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在教孩子,實際孩子教給你的更多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時不時會覺得委屈,尤其是在工作上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回到家還要與“我不想上幼兒園”、“我要吃棒棒糖”的孩子鬥智鬥勇時,總覺得自己幹了兩份全職工作。心裡住著一個小怨婦,我為孩子任勞任怨,付出了全世界,你看我教會了孩子那麼多東西,怎麼用筷子,怎麼用石頭剪刀布去解決紛爭,怎麼使用遙控器……

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感受到,我教給孩子的只是一個個沙粒般的生活技巧,看起來多,實際中間毫無關聯,而是孩子在教我的東西,卻猶如浩瀚沙漠裡的汩汩泉眼,泉水甘冽清澈,泉眼卻永不熄滅。

你以為你在教孩子,實際孩子教給你的更多

孩子教給我的第一個珍寶,無條件的愛。

有段時間出差特別多,而孩子也到了自我覺醒的年齡,於是每次出差前都有一番撕心裂肺。她要不用胖乎乎的小手纏著你的脖子,小棉襖似的甜甜地撒嬌,“媽媽,我真的很想你,你可不可以不出差?”,要不像個倔強的小公主,一邊哭一邊大聲嚷嚷說,“哼,我要跟你一起去?為什麼我不能一起去?”最後你越獄般落荒而逃,拎個皮箱頭也不敢回,因為怕回頭時滿心的愧疚會羈絆你的腳步。

等終於要回家時,積攢的愧疚像堆肥一樣發酵,當時走得那麼堅決,那個小人還在生氣嗎?在登機前一刻,你心虛地衝進商場買一盒巧克力當武器。

而等你推開房門的那一刻,她像只歡快的小鳥撲過來,啊——媽媽回來了!出差前那個委屈的小淚人似乎是另一個人。她拉著還有些不知所措的你,一起玩遊戲,似乎你沒離開過,而救場的巧克力像個第三者一樣多餘。

你以為你在教孩子,實際孩子教給你的更多

常常感嘆,成人是做不到無條件的愛。記得跟老公剛在一起的時候,他每個週末都加班,自己的內心是充滿怨念的,我的度假、我的美好週末都被打破了。即使他加班回來,自己也很難第一時間送上好臉色。成人的愛是有條件的。

就拿我們對孩子的愛來說,也是有條件的,我們希望她乖,要求她按時吃飯,每天上幼兒園。當她還像個猴子一樣上躥下跳,把家裡弄得沒地方下腳時,你會非常生氣,哪兒來的熊孩子!當她晚上十一點床上爬來爬去時,你的內心是暴躁的——少得可憐的休息時間就被她給禍害了……

而孩子是如此健忘,如此毫無保留的。她對你的愛毫無條件,不要求你有大房子、漂亮的外表、成功的事業,甚至也不要求你每天的陪伴。她對你的愛永遠都在,只因為她是你的孩子。她的愛才是真正無條件的愛。

你以為你在教孩子,實際孩子教給你的更多


孩子教給我的第二個珍寶,活在當下。

有時候下班回家非常累,會跟她說,媽媽做個面膜休息一會兒。於是敷著面膜葛優躺,順手拿起手機。

孩子跑過來,“媽媽,你在幹嘛呢?”

“我在做面膜呀。”

“那你為什麼在看手機呢?”

我才突然緩過神來,對呀,我不是說自己累了,要放鬆一下嗎,為什麼又被手機綁架了呢?

而回頭看看孩子,她把晾在陽臺上的幾雙鞋墊用超輕黏土連接成了一個超長的火車,此刻正像女媧娘娘一樣捏著乘客呢,嘴裡還振振有詞,“這是要開往海對岸的火車哦,還有人要上車不?”。這個“火車”的遊戲她已經玩了1個小時了,此刻依然津津有味。她的時光如此奢侈,也是如此珍貴,因為她做黏土的時候就在做黏土,即使你叫她去吃水果,她也跟沒聽見似的。

我們時刻活在錯亂的時空裡,睡覺的時候想著沒完成的PPT,工作的時候想好累回家要好好睡一覺;開會的時候想著一會兒要去哪裡吃,吃飯的時候想著剛剛開會有句話說的不對;還有任何片刻空隙都會像被詛咒了一樣去拿起手機,刷那10分鐘前剛刷過的朋友圈。

孩子的快樂如此簡單,因為她活在此時此刻。

你以為你在教孩子,實際孩子教給你的更多


這是孩子教給我的兩個珍寶,像《金剛經》裡說的那樣“因無所住,而生其心”,從內心深處長出來的最真實的善去愛,不需要綁架任何外在的條件,純粹地無條件的愛。你不僅可以這樣去愛你的家人,愛朋友,也可以這樣去愛一份工作,問問內心裡最真實的那個自己,這份工作你希望做成什麼樣子。

像佛說的“本自具足”,相信我們的內心本來就是富足,快樂幸福無需要去尋找大大的房子、讓人敬仰的地位、最潮的時裝,也無需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過去你無法改變,更不需要為還沒到來的經濟危機焦躁不安,做好眼前就是為未來做最好的準備。我們的幸福快樂不在別處,不在其它時刻,而快樂just now,just here。我們要做的就是放下、接納,安住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