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4月3日早9點37分,在瑞幸股價跌逾80%後,在自曝虛報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後,在變相承認1億杯咖啡銷量造假後,在承受著各大主流媒體&自媒體的曝光和譴責的數小時後,瑞幸發了一條微博:


“今天也要元氣滿滿哦~”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榜女郎這油然而生的欽佩感是怎麼肥四?

而看到評論區的榜女郎更是感到了周遭異常的鬼畜:


“小鹿衝鴨!!我們愛你”

“我還有9張券沒用堅持住”

“都是資本和功利惹的禍……和瑞幸咖啡的員工無關!加油”

以及很多發小藍杯買家秀以資鼓勵的消費者們,此處省略****圖

……


微博平臺的瑞幸似乎和我以為的瑞幸不是一個瑞幸?

微博平臺上的瑞幸哪是操縱龐氏騙局的“惡龍”呀?

這分明就是劫富濟貧的屠龍少年!


所以“水軍效應”是榜女郎的第一反應。畢竟這是虛假交易22億交易額的大事件!放在誰家品牌不是驚天醜聞?為何放到瑞幸身上畫風全變?如果不是瑞幸公關團隊的實力過於神話,那是什麼造就了它如此雄厚的用戶好感度呢?


難道是因為它第一時間磕頭認錯嗎?

難道是因為它割美國韭菜請中國人喝咖啡嗎?

難道是因為割的外國韭菜,本國人感覺不到痛嗎?


而據數字品牌榜監測,瑞幸在4月2日當天的數字品牌價值非常魔幻:


4月2日,在數字品牌榜總榜中,瑞幸僅僅下跌了13%的數字品牌價值。13%雖然不是小數目,但對於位列咖啡茶飲界的TOP3、一不小心就能引起話題的品牌來說,13%真的是“便宜它了”。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當我們把這跌去的13%放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差距就開始逐漸不明顯了......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再當我們把時間拉長,通過觀察一年以來瑞幸的數字品牌價值走勢看,這一天的下跌似乎就沒那麼顯眼了,甚至並沒有跌破去年同期。用戶對財務作假的醜聞似乎並不當一回事嗎?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接著我們監測了瑞幸在4月1日-4月2日之間的用戶好感度,當我們觀察在微博平臺隨機抓取的8000條微博後,榜女郎又忍不住咂舌了: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用戶好評的數量竟然佔大多數?!


面對這個結果,榜女郎必須對好評和差評的發聲群體分析一下!


針對#瑞幸咖啡虛報交易22億#事件發現,好評來源於83%的普通用戶、10.4%的橙V用戶、2%的金V用戶以及1%的藍V用戶。


而差評來源於74%普通用戶、15%的橙V用戶、6%的金V用戶以及1%的藍V用戶。綜上數據表現,榜女郎得出結論


瑞幸在普通用戶面前,好評多。

瑞幸在橙V、金V用戶面前,差評多。

在藍V用戶面前,好差評相當。


數據中顯示瑞幸的“便宜”“大額優惠券”“代言人”以及“馥芮白飲品”給普通用戶帶來了很多實惠方便,而這些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自來水也給瑞幸帶來了實打實的好口碑評價;然而在那些“有身份的”橙V&金V用戶看來,瑞幸似乎聲名狼藉:“詐騙可恥”“虛頭巴腦”“一陣妖風”“找人背鍋”……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圖片來源:該圖為微博認證“資深媒體人” 的用戶劉春所評言論

雖然大V們數量上不佔優勢,但這些大V的言論所傳達的影響力,確是普通用戶無法企及的。雖然瑞幸得到了批量用戶的支持,但依然有13%的數字品牌價值損失,我們從下方詞雲圖中就可窺見一斑……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數據來源:『數字品牌榜』監測研究

用戶的誇獎僅僅是小小一隅,雖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瑞幸的星火之勢還沒到可以燎原的程度。這些是“少數人”的決定, 依然可以左右瑞幸的數字品牌成績。而瑞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在保持自身普通用戶好感度的基礎下,提升一下意見領袖的口碑呢?”


4月3日下午,據澎湃新聞報導“瑞幸咖啡股價暴跌後上海多家門店爆單,店員稱優惠券正常使用,門店店員坦言4月3日全國爆單”。

瑞幸這個​小藍杯,究竟是誰不愛?

■ 圖片說明:上圖為瑞幸小程序界面,4月3日的購買界面已經被蜂擁而至的消費者擠得水洩不通

面對今日瑞幸的銷售盛況,雖然榜女郎不敢對瑞幸的前途予以置評,但從今日這些消費者的購買動機來看,無論是擔心優惠券作廢也好還是單純為愛發電也罷,反正榜女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中國消費者是不恨瑞幸的。


*在過去的一年中,數字品牌榜持續追蹤了瑞幸的數字品牌價值,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文末“不讀後悔系列”前往觀看哦~

*本文所使用的統計理論、技術、算法和內容版權歸北京數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引用均須註明來源於『數字品牌榜』。『數字品牌榜』名稱及圖形商標權利歸北京數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