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作者丨靜姐(一級家庭婚姻諮詢師)

出品丨本尚書院

兒子今年18歲了,這是他第一次離開我們,去西安上大學。回想起這18年的陪伴,感慨萬千。

01

猶記得在2001年,剛生下他的時候,我在武商量販工作,是個基層管理人員。平日裡,在別人眼中,我就是個性格彪悍的婦女!當我有了他之後,性情大變溫柔,有同事對我說:“你這惡婆娘,沒想到你孩子把你給收拾了!”

這一“收拾”,也鑄就了我對孩子的溺愛,不過回想起來,溺愛總比強勢好。

至少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得到我的愛、我的溫暖。溺愛歸溺愛,但孩子觸犯了原則上的錯誤,我是不會由著他的。也是這份心貼著心的感覺,孩子才一直對我有話直說,沒有什麼秘密,如此成就了我們的朋友關係。

當然我並不贊成一味溺愛孩子,正確的愛是給孩子好的心理營養,生活、學習中引導他有原則地遵守規範。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02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極少去強迫他幹什麼,學圍棋、培優都是和他商量,他願意學就學,不願意學,就不學。

記得孩子在五年級時,想放棄學了五年的圍棋,那時的他已經學得很痛苦了,但我老公卻不希望他放棄這些年來辛辛苦苦努力獲得的成果。在這期間,我和老公為此意見不合併發生爭吵,不管發生什麼,我始終站在孩子這一邊。最終,孩子在小學六年級時放棄了圍棋,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也多了些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間。

勉強,勉強,勉強是什麼?最後可能勉強掉了和孩子的親。

鞋穿在自己的腳上,才知道合不合腳,孩子自己舒不舒服,只有他自己知道。

明瑜老師總在說:“對孩子的愛,尊重在前,愛在後。為什麼有些孩子和家長之間形成了跨越不了鴻溝,錯不在孩子,有因才有果,我們要反思一下自己,當初我們是做了什麼,才讓孩子和我們不親。”

也有人問我,你孩子是不是一直很乖?

我的孩子確實是一個很懂事、懂得感恩的孩子,但他並不是一個乖孩子!他是一個超有個性的孩子,看不慣的人、事、物,他煩了就不理。

他一樣有叛逆期,一樣有時跟我說話會沒大沒小,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孩子有了情緒就得發洩出來。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他的情商逐步提高,才學會了照顧身邊的人,才學會了依情境處事。

每個孩子的成長、成人都不簡單,下面來談談我和他是如何能夠成為知心朋友的吧!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03

我是一個後知後覺的媽媽,做得比較好的是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

發現孩子不開心了,有煩惱了,我會讓他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在他無助、苦悶、絕望的時候,我會一直默默陪在他身邊,讓他知道不管發生天大的事不要怕,有我在,我會拼盡一切去幫助他,會一直陪伴他好起來。

他需要聽我說的時候,我會好好跟他說,要我閉嘴時,我就乖乖閉嘴。

回想起來,我這個媽媽才是很乖的媽媽!

他要好吃的,給他買;他要發飆了,由著他;他玩遊戲不睡覺,嘮叨兩句;他煩了,還得把怒火壓在肚子裡,耐心等待他自己去覺察、去反省、去自律。

學習好、有進步的時候,得表揚、肯定他;學習退步、心情不好的時候,得小心翼翼地“伺候”——家裡已經有一個指責型的爸爸,那我必須擎著、撐著孩子的價值感、自尊、學習的主動性。

最艱難的是孩子初升高的那個暑假,因為玩遊戲被爸爸責罵,孩子都不想回家了。之後,我們去了麗江,在風景如畫的玉龍雪山腳下,兒子無心看風景,一直在說旅遊完了,他不願意再回那個家,不願意面對他爸爸。

在古城的路邊,我和同行的媽媽談起此事,當街痛哭流涕,這裡,非常感恩這位好朋友好說歹說,最後幫我把孩子勸回了家。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04

經歷過孩子高三的家長都知道,高三是非常磨人的一年。很慶幸的是,我是在孩子即將跨入高三之前,也就是去年的6月2日,在自己情緒非常崩潰的狀態下來到了本尚書院,開啟了自我學習、成長之路。

6月29日的《家庭幸福力》課程上,明瑜老師說:

“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和睦!父母的愛讓他學習更有動力,孩子的努力是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當孩子叛逆,做出些不受歡迎的行為時,他都是在呼喚愛❤。

愛一個人和讓人感受到愛是不一樣的,對孩子無知的愛就是傷害。”

聽到老師的話,我淚流滿面,明白了孩子在初二、高二成績掉下來後,又突破自己,勇敢戰勝自己,重新站起來背後的動機——那是孩子看到了我的不容易,不想辜負我對他的愛,對他的付出。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憑空而降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明瑜老師課上還提到:一個愛自己的媽媽就是最好的媽媽,就像一杯水,自己滿了溢出來才能給予孩子。一個女人放棄了學習和成長,就是放棄了孩子對他的“敬”。

因為,你永遠沒有可能給到孩子你自己沒有的東西。

孩子身上有啥問題,咱們做家長的先看看自己,“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就是複印機。”

明瑜老師字字句句點醒了我!

學習後,我更加知道了怎麼正確地去愛孩子,怎麼和他交談才是對高三的他最有幫助的,每天我該去做哪些事情:每天中午送一份可口的中餐,晚上孩子放學回家後,和他談談壓力與困惑,以及還有哪些事需要我的幫助。

我只去做好我作為一個媽媽需要做好的部分,孩子的學習我不干涉,他的休息時間我不干涉,他願意星期天去圖書館學習,我都支持。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高考前,我也面臨一樣家長們同樣頭疼的一個問題:手機。

手機像是橫在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敵人一樣,經常為了孩子玩手機的事,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孩子玩手機是可以的,但必須和孩子商量好玩的時間!不能因為玩手機而影響了學習,在家裡,兒子玩手機是當我面,揹他爸面;兒子為了能玩手機,也發生了不少“事故”。

在高考前的那20多天裡,孩子每天晚上10點晚自習回家後拼命玩手機!

還好之前和他約定好,12點之前必須睡覺,不然他那樣玩法,我真的要抓狂。

所幸我比較理智,對他沒有指責、擔心、失望,有的只是真情與樂觀。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都是笑容滿面,每天在他面前都呈現的是肯定、溫暖、鼓勵的語言,這些為他緩解了很多壓力。

那個時候,我知道他不想聽到一句身邊人貶低、打擊他的話語,不然他就會放棄。假如我沒有學習,真hold不住兒子高考前的這次高原反應。

高考完以後,他才跟我說,在學校他已經學瘋了,回來再不玩玩,釋放一下壓力,那根緊繃的弦就要斷掉了!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05

這一年,我在本尚書院努力地學習。

《能量之源》上,我放空了多年來卡住的情緒:憤怒、委屈、絕望、怨恨、無助……

《關係花園》裡,我學會一致性溝通,能和孩子順暢地溝通、交流;

《心花綻放》療愈了我原生家庭的痛;

而導師班的學習,則療愈了我過往人生經歷的痛。

我的情緒越來越穩定。和孩子朝夕相處的高三這一年,孩子在我的影響下,也變得平和、從容、自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恩本尚書院,讓我找到那個越來越好的自己,才能幫助到孩子;感恩我的恩師明瑜老師、駱霞老師,感恩一路上幫助我的所有家人、同修和朋友們!

兒子高考成功,我陪讀功德圓滿,一切都是值得的。

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裡,我陪著孩子走路、打球,傾聽他高考前的那些不容易,為他戰勝自己而自豪。當他即將遠離我去西安求學時,我告訴他一人獨自在外要注意的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媽媽會永遠是你心靈的垃圾桶,有啥不痛快的往媽這兒傾倒。

現在兒子經常給我講他的大學生活,他跟我說,大學學習很輕鬆,他能夠在課餘時間到圖書館去靜心學習,也能很好地照顧自己的生活。

作為母親,我很欣慰:不管孩子將來飛多高,他和我都是永遠的朋友,我守好自己做母親的界限,不干涉他的生活,尊重他的選擇和隱私。

今年國慶期間,孩子回來了。他和我無話不談,談他的學習、生活、同學之間的相處,我靜靜地聽,適當地給他建議和開導,讓他放大格局,樹立目標,開開心心地學習和生活。

如何改善你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予你些許幫助。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什麼樣的父母,現在就努力成為這樣的父母吧!

願每個孩子在我們的正確愛護下,都能如花一樣燦爛綻放,成為他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關於作者

如何與孩子成為知心朋友?尊重在前,愛在後

靜姐

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本尚書院卓越導師班學員

願景:通過學習,成為孩子和家庭

最好的導師,讓家庭成為幸福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