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陌生人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是沒有禮貌嗎?教育專家:另有原因

家長帶孩子外出遇到自己親朋好友,打完招呼往往要把孩子推到前面,此時一般會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孩子乾脆利落地叫完叔叔阿姨好,得到的是對方的誇獎;另一種是孩子怯生生地往家長身後藏,任憑怎麼哄都惜字如金,最後不了了之,得到的是家長的責備。

劉墉先生說過:孩子主動打招呼,顯得大方,被大人疼愛,成年後也往往表現較好的反應與情商。他們因此更早適應社會、面對群眾,甚至先一步成功。

然而,總有一部分孩子由於種種原因,在遇到長輩時沒有親切地打招呼、問好。因此,他們就被貼上了“不禮貌” 、“教養差”的標籤,更有甚者傷害到了他們的內心。

遇見陌生人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是沒有禮貌嗎?教育專家:另有原因

孩子不願意主動打招呼有什麼原因呢?

1、孩子本來就認生。從嬰幼兒時期就能看出來,有的孩子不論誰抱著誘哄都能喜笑顏開的,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不受任何影響;但有的孩子,陌生人一抱,本來還笑呵呵的小臉立刻嚎啕大哭、轉晴為雨, 換過人後又恢復如初。顯然,孩子本身的認生情節,使其在遇到陌生人時,不會主動打招呼,也就和有沒有禮貌沒什麼關係了

遇見陌生人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是沒有禮貌嗎?教育專家:另有原因

2、性格偏內向。孩子的性格多數遺傳於家長,偏內向的家長生出來的寶貝也大多內向。眾所周知,性格內向的人不善於也不常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往往被動地接受某些事物,很少主動面對或爭取,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性格特點。

3、安全感缺失。孩子怯生生地往家長身後藏,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行為。在身處陌生環境、接觸陌生人的時候,孩子缺乏安全感的第一反應就是拒絕或後退,也就沒有了後續主動打招呼的動作。對於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來說,禮貌是一種可有可無、虛無縹緲的東西,相比安全感要遜色太多,因此沒有主動打招呼和禮貌不禮貌沒有太大關係,只是部分孩子缺乏安全感罷了

遇見陌生人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是沒有禮貌嗎?教育專家:另有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鍛鍊孩子適應的能力。家長可以逐漸增加孩子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接觸次數,不斷提升適應能力,然後在此基礎上培養孩子在陌生環境下的主動性,幫助孩子擺脫認生的困擾;

2、為孩子預留性格成長空間。性格是天生的,並且青少年的心智和學習能力尚在發展當中,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預留出一定的成長空間。在孩子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時,家長應該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更好地轉變性格,相信一段時間後,孩子會變得更自然,更放的開。

3、增加孩子內心安全感。當遇到陌生人時,家長應該做出適當介紹,減少兩人精神上的距離,家長還應多多鼓勵孩子主動接觸陌生人,適當誇讚孩子的表現,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和心態,久而久之,孩子的主動性也就有所提高。

遇見陌生人不主動打招呼的孩子是沒有禮貌嗎?教育專家:另有原因

小結:主動打招呼和有沒有禮貌其實沒有明顯關聯,只不過我們會想當然的把兩者聯繫到一起,然後來衡量孩子的日常行為。不過這種表象所反映出來的本質內容,還是需要受到家長重視的,畢竟更好地適應陌生環境和接觸陌生人,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有利無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