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怕黑",當孩子害怕的時候,你的第一句話可是很重要的

"媽媽,我怕黑",當孩子害怕的時候,你的第一句話可是很重要的

相信很多家長的孩子,都對黑暗有著恐懼,非常怕黑,小時候還好說,可以和父母一起睡,但是到了該分房間睡的時候,這就成了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問題了。

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勢必要了解背後的心理原因。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幼兒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泛靈心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

也就是說,孩子的想象力越豐富,他通過想象就會產生更真實的體驗,以至於無法分清想象和現實。所以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就越害怕怪物或其它可怕的生物,從而產生恐懼心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無需過度擔憂,而是要通過引導,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關於這一點,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走進孩子的世界,用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加以引導,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第一點,父母要成為孩子的造夢打人,幫助孩子打敗怪物。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的情感得到滿足,但是現實生活中,孩子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累計自己的壞情緒,再通過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轉換,變成了晚上睡覺時的怪物。黑夜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孩子處在黑暗之中,伸手不見五指,再想起白天的壞事,就會讓孩子想象成怪物,在夜裡做噩夢。

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成為一位造夢達人,根據孩子的生活細節,把孩子害怕的怪物,具化成孩子熟悉的事物。編織個故事,上演怪物被打敗的戲碼。讓孩子的安撫物成為故事中,力量的化身,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第二點,通過繪本讓孩子把怪物形象化

讀有怪物形象的繪本,可以給孩子的恐懼打預防針。媽媽給孩子讀繪本時,孩子會把媽媽的聲音,和自己看到的圖像結合。視覺和聽覺多感官的刺激,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繪本是專門針對孩子的讀物,裡面的憨態可掬的怪物形象,以及色彩都是精心設計的。繪本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形式,並不會嚇到孩子。繪本可以提前幫助孩子,把他們恐懼的怪物形象化。

繪本中明暗色彩的變化結合故事的走向,可以暗示著孩子心理和情緒的變化。讓孩子從開始的對怪物的恐懼,發展為接受、同情,最後和怪物成為朋友,從而消除恐懼。

第三點,用擬人手法給孩子解釋未知事物

孩子的泛靈心理,會讓孩子把一切事物視為有生命有感情,從而更容易對事物和現象產生恐懼。父母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用擬人化的方法給孩子解釋,超出他們認知範圍的事物。消除孩子對來源於,未知事物不瞭解的恐懼。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不過各位父母不需要過分擔憂,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就能讓孩子茁壯成長,變得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