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是11個國家簽訂,獲賠的是14個國家!

1900年對於大清來說是個多事之秋。甲午戰爭以後,各國列強看到了大清已經弱不禁風了,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爭先恐後的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是11個國家簽訂,獲賠的是14個國家!

在多種原因影響下,山東爆發了義和團運動,起初義和團和朝廷是對立的,慈禧甚至派袁世凱去取締,但沒想到反而人數越來越多。

由於外國列強不斷地干預朝廷的事務,讓慈禧非常不滿,她誤信讒言,竟然相信義和團能夠刀槍不入,打算利用義和團對抗洋人。由此,義和團開始大量的湧入北京,也開始了扶清滅洋之路。

這一下把洋人惹急了,列強們紛紛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但都被拒絕了。所以八國聯軍以此為藉口發動了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是11個國家簽訂,獲賠的是14個國家!

既然是八國聯軍侵華,為什麼簽約時卻是11個國家?

八國聯軍侵華可不像以往那樣,這一次是下了決心要教訓一下清廷。慈禧也強硬了一把,甚至直接對洋人宣戰。但她也就是過了一下嘴癮而已,沒多久八國聯軍就攻進了北京,甚至打進了紫禁城,而慈禧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光緒等人向西逃竄。

慈禧依賴的刀槍不入的義和團並沒有阻止洋人的腳步,而甲午戰爭以來清政府花費巨資編練的新軍也沒有阻止。東南各省拒絕執行慈禧的命令,搞了一個東南互保。

慈禧沒有辦法,只能又一次選擇與洋人議和。但是在議和的時候,卻成了11個國家。不過簽訂《辛丑條約》和索賠的國家除了發動侵華戰爭的八國之外,還多出三國,分別是西班牙、比利時和荷蘭。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是11個國家簽訂,獲賠的是14個國家!

當然了,在慈禧對外宣戰的時候,也是11國,這裡面就有上述三個國家。義和團進京後十分威猛,先後焚燬了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的使館。這三個國家其實也是打醬油的,真要單獨對大清作戰,根本沒有那個實力。

不過人多了膽子自然就大了,畢竟這三國是他們認為的受害者,在侵華時也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所以一定會享受戰爭紅利。

不過在辛丑條約簽訂後,為什麼賠款時卻是14個國家?

辛丑條約涉及的內容很多,除了道歉、懲戒等等,還有更重要的賠款,這就是庚子賠款,清廷需要向外國賠款4.5億兩白銀,本息合計達9.8億兩。


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是11個國家簽訂,獲賠的是14個國家!

然而這裡面多出了三個國家分別是葡萄牙、挪威、瑞典。這三個國家並沒有參與侵華戰爭,也沒有參與簽約,這只是民間索賠,畢竟清廷敗了,這三國也屬於他們認為的受害者。

只不過這三個國家所佔比列非常小,比如葡萄牙的賠款為20.13萬兩,挪威、瑞典加在一起才13.71萬兩。

國弱被人欺,大清從鴉片戰爭開始始終在走下坡路,雖然經過幾次改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提升國家的實力。所以才導致洋人結夥入侵,不管大國小國都想分一杯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