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鄰居是個典型的急脾氣,平時做事火急火燎的,教育孩子時更是缺少耐心。一天鄰居的老公出差不能輔導孩子功課了,於是鄰居只好承擔起輔導孩子的任務。孩子一聽是媽媽輔導自己,心裡有些膽怯,於是怯懦地說道“媽媽,我可以自己寫作業的,今天的作業不難不用輔導的。”

鄰居一聽覺得這是孩子想偷懶,於是氣不打一處來地說“你以為我願意輔導你啊?我上了一天班還挺累的呢,你就是爛泥扶不上牆,整天想著玩,你要是能夠學習好才怪了呢!你真是太沒用了!”孩子被媽媽懟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委屈地躲回了房間。

沒想到鄰居卻更生氣了跟著孩子進了房間,“這麼小就會給我甩臉子了,我真是上輩子欠了你的。”孩子很無語,只能一邊聽著媽媽的訓斥,一邊含著眼淚寫起作業。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一、父母哪些做法屬於暴力溝通?

在電影《新警察故事》中,大反派阿祖他有著一個身為總警司的爸爸,但是他卻沒有成為一名優秀的警察。在他小時候爸爸就不停地罵他,“廢物”更是被爸爸掛在嘴邊。爸爸的貶低和打擊深深地傷害了他。於是長大後的他心理出現了問題,犯罪成了他對父親的反抗。更加令人覺得悲哀的是,直到最後他暴露了,趕到現場的爸爸還是罵他“廢物”,終於在對父親的失望中,阿祖自殺了。

1. 不分場合的言語侮辱

很多父母在孩子教育時尤為缺少耐心,對孩子抱有高期待,只要孩子沒有滿足父母的期望,父母便會不分場合地對孩子進行語言攻擊。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罵幾句不長記性,但是父母的言語侮辱卻讓孩子很受傷,甚至成了醫生的陰影。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2. 信手拈來的貶低打擊

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個體最本質的需求就是被他人認可。

父母的貶低打擊讓孩子不斷地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尤其是在孩子的自我評價尚處於建立時期時,父母的負面評價成了孩子自卑的最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的貶低讓孩子陷入了不自信的泥潭,成了孩子一生都甩不掉的印記。

3. 無休止的盲目比較

中國式父母尤其喜歡拿孩子作比較,並且“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麼優秀。父母的抱怨就像是一場大型的推脫責任現場,把所有教育的無能都歸結於孩子自身不成器。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中寫道,如果想要一個人生活得悽慘,只要讓他不斷地做比較就可以了。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二、暴力溝通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此前有新聞報道,杭州一名初二女孩因為受到父母的責罵離家出走。當天父母因為女孩的成績問題責罵了女孩一頓,這讓成績不好的她很是絕望,她覺得父母的責罵是在侮辱自己,自己只會成為父母的負擔。

於是女孩偷拿了家裡的500塊錢坐上了去武漢的火車。最終女孩在武昌站被民警找到。至於女兒去武漢的原因,女孩解釋道“武漢重啟了,工作機會多。我不想再聽到父母的責罵了,我心裡很難受。”

1. 影響親子關係的親密

父母的刀子嘴豆腐心讓孩子深受其害,孩子不能夠用同樣的方式對待父母於是面對父母的“惡語相向”孩子只能夠低頭忍耐。孩子是被動的接受者,被迫為父母的語言暴力買單。父母原本是孩子最愛的人,最後卻成了孩子想要遠離的人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2. 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

受到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會更加傾向於認為自己不夠好,孩子的自我評價受到了父母的影響,變得極端而負面。父母越罵孩子的表現越差,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就越低,最終孩子的自信被一點點消磨掉了。

3. 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

當孩子沒有被父母溫柔對待過,孩子也會缺乏關愛他人的能力。孩子不喜歡父母的表達方式,但是潛移默化中卻又習得了父母的表達方式。這讓孩子在社交中有著非常差的表現,無法和他人建立融洽的關係。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父母對孩子的暴力溝通就像是一把利刃,刀刀都割在孩子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父母有必要控制情緒,注意語言表達,採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與孩子交流。

三、父母應該怎麼跟孩子正確溝通?

1.保持柔和的溝通方式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儘量保持柔和一點的語氣,這樣孩子更加有傾訴的慾望,孩子的情緒也更加穩定。父母採用柔和的方式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孩子更加願意接納和認同,即便是在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也會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2.簡單明瞭地就事論事

當父母和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儘量簡單明瞭一些,顧左右而言其他的方式並不會被孩子很好地接受。就事論事才會讓孩子更加願意配合,並且更加清晰地瞭解到父母的教育意圖。

“你真是太沒用了”父母的暴力溝通會讓孩子更消極,別再忽視

3.多考慮孩子的感受

父母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不必顧及孩子的感受和情緒,事實上,孩子的情感是很脆弱的,值得父母們多花費心思去呵護。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考慮孩子的感受才能減少自身對孩子造成的言語誤傷。

暴力溝通帶給孩子的傷害看起來不是直觀的,但是卻是非常深遠的。當孩子在父母的咒罵中變得自卑、不快樂時,父母有必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反思。大家對於暴力溝通是如何看待的呢?

本文由耿倩倩聊育兒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