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多數家長都會感覺到自家孩子膽小、靦腆,面對別人的打招呼問候顯得唯唯諾諾,即使遇到長時間未見的親人孩子也會習慣性的躲開,得過好久才會逐漸的“熟絡”起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表現出足夠的自信。

要知道,自信是培養出來的,如果僅是希望而不去培養,孩子是不會成為你期待的那樣。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想讓孩子自信,我們需要做到這3點。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不吼不叫,低聲教育

何為低聲教育?

低聲教育就是說不論任何時候、何種情況都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即使孩子犯錯,也不要用大音量的吼式批評,而是輕聲細語地來引導孩子,讓孩子自己覺得類似的事情該如何去做。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當然,不否認,

我們有多數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是忍不住的會把音量加大,覺得只有音量大,孩子才會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殊不知,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孩子只會感覺到恐懼,他會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變成了一個“大怪獸”,並不會把我們苦口婆心說的話聽進去,更不會意識到事情的錯誤根源在哪裡,而只是因為我們的高聲壓迫,顯得那麼的惶恐。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而我們如果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輕聲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後果,只有孩子能夠聽進去我們所說,他才有機會做出改變。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低聲教育和孩子不自信有啥關係?

要知道,孩子在犯錯後,面對你變成“大怪獸”的樣子,只剩下恐懼,心裡一直在害怕、擔憂,怎不會減少他獨立做事的積極性?他會產生“多做錯多”的想法。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角色互換,多加鼓勵

我們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往往會覺得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行,哪怕自己刷著手機,孩子在一邊做功課。其實這樣並不算陪伴,頂多只能算“陪著”。

很多育兒專家強調陪伴孩子要高質量,只要和孩子勤加互動,孩子心理才會健康發展。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孩子不自信、不獨立,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如何去做。

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和孩子互換身份,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做“家長”,我們做“孩子”。

當互換身份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表現出尊重“家長”,可以向“家長”提出合理的建議。

當“家長”做出了一些超乎我們想象的事情時,我們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只有相互尊重,孩子才會產生榮譽感。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被孩子看到眼中,進行模仿。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不要小瞧孩子的模仿能力,他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做好榜樣,孩子自然模仿我們的言行。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在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適當的表現出示弱。如和孩子一起玩積木,我們可以故意把壘起來的積木不那麼明顯的推倒,然後輕描淡寫地說一句“哎呀,我的積木堆得太高了,它倒了,我適當的小心點看它能堆多高”,往往這個時候孩子會哈哈大笑。在孩子遇到相同的情景的時候,他就會顯得不那麼的氣餒,亂髮脾氣。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我們家的孩子也很優秀,只不過我們的育兒方式出現了問題,多學習育兒知識,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希望每個孩子都是那麼的自信、開朗!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很自信?做到這3點,你家孩子也可以

我是“陪我伴你”

我伴你成長

你陪我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