的發揮空間有限。此外,國內消費者對於咖啡消費的價格敏感度仍然較高,這也是為什麼起初互聯網咖啡品牌有補貼時能發展的快,補貼減少流量隨之減少的原因,從瑞幸咖啡“造假門”事件也不難看出這點。

但是,依靠補貼生存的模式本身就是難以為繼的,這也是瑞幸從一開始就被唱空,也是做空報告中強調的內容。因此,瑞幸咖啡“造假門”事件不僅會讓資本方更加認清清晰的盈利模式高於單量、規模和概念,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創業者意識到,國內咖啡市場仍在培育期,找準自身的定位,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才是“王道”。


郭詩卉 郭繽璐/文並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