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差百病生,脾胃好不好的面診

脾胃為後天之本,俗話說“先天不足,後天彌補”,就是靠脾胃。先天不好,後天可以補,要是後天不好了,先天再好也沒用,因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矣”。

老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還真是這樣,從中醫上來說,這口“氣”就來自於——脾胃。

有經驗的老中醫都知道,看一個人能不能活得長壽,主要就看一點——脾胃。只要脾胃好,還有胃口,能吃下去東西,那麼生命就還能繼續維持下去,一旦這個人已經水米不進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

脾胃差百病生,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老中醫王鴻謨教你面診知脾臟

脾胃差,身體好不了

明末醫家孫文胤有一句話:“脾胃一傷,則五臟皆無生氣”,就是說脾胃對五臟有很大的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健旺,則氣血充盈,營養五臟;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之源匱乏,影響五臟。

1、引發心臟病

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

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臟疾病。

2、引發脂肪肝

脾胃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裡,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差百病生,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老中醫王鴻謨教你面診知脾臟

3、特別容易感冒

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4、腎虛根源在於脾

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

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5、氣不足則胖

氣是人的動力,氣足就可以把體內的脂肪垃圾給排洩掉。

如果氣不足、排洩不暢,脂肪就會在肚子上堆積;

堆積在血管裡,就會引起動脈硬化;

堆積在肝臟中,就會引起脂肪肝。

脂肪就是沒有被氣消化掉的垃圾!很多人到了中年為什麼會肥胖?就是因為“氣”比年輕時少了,沒有辦法把脂肪給代謝走,而氣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氣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運化出了問題。

6、血不足則瘦

血不足就陰虛,陰虛就火旺,火旺就會加快體內脂肪垃圾的代謝,同時也會把一些正常的營養成分給消耗掉。

因此,無論胖子還是瘦子,補氣還是補血,最根本的其實是補脾!

脾胃差百病生,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老中醫王鴻謨教你面診知脾臟

從五官看脾胃

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北京市名老中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王鴻謨教授在《脾胃一強壽命長!名醫教你調脾胃》這門課程中講到,中醫看病強調望、聞、問、切,其實平時觀察五官就大致瞭解脾胃功能情況,現在就讓我們也來看一下吧!

1、面色

面色萎黃,多見於脾胃虛弱。

面色微黃潤澤,稱之為有胃氣。若面部顏色、榮潤髮生改變,則為病色。面色萎黃多見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能上榮於面;面色黃胖,可見於脾胃虛弱,且內有溼氣之人。2、口唇

睡覺流口水,是脾虛。

唇為脾之華。一般來說,唇色紅潤、明亮,稱之為有胃氣;唇色顏色、榮潤髮生改變,則為病色。

唇色發黃多因飲食內傷,兼有溼熱鬱於肝脾,可出現精神倦怠,四肢睏乏,頭暈等症狀。下唇深紅且晦黯無華,多屬脾虛運化不強,可見食少神倦、四肢睏乏等。

唇外側紅如血染,內側反淡白無華,此為脾胃虛寒,可見納呆、胃痛等症狀。

上唇紅而鮮明,下唇淡白微青,為胃熱脾寒,可見能食易瀉、四肢睏倦。

下唇深紅,上唇淡白,為胃冷脾熱之兆,症見欲嘔、不思飲食、頭昏、胸痛。

唇微黑兼紫紅多為內實之邪瘀積在腑,症多見心煩、口乾思飲,腹堅滿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口臭、牙齦腫痛等症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虛不攝的一種表現。

脾胃差百病生,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老中醫王鴻謨教你面診知脾臟

3、鼻子

鼻翼發紅,多有胃熱。

鼻色明潤,是胃氣未傷或病後胃氣來複的表現。鼻色黃多見脾胃溼熱;色青多為腹中痛;鼻翼發紅的人,多有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鼻頭枯槁,是脾胃虛衰,胃氣不能上榮之候。

4、眼睛

眼易疲勞,脾胃不足。

眼瞼主脾,如果眼瞼發紅,說明有脾熱。如果眼瞼不但發紅還爛了、流水,就是脾溼熱。眼瞼淡黃說明脾虛,眼瞼黃白且不均勻,是積食。若整個眼白髮黃,首先考慮黃疸,是溼困脾胃肝膽所致。

5、耳朵

耳鳴耳聾,是腎虛。

耳為腎所主,同時又受養於後天。脾胃虛弱可導致人的腎氣不足,出現耳鳴耳聾。若是脾胃虛弱嚴重,還可致耳廓變薄,顏色變黃,甚至發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