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与爱情


火锅与爱情



火锅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


8月20号那一天是我和满月结婚一周年,晚上我们一起在大研古镇五一街路口吃德庄火锅。

火锅上方的热气围绕着她,一瞬间突然有种朦胧的美感。


这里的环境很好,在溪水旁,石板路上人来人往,二座石桥连接着溪水的二岸。

对面的三角梅开的艳丽,溪水旁一朵朵红色的小花开的格外有生机。一边吃着火锅,观察着路上的那些快乐的面孔,丽江,我想她满足了太多人对于美丽的向往。关于小桥流水,关于边城姑苏,关于热爱生活的故事。


火锅与爱情


也许火锅背后,是我们热气腾腾的生活。如果平凡的生活需要慰藉,那火锅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吃着火锅,突然很想念阿涛和吴同学。想念我刚来丽江开客栈,他们过来帮我的那段时光。

很多个晚上我们都是一起在太阳窝窝吃火锅,吴同学从贵州老家发过来的酸汤火锅底,因为穷困潦倒,火锅里基本上没有肉,主要是蔬菜还有超市里买来的切成片的午餐肉,然后阿涛用降龙十八掌给我们往火锅里打鸡蛋。


我们三个说说笑笑,聊着彼此单身的痛苦,热气围绕着彼此,感觉身处欢乐的世界。那时候无所畏惧,因为大家好像才刚毕业,一切刚开始,吴同学才上大三。也许以后她会成为大法官。

那时年轻的我们不了解未来是什么样子。


满月让我给阿涛发微信,让我把我所有的桃花运给阿涛。

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聊天,我们时不时以大麦茶做酒,杯子互相碰一下,说一些感谢老婆,辛苦老公,感谢老婆为我生了个可爱的小字典之类的感恩的话。


我问满月:“你知道伴随我们认识到现在从来没变过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火锅。”


满月吃素很多年了,我却是无肉不欢,每次一起吃饭,能同时满足我们的食物基本上只有火锅了。还记得第一次去色达找她,和她一起在海拔3800米的喇荣佛学院里吃自助素食小火锅,一个星期我们吃了2次。在色达,那算是最奢侈的食物了。


后面同一年又去成都找她,也是吃的素的火锅。然后一起去青城山,去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顾少强开客栈的街子古镇。下午没有车回成都,天黑时往回赶,记得一起走的那条路上,有很多腊梅花开着。


成都分别,第二天我去了峨眉山。

那时一切是那样哀伤与渺茫。峨眉山半道上习惯于拦路抢劫的猴子在我路过时直接跳到我的背上,书包一下子重量增加一倍,但我连头都没回,猴子估计觉得无趣,又从我的书包上跳了下来。


后面在一起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都是一起吃火锅。鸳鸯锅,我吃我的肉,她吃她的素食。在太阳窝窝,在又见自在,在丽江。


以前觉得二个人吃不到一块,是没有办法在一起的,还好火锅解决了这个问题。


家里面也是爸爸从三朵节市集上买了2个小火锅,一个粉红色的,一个蓝色的,当时特价48块钱一个,买回来发现特别合适,很多次晚餐时我们可以各吃各的,每个人吃自己喜欢的。

自己第一次吃真正意义上的火锅应该是在重庆吧,大学的一个同学在那里读研究生,我背包时路过,晚上一起吃的火锅,有鸭肠子之类的,真的是一点也不觉得好吃,什么味道也不记得了。只记得分别时坐轻轨,我们一个朝东,一个朝西。

这么多年,那是记忆里唯一一次在重庆吃火锅。(对了,很多年后,才有那部《火锅英雄》的电影。)

我去重庆,就是因为《疯狂的石头》那部电影。我想去坐那个过江索道,这样我就能在索道上俯瞰重庆,想起那一句:

"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