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學齡前的孩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養育孩子有個說話,瘋狂的3歲。

學齡前的孩子有一個特點,捉摸不透。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而且切換自如。

有一天,下班跟我們家豆豆玩樂高。

用樂高積木給他拼了一個漂亮的油罐車。

然後他就拿著樂高小人和油罐車開心的玩了起來。

感覺生活很美好~

下一秒,這個美好就碎了。

油罐車被他弄散了,我耐心地又重新拼了一次。

有些細節可能跟開始不一樣。小黃豆就開始嗷嗷大哭。

頓時,我覺得莫名其妙,當時就很生氣,對著豆豆發了一通脾氣。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在當時,我覺得小黃豆是無法理解,不可理喻的。

後來學習了一些專業的課程才知道。

孩子發脾氣,可能並不是他無理取鬧,而是因為生理上,他沒辦法。

是他不能,而不是他不想控制自己。

為什麼呢?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左右腦之爭

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有左腦和右腦。

通常認為,人的左腦是負責邏輯分析,又稱邏輯腦。

左半球負責分析,細節和語言,掌管邏輯思維和線性思考。

左腦關係只需,只接受明確的信息,處理觀念和概念。

而右腦主要負責整體和感覺,通常有稱情感腦。

而右半腦主要處理視覺任務,它是直覺性的。

在細節上線從中整體上把握事物的結構。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右腦感性腦更佔一些優勢。

更重要的是,作為大腦司令部--前額葉並沒有發育完整。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大腦司令部

前額葉是什麼,他是指我們腦門後面這部分大腦。

人類跟大猩猩頭骨最大的區別是,人類的額頭比較鼓,這是人類大腦前額葉發展的結果。

以前我們經常有個說法 腦門兒大的孩子比較聰明

某種程度上是一定的道理。


前額葉負責更高級的功能。負責深思熟慮、前瞻性、自我控制、意志力、謀劃策略和抽象思維等。

所以前額葉其實是大腦的意志力,控制我們思考的主要部分。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我們會發現很多小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

玩具玩一會兒就不完了,書讀一會兒就不讀了。

或者有時候想我們家豆豆一樣,控制不住,會急躁,大哭


這是因為,7歲前孩子的前額葉還沒有發育成熟。

前額葉的發展期在六七歲,換句話說,七歲之前的小孩都是很容易情緒衝動的小傢伙。

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這樣,而是因為大腦司令部還在發育當中

當他們情緒衝動 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在他們腦海中提醒您他們

冷靜一下。


這就會存在一問題 擺在爸爸媽媽面前

學齡前的孩子怎麼幫助他們提高自制力讓他們更加理性

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

當孩子注意力很難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那麼我們就不要太焦慮

也不要強求孩子們全心全意的專注一件事太長時間。

本身不科學,也不是很合理的期待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同時,要給孩子們多一些自我管理的空間

我們父母那代人,對於孩子的管教特別嚴格

到了小黃豆這也是如此

小黃豆吃飯的時候掉了一兩顆米,就開始制止和訓斥小黃豆了,完全不給孩子一個試錯的空間。

那麼孩子怎麼去發展呢。

美國心理學家米歇爾發現,如果孩父母支持孩子的決定和選擇,鼓勵孩子 的自主性,那麼孩子後期發展會更好,會展現更好的更強的認識和控制力。

原因很簡單

自控力跟人的肌肉一樣也是需要鍛鍊的

如果你不讓孩子嘗試

等於剝奪她鍛鍊的機會,讓孩子怎麼成長呢


不要對孩子發火,也許他們的無理取鬧,並不是他們本意


同時,我們也不要以暴制暴

孩子發火,父母發更大的火,可能只會火上加油。

但是同為父母,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情緒管理哪有那麼容易。

腦部的那個導火線經常會被熊孩子點燃

所以儘量不要給孩子一個不合理的期望,也不要用我們成年人的標準來評判孩子

同時多看看情緒管理的書籍把。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