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從小缺乏安全感?


你的孩子是否從小缺乏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了一個獨特的嬰猴實驗:

哈洛把剛剛出生的嬰猴從母猴所在的籠中取出,放到另一個裝有兩個人造母親的籠子裡。一個純金屬絲的人造母親胸前安有一個奶瓶,另一個的表面包裹著柔軟的布,但不安奶瓶。按理說,嬰猴應該經常爬到安有奶瓶的金屬絲媽媽的身上,然而結果卻相反,嬰猴只是在肚子餓要吃奶的時候才爬到金屬絲媽媽身上,而大部分時間都爬到布媽媽身上。如果在布媽媽身上也安上奶瓶,那麼嬰猴就幾乎不接觸金屬絲母親了。如果在嬰猴下地玩耍的時候,突然放入個自動玩具,就會看到嬰猴嚇得馬上逃到布媽媽身上。

這個實驗推翻了人們傳統思想中“有奶便是娘”的認知。從這個實驗可以得知,嬰猴對母猴的依戀主要不是食物,而是柔軟、溫暖的接觸。推而廣之,小孩子依戀母親並不僅僅是為了喝奶,他更需要柔軟而溫暖的皮膚接觸,小孩子只有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裡才能健康地成長。就像小猴子不喜歡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屬媽媽”一樣,孩子也不喜歡只能提供食物、金錢的“機械媽媽”,他更需要的是媽媽的愛。

你的孩子是否從小缺乏安全感?


“工作忙”“掙錢了”“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這些都不能作為“不配孩子”的藉口。孩子需要的不是一臺“賺錢機器”,而是媽媽的愛與理解。雖然說一個家庭的經濟能力比較重要,但是隻要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其樂融融,即使經濟能力較差,大家也會共同努力來克服。而如果因為賺錢而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那就太不值得了。媽媽們不要掉進繁忙的陷阱,也不要做賺錢的機器,錢是永遠賺不完的,而孩子只能成長一次,錯過了就後悔莫及了。千金難買陪孩子成長的過程,物質也換不來與孩子相處的天倫之樂,有些東西錯過了,就是孩子和媽媽一輩子的遺憾。

你的孩子是否從小缺乏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