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Peere法則",給孩子幸福的童年

孩子的童年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但很多父母卻忙於工作,無法陪伴孩子,他們經常會拿想要為孩子拼一個舒適的環境為由拼命賺錢從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孩子童年爸媽的缺失會導致他們的性格存在嚴重的缺陷,對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好的。

父母不陪伴孩子會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缺點:

1親子關係的疏遠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孩子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最初階段便是在童年時期了,但由於父母角色的缺失,孩子的內心總會有一些悵然若失,導致他們長大後再見到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交流。

比如說現在很流行一個詞叫"留守兒童",是指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是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的孩子。這類孩子都有一個普遍的現象,他們長期見不到父母,安全感沒辦法建立,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見父母一面,久而久之他們對父母這個詞的概念模糊,親子關係也會日漸疏遠。

2容易學壞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孩子的童年沒有父母的陪伴,再加上自己心智還不是很成熟,身邊又沒有父母可以管教束縛,無法建立正確的三觀,很容易誤入歧途。

孩子的啟蒙意識是在三歲就開始形成,這個時候的父母對他們的影響程度是很大的,但那些留守兒童的父母無法陪伴左右管教,時間一長這些孩子就成了"野孩子",不受管教不受約束,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不遵守規章制度,將來到了社會上更加容易變壞。

3會有危險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陪伴左右,可以幫孩子屏蔽一些危險,但是假如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沒有危險的概念,又處於好奇的階段,很容易受到傷害。比如孩子貪玩容易到溪邊玩耍,但是他們身邊沒有父母可以勸誡溪邊危險;

再比如孩子發高燒的時候身邊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父母不在身邊無法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救治等等。這些事情都充分說明了孩子在小的時候真的需要父母陪伴左右,讓他們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事實證明,孩子身邊沒有父母真的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所以父母如果有時間一定要經常性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

美國創造出一套"PEERE"法則是專門針對父母該如何陪伴孩子這個事情來說的,所謂的"PEERE"簡單來說就是Pause(暫停)、Engage(參與)、Encourage(激勵)、Reflect(反映)、Extend(拓展)。

根據這五個詞給出了以下五個方法:

放下一切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暫停就是要讓父母停止工作,放下手機,看看可愛的孩子。試想一下,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中,吃個飯,放鬆一下,給孩子講故事,陪伴他們一起玩遊戲也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父母選擇工作是為了養孩子,但是千萬別忘了孩子才是生活的重心,才是自己最珍視的寶貝。

參與孩子

參與就是讓父母們不要忽略了孩子的世界,多跟孩子說話,參與到他們的生活當中來。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的思維很神奇,他們經常會問十萬個為什麼。比如天空為什麼這麼藍,草地為什麼那麼綠。作為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說話,幫助他們解答小腦袋瓜的疑慮。

鼓勵孩子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激勵就是要經常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褒獎。當孩子得到來自父母的誇獎的時候,他們往往會覺得很開心。孩子想要學一項技能的時候下意識會來詢問自己的父母,這時候父母應該鼓勵支持孩子,讓她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引導孩子

反映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時刻的引導孩子。在孩子生活中,父母可以慢慢幫忙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孩子自行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相應的,通過反映孩子的思想,父母也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跟隨孩子一起進步成長。

鍛鍊孩子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拓展就是讓孩子智力得到開發,對孩子進行啟蒙式教育。孩子還處於懵懂的時候,很需要父母的指引,父母可以跟孩子玩遊戲,然後激發孩子的想象思維和分析思維,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童年的陪伴是孩子最能感知到父母的愛的時候了,他們在童年時期最親近的人便是父母,最想要擁抱關懷的也是父母。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都是來自於童年,童年的陪伴就像一明燈,點亮的是孩子們童真的心靈;

父母如何正確陪伴孩子?運用

童年的陪伴就像一個火把,溫暖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有些壞習慣如果在童年養成,那麼父母將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改正,甚至有可能這種習慣是終其一生也沒辦法彌補的。最後,希望父母都可以抽出點時間陪伴你的孩子,讓他們不再有安全感上的缺失,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