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管理风暴】专注企业战略咨询、团队领导力提升的精英知识共享社区。请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便于下次观看更新文章,谢谢!

这次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管理的逻辑:高绩效组织的改进语言》。这本书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作者所理解的管理是什么。第二,管理应该怎么来做。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管理是一个非常被大众所了解的词,但正如我们所说的,可能越是简单的,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词句,可能要寻求确切答案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之难。那么,你认为,管理是什么呢?在你自己的实践中,你认为管理是什么呢?

管理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好象也不能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我们来试举几个历史上的管理学大师对管理的定义。

比如,科学管理之父泰罗认为: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来干。这来自于泰罗在科学原理这本书中所谈到的。在泰罗看来,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最好的方法来工作。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有其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同时,管理也是一种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决策。组织行为学大师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有四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而我们日常所采用的这个方法,实际上是来自于法约尔的管理过程学派,还有很多的大师先后给管理以定义。

这本书的作者丁晖老师和顾立民老师是现代的管理的实践者。他们对管理有这样的一个描述语言,他说:他们尝试着把管理从语文转向数学。所谓的语文指的是描述性的、概括性的。而数学指的是有输出和输入的物理过程。当然,我们说,管理本身没有这么简单,但是给了我们一套工具,让我们对管理的内在的某一个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他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来自于有一个输出,有一个明确的输入,然后予以过程的管理。

在管理上,有六个特别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这六个基本概念的清晰就会让我们对管理有更深的认识。这六个基本概念分别是:症状、问题、原因、策略、计划、结果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六个概念,书中用了去医院看病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患者去医院看病,医生首先会问他哪里不舒服,这是为了了解患者的症状。但你会发现,医生一般不会在症状采集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当然我们说的更多的是西医。开出各种的检查单,安排患者去检查和化验。而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报告来了解患者各个指标的偏差。比如血压、血糖、心电图,医生会围绕这样的数据偏差进行诊断分析。如果病情比较单一的话,就做出判断。更复杂,可能需要多个学科的医生进行会诊,而会诊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找到病人的根本病因。就是找到那个原因。接着该患者的主治医生会给出医疗建议,这就是治疗策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治疗过程和计划,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执行这个治疗计划。最后患者需要阶段性的到医院复查,来评估阶段性的治疗成果,直到病症消除,恢复健康。

在这样的例子中,就涵盖了在管理中最常见也容易混淆的六个基本概念。症状,头疼脑热。问题,指的是数据偏差,比如血压、血糖的高低。原因,指的是导致这些症状偏差的要素的原因是什么。策略,如何来解决它。计划,如何来实施这样的策略,然后采用的步骤是什么。结果,指的是所有产出和计划的投入。

通过了解和区分这六个基本的概念,作者做了管理的改进系统。管理就是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他有一个GPSIE的管理系统,指的是五个英文词句的字头。第一,目标。第二,看问题。第三,找出解决方案。第四,实施。第五,进行评估。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我们看到,在实践中,我们所谈到的很多问题实际上并不是问题,而是症状本身,比如员工不好管,业务不好管。这实际上是一个症状。而我们在书中所谈到的这样的方法更关注系统的思考,就是不要光关注那些症状,也要关注那些原因。就像在佛教中讲,凡人未果,菩萨未因的原因。就是我们要通过系统的思考,找到其中的核心原因。

当我们清晰了目标之后,我们就会面对问题,但在我自己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团队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我们的核心目标真的有共识。比如在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是否对家庭的未来目标有共识。在一个公司里面,我们的核心团队更不用讲这个公司,是否对我们公司发展的核心目标和节奏、策略有高度共识。如果你在带一个团队,建议各位可以去问你的每一个人员,我们团队、我们组织、我们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也许你会有不同的发现。

当我们清晰了目标之后,再去看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究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书中不断强调管理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解决问题并不是单纯解决问题本身,而是达成目标。我们会看到,实际上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之间可能并不相同。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会分三个层次:

第一,要关注绩效目标。就是我们的问题是否和目标相关。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可能和目标关联不大。

第二,当我们确定了达成了目标中所存在的核心问题之后,我们就要找到哪些要素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三,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关键的要素,到底哪些行动是关键的。找人、修车、换轮胎,你要搞清楚哪些关键的问题是清晰的。在工作中,几乎85%的工作内容都是价值低的,或者没有价值的。所以我们要区分开哪些是关键的活动。

基于目标,基于问题,我们来设计我们的解决方案。去分析那些原因和制定相关的计划。

推动计划的实施。说再好,若不能推动计划的实施,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而且在操纵过程中,要不断的复盘。去看在过程中,我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哪些行为是无效的。书中讲了一个叫IPO的复盘法。也是有六个步骤。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评估我们的差距,反思我们的偏差,统计我们预算的投入和差,把经验教训转化成流程细节。这都是在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

最后一项叫评估改进的效果。我们要评估结果,评估过程,评估过程的能力。因为这样的管理改进系统不光是聚焦在事上,更是聚焦于人,因为事每天都有,人的成长是一个根本之所在。通过做事,而提升人。

读书笔记:管理的逻辑,管理像看病,这6个概念要分清,忌乱投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