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往往會有諸多的經驗之談,然而,有些經驗之談有可能是不全面,下面請看一看,天涯總結的養豬常識與誤區,幫你避開養豬雷區。你碰到過幾個?本文主要概述養豬常識。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1、聰明人不用雜交豬作種豬。目前豬場業在利用雜交優勢提高豬生產性能,雜交豬體大,體質好,生長快。但是雜交豬也是有弊端的,它的遺傳性能極不穩定,作種豬用,其後代會出現嚴重的性狀分離,如飼料報酬降低,生長速度變慢,抗病能力減弱等。所以豬場會不斷的引進種豬,以保證豬場的經濟效益。所以雜交豬不能用來作種豬。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2、豬咬尾營養不全?也可能是你的豬太淘氣。一般情況下,豬如果長期得不到必需的營養物質會出現異食癖,如食鹽、蛋白質,或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但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飼料,這些物質都不會嚴重不足,不會出現異食的現象。豬咬尾的原因還有:豬群的密度過大、豬舍環境惡劣、光照強度大和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等。咬尾豬多在10~40公斤體重之間,體重在20公斤左右的豬咬尾尤為嚴重,哺乳仔豬或超過40公斤體重的豬極少發生。體重在10~40公斤階段的豬,正是好玩喜斗的時期豬的唯一攻擊武器是嘴,開始時咬尾是為了玩,當咬破見血時,就成了同欄豬的嗜好,多數豬對尾部出血的豬,出於好奇的心理,舔吮或拱咬,這是造成咬尾的重要原因之一。出現這種情況應對受傷的豬隔離,同時出生仔豬應進行斷尾。提前預防總比問題來了在解決省事。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3、豬便發黑說明飼料質量好?評定飼料質量好壞,要看飼料轉化率的高低,糞便顏色正常情況下是由採食飼料所組成的成分和豬的消化吸收能力所決定的。有些養豬戶認為豬排黑龔的飼料就好,排黃糞的飼料不好,這是不對的。正因為人們存在這種錯誤認識,所以有些飼料廠家為了迎合養豬戶的錯誤心理,在飼料中添加了對豬生長髮育沒有什麼作用的物質,如硫酸銅,使糞便發黑,從而增加了飼料成本,使飼料價格大大提高,也增加了養豬戶的經濟負擔,但對豬的生長髮育卻沒有明顯的促生長作用。評定飼料的好壞要結合豬的健康狀況,生長性能等各方面綜合分析。一般情況下,粉料的顏色較淺,顆粒料的顏色有的比較深,糞便的顏色可根據飼料的顏色來區別看待。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4、顆粒飼料摻水餵豬?騙豬還是騙自己。飼養實踐中養豬戶在飼餵粉料時,會摻水喂,這是因為粉料太乾。但是有的養豬戶喜歡將顆粒料加水拌成粥料餵豬,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顆料飼料摻水後會,其營養成分會受到嚴重破壞,其營養價值大大降低。再者,豬進食後的飽腹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喝水喝飽的。假裝豬吃飽了,豬也會假裝長好了,然後養豬人假裝掙錢了......正確的方法是,先喂乾料之後再飲水。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5、豬吃了就睡說明料好?不見得。豬有一定的生活習性,那就是吃料、活動、休息。特別是40公斤以下的小豬,每天中午前後都要有一定的玩耍。豬吃了就睡你就應該考慮是不是飼料中添加了鎮定劑(如氯丙嗪)?豬吃這些飼料後,破壞了其正常生理功能,豬因麻醉而睡覺。同時,鎮靜劑對豬機體會起到降低血壓、降低體溫和減少降心跳次數的作用,影響豬的正常代謝作用,並且鎮定劑類藥物在豬體內有殘留,對消費者健康極為不利。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6、飼料味濃質量好?那是因為你不懂添加劑。有些養豬戶往往以飼料氣味大小來評定飼料質量好壞,這樣的作法是不對的。如當前市場有種叫氨腥香的添加劑,加到飼料中就顯得魚腥味很濃,提醒養豬戶要注意到這一點,嚴防上當受騙。​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7、豬皮毛紅亮說明飼料好,那麼你還記得“蘇丹紅”鴨蛋嗎?有的養豬戶認為,豬的皮膚髮紅,飼料就好。豬的皮膚顏色和毛皮的亮度,是由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多少來決定的,主要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有些飼料廠家在飼料中增加硒、銅的含量,使豬的皮膚髮紅,但豬肉中卻殘留了大量的硒和銅,食用這樣的豬肉,就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時間及了,環保部門也會來親自上門調查。​​​​

養豬的七大常識,想養好豬的你,需要知道

這就是今天天涯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養豬的知識,想養豬創業這些基本知識朋友們是需要先知道的!大家還有更多的養豬經驗歡迎在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