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雲基建”丨新基建新動能新增長系列報道之八

一文讀懂“雲基建”丨新基建新動能新增長系列報道之八

近幾年,雲計算熱度不減,產業持續高速增長,在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經濟轉型升級中起到了極大的支撐作用。最近,國家加快新基建建設進程,雲計算成為數字基建領域之一。我們該如何把握新一輪投資機會,規避發展誤區,讓這一輪投資真正用到雲計算發展的“刀刃”上?

“雲基建”重點在“新”

目前各地方對於新基建投資很有積極性,但需要擺脫盲目投資、重複建設、走老路的態勢。“數字經濟新基建的重點在‘新’,不能走過去簡單重複建設的老路,避免村村戶戶‘冒煙囪’,導致社會資源過度浪費。”阿里雲總裁張建鋒表示。

賽迪顧問大數據與雲計算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張凡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同樣的擔憂,雲計算成為數字新基建中很重要的部分,目前它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重複建設的風險。因為過去已經建立了大量的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如何實現統一規劃,將新的基礎設施與舊有的基礎設施進行融合,實現新的智能化升級是一大挑戰。

雲計算被稱為“雲”,但它並不是“空中樓閣”,每一朵“雲”都需要跑在新型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而云計算的“此數據中心”並非過去的“彼數據中心”。

關於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表示,新一代數據中心將成為智慧時代經濟社會運行所必需的重要基礎設施,是計算力的主要生產中心。它是時代性的基礎設施,內部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海量的數據存儲、高效的人工智能學習和推理能力,能夠以算力驅動人工智能對數據進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斷產生各種智能化的數據服務,並通過網絡以雲計算形式向組織及個人提供服務。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數字新基建中雲計算定義新一代數據中心的“新”應該體現在四個層面,一是能源效率新,二是數據效能新,三是計算效率新,四是智能運維新。

以能源的效率為例,隨著數據中心數量和規模的快速增長,其消耗的電力、水、土地等資源越來越多,傳統數據中心的能效評價指標PUE已無法反映社會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也未能反映碳排放和環境友好的問題。所以,新型能源設計就需要針對資源的關鍵制約點、挖掘點、環保點,引入多項指標牽引創新建設模式,新型架構設計和自動化的運維管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

而從數據效能的維度看,企業創新推動企業數據量從PB級向EB級邁進,數據中心規模也隨之擴大,數據中心所容納的數據海量化、多元化和非結構化逐漸成為新常態,數據中心實時性處理需求變得更為迫切。而從計算的維度和運維的維度看,數據量的激增、異構計算、高性價比,以及數據中心以大規模、超大規模為主,大量的設備和複雜的系統都對計算的效率以及運維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實現更高效的計算、更智能的運維就成為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必然選擇。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受訪者都談及了目前國內雲計算中心部署面臨的網絡延遲和網絡成本的挑戰,目前網絡帶寬成本佔到整個雲計算成本的20%~30%,遠遠高於國外,如何降低網絡帶寬的成本也是眾多雲計算廠商的重要訴求,尤其是隨著5G商用,未來2~3年數據量還會激增,如何平衡雲計算中心的網絡帶寬資源,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大部分雲數據中心均建設在遠離城區的地方,微軟全渠道事業部首席技術官徐明強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這就需要解決網絡帶寬與網絡延遲的問題。由於很多企業用戶和雲資源距離並不是很近,網絡的延遲和帶寬就成為客戶用雲的一大痛點。用雲量多的時候,很多客戶都遇到丟包問題,而且丟包率還很高。現在大家都在家裡工作、雲上辦公,帶寬就變得很緊張,很多視頻網站不得不把分辨率調低。因此新基建的推進,希望能夠在帶寬與網絡延遲方面進行改善。

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首席科學家、技術部總經理錢嶺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關於雲計算投資的主要痛點是整體規劃,要綜合考慮業務需求、網絡帶寬、社會化需求、節能減排等問題,讓建設節奏和市場需求充分匹配,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不造成任何資源浪費。”

徐明強也談及投資節奏與生產能力的預估,他說:“對於雲計算供應商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是產能計劃,在什麼時間搭建多少,投入多少,什麼時間做什麼,生產能力的預估非常重要。”

“雲生態”重點在“用”

互聯網上半場紅利消失,下半場需要合力挖掘潛力,是幾乎所有被採訪企業的共識。“互聯網紅利的消失,需要找到更多的行業應用場景,而政企市場是大家關注的重點領域。”浪潮雲總裁王方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雲計算的上半場即將結束,線上版的互聯網、衣食住行等消費互聯網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在雲計算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下半場,更大使命是推動物理世界、傳統企業上雲,推動各行各業轉型,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劉松說。

如果說在上半場改變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那麼在下半場政府和企業的升級將會深遠地影響我們的公共服務和生產模式,金山雲合夥人、雲計算產品中心總經理劉濤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目前傳統產業用雲的動力並不高,不是不想用,而是很多時候用不起來、不好用,因為缺乏豐富的雲生態。目前存在的各種各樣行業的、專業的雲,以及專業的雲應用,很多雲服務商都想做同樣大而全的東西,都想做“超級雲服務商”,但事實上不可能。

最近雲計算領域熱議得比較多的是包括美團雲、蘇寧雲在內的幾個雲服務商相繼宣佈退出雲計算市場,雲計算市場的洗牌拉開序幕。雲計算是一項資本、技術兩手都要硬,而且需要長期投入慢回報的業務,所以要想在雲計算大市場中分到羹,各自做最擅長的部分,合作共贏才是出路。

所以亞馬遜AWS首席雲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在談及雲計算新基建時說:“要推動雲計算為核心的新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使之與各行各業的業務和技術平臺結合。”雲計算的下半場需要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這也是所有的技術落地難點。青雲QingCloud副總裁劉靚表示了相同的觀點,技術的發展從未停下過腳步,然而能夠發光發熱的永遠都是那些能夠與企業的需求和場景相結合的技術。而云計算要想更好地賦能各行各業,就必須與行業、產業、場景進行深度的融合。

在市場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政企市場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領域,眾多企業要在雲上聚合,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生態的建設。對於雲計算廠商,構建良性的生態圈意義重大。政企市場的多樣性、複雜性決定了不管是現在和未來,都不可能有一個廠商可以靠自己做雲服務完成所有的內容,只有與合作伙伴雙向賦能,從市場需求和技術深度出發,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現在主流廠商的生態做法基本都是做好平臺層,開放SaaS層。

“雲服務已經進入了相對長時間的增量時代,技術實力、生態圈建設、資金實力等將成為雲計算市場參與者表現的決定因素,雲計算市場的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曙光雲計算集團總裁助理袁偉說。

“在這一輪雲計算的新基建推動中,我們需要鼓勵龍頭企業建立的行業雲、園區雲,混合雲,並與大型的雲平臺進行對接和整合,加速更成熟的雲生態的形成,鼓勵更多的軟件到雲上開發應用,從而建立更為豐富的雲服務、雲應用生態,讓中小企業能夠真正地用得起來。”劉松表示。

“雲安全”重點在“可信”

如果說傳統產業核心業務上雲,是下半場雲計算推動的重點,那麼這些行業領域最在意的是什麼?上雲最為憂慮的是什麼?答案是安全。

“這些涉及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核心繫統雲化,需要充分考量數據安全、交易穩定、行業監管、規模經濟等。”易行捷雲創始人陳喜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只有在關鍵業務上具備本質安全、過程安全的雲平臺建設思路,實現從芯到雲的本質安全、過程安全的同時保證穩定高效運營,這些重點領域的核心繫統才敢上雲。”

雲安全問題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一方面由於相關雲安全技術還處於研發中,另一方面底層單一的x86雲計算架構也會帶來安全風險。或許對於消費互聯網,用戶在網上聊個天“數據丟個包”並無大礙,但是對於產業互聯網,對於像類似金融、能源、製造業等領域數據丟包可就是大事情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談到雲計算等數字新基建時表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是“雙刃劍”,在應對原有網絡安全問題之外,還將面對新的安全挑戰。第一,虛擬化的挑戰。第二,開放性的挑戰。第三,切片化的挑戰。第四,大連接的挑戰。第五,開源化的挑戰。第六,大數據的挑戰。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更廣泛和深入服務於社會經濟,其安全問題帶來的後果更為嚴峻,需要有新的戰略思路來增強安全能力。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一要建立軟件定義的網絡安全機制,二要以強化免疫能力為本,三要從產品為中心到服務為中心,四是完善網絡安全的生態系統。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表示,新基建重中之重是要構建安全防護體系建設, 5G網絡、雲計算、大數據、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關鍵是要在五個方面的可信:一是體系架構不能變;二是資源配置不能篡改,可信;三是操作行為(可信)不能攻擊;四是確保數據的可信;五是策略管理要可信,不能被篡改。

“新基建既然要成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就要符合基礎設施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牢固而不可動搖,否則不能成為基礎設施。”華為雲CTO張宇昕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說:“要實現牢固而不可動搖,很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意味著我們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能夠發展,不受別人的控制和干擾。”

我們用雲的目標是要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所以數據的利用與安全是必須在新基建中考慮的問題。徐明強談到數據的隱私和安全時說:“有人認為,目前中國在數據隱私方面的規定相對寬鬆、靈活,這也使得中國AI應用要快於國外。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這忽視了一個事實,這樣的方法可以走到今天,但這樣的方法很難走到明天。因為未來數據經濟的發展,需要大家都願意把數據拿出來分享,要建立起這樣氛圍,需要信息、隱私得到法律保護。”

一文读懂“云基建”丨新基建新动能新增长系列报道之八
一文读懂“云基建”丨新基建新动能新增长系列报道之八

軌道交通:信息技術激發產業活力

特高壓: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輸電蓄能

新能源:汽車數字技術催化效應顯現

工業互聯網:“外溢效應”加速釋放

人工智能:發展迎來新拐點

大數據中心:建設需要新思路

5G:為社會經濟提供底部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