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作者:第一村長,自媒體人,艾瑞網專欄作者。已在喜馬拉雅開課,歡迎各位捧場。

在昨天的文章中,簡單的就如何處理領導與下屬的關係做了問題解答。

針對如何即達目的又不得罪領導的兩種方式,今天我們進行延伸,為大家講述如何委婉的拒絕別人?拒絕別人的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


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合作與被合作的過程,我們有求於人,也會收到來自別人的請求。但是畢竟條件有限,並不是所有的請求都能做到有求必應,這個時候只能拒絕。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可是拒絕一個陌生人可能還好,就怕是熟人或者是牽扯到重大利益的人,此時的拒絕就要深思熟慮一番,既能顧慮到當事人的感受,又能委婉的表達出自己的拒絕本意。

要巧妙地拒絕別人,我們首先要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退步餘地原則

有一句話叫做:凡事留一步,來日好辦事。在拒絕的場景中同樣適用,不要一開口就是:“不行”,適當的給對方留下臺階,可能更好。

首先,我們可以針對對方的問題,做一些關心的問話,然後在講清楚你拒絕的理由,說明你自身的實際情況。

此外,還要注意措辭,不同的措辭可能引起對方不同的反應。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比如,當面試官在應聘過程中,如果要拒絕一個人,萬不能悉數羅列他的缺點,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心,還會間接對公司口碑產生不好的影響。

因為離開面試場後,正常情況下面試者都會向周圍的人傳達面試情況,包括面試公司的評價。

而如果先稱讚其優點,再指出與崗位不匹配的原因,或提出一些就業指導建議,對方能更容易的接受,更多時候也會對你的建議抱有感激。

(2)降低期望原則

之所以接受到請求,是因為請求人覺得你擁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所以對你抱有的期望很大。故而在拒絕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講述一些自己的短處,來降低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匹配值。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同時,為對方介紹匹配度較好的人,把對方的目標轉移到介紹人那裡。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還可以給請求人一個更好的解決途徑,對方不但不會責怪,心生芥蒂,反而會對你產生更多信賴。

(3)緩和語氣原則

在拒絕中,我們儘量使得自己的語氣緩和,不管是什麼樣的措辭,什麼樣的建議,如果是用強硬的語氣說出來,同樣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相反,會使對方產生不滿,在被拒絕的失望中增加懷恨因素,認為你是在幸災樂禍、見死不救。緩和語氣讓對方覺得你是迫不得已,對於拒絕也感到抱歉。

(4)共境原則

有時候,雖然我們都委婉拒絕了,但是仍然會有一些人,喜歡強硬的讓別人做事,完全不考慮別人的難處與風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時候,實事求是的指出當中的利害關係,讓對方設身處地的去看待這件事,這樣使得請求人產生退卻的心思,放棄自己的請求。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讓對方覺得:“我一時沒想那麼多,經你這麼一說,我也覺得這個辦法不行。”

(5)主動原則

大多的人說自己不懂得拒絕,都是因為把自己放到了很被動的局勢下。所以,適當的轉化下主動與被動局面,會使得拒絕行為好做的多。

一個醫生在一次出差回來後,看到朋友發的信息,朋友的同事生病,剛好是醫生的醫院,想讓醫生幫忙安排個床位、後續等等事宜。於是這個醫生在下班後直接去了這個朋友家裡,當面說醫院的床位已滿,後續如果涉及到自己工作上的,絕對會盡到醫生的責任。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於是這個朋友很過意不去,本來是自己有所請求,現在反而讓人家過來。化被動為主動,既達到拒絕的目的,又不會失了朋友間的關係,更避免了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不好的影響。


其實,拒絕人的具體的方法有很多種,以下4種僅供大家參考。

(1)誘導對方自我否定

羅斯福當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擔任要職。一天有朋友問起有關海軍的情況。因為牽扯到機密信息,羅斯福靈機一動,問朋友:“你能保密嗎?”“當然能!”羅斯福說:“你能我也能。”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2)轉託

這種方法是指轉移託付目標,也可用某人不在自己無法決定來推託。

一個當地的演唱會,門票比較高,但也很緊張,涉及票務人員的很多朋友前來託他弄幾張票,他巧妙回答:“很遺憾,這次門票銷售全部於對方經濟公司負責。”

(3)先“同意”後拒絕

有時對方提出的要求並非無理取鬧,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條件限制又無法予以滿足,可以先表示理解與同情,然後再婉言拒絕。

一家公司的經理對另一家工廠的廠長說:“我們兩家搞個聯營,你看怎樣?對方答:“這個設想不錯,只是目前條件還不成熟。”如此一來,既拒絕了對方,又為自己留下了後路。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4)避實就虛

避開實質性的問題,故意用模稜兩可的語言做出具有彈性的回答,這種看起來無懈可擊的拒絕方式,在一些新聞發佈會和娛樂圈經常看到。

一次國際比賽,外國記者提問中國團隊負責人:“中國能拿幾塊金牌?”“中國能超過韓國嗎?”團隊負責人:“10月2日以後,你們肯定能知道。”

記者又問:“專家曾預測能拿到11塊金牌,你認為有可能實現嗎?”負責人:“你覺得呢?”


可以看出,拒絕也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方法要用對事件,不然也會弄巧成拙。

但總的一點,早拒比晚拒好,及早拒絕,可以讓對方爭取時間尋找其他的解決方法。無目的的拖拉,是對人不負責的表現,也會讓自己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

【職場·溝通技】委婉拒絕不傷人心,5大原則、4種具體方法巧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