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韩非子,驾鹤西去的真正原因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韩非子这个人物,我们都知道韩非子一生著述甚多,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也被野心勃勃的秦国所采用,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然而说到他的死因却鲜有人知,他在47岁正直壮年的时候死在狱中了,下场可以说是比较凄惨。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这段韩非子被毒死的历史吧。


思想家韩非子,驾鹤西去的真正原因


韩非子,师从荀子,又综合了管仲、李悝等改革家的思想,集各家思想于一身,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韩王的儿子,虽然是贵族出身,但是他却无意于歌舞声色,不愿自甘堕落,他认识到战国末期时局的动荡不安,因此想要改变韩国逐渐衰弱的国运。所以,他四处游学,并拜荀子为师,并创造性的发展出了法家学说,认为治国之道在于严刑酷法,在此之下才会实现国家的集权统治。

韩非子希望韩王可以采纳他的思想,通过变法改革来强壮韩国,他向韩王宣扬自己的学说,然而韩王沉迷于享受,不理政事,不愿听从韩非的意见。韩非于是转而发愤著书,在书中系统阐发自己的法治主张,而他的著作被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的秦王嬴政看到,嬴政求贤若渴,广招天下贤士为己用。在读到了韩非子的《孤愤》和《说难》之后,深为韩非的学识和才华所折服。于是秦国向韩国发动了战争,意图显而易见。韩王又不喜欢韩非,一知晓秦国的意图后马上交出了韩非,于是韩非来到了秦国,这个充满危机的东方大国。


思想家韩非子,驾鹤西去的真正原因


韩非来到秦国后,秦王马上就召见了他。秦王嬴政见到韩非了很高兴,之前就读过韩非的几篇著作,非常欣常他,见到他之后更是赞不绝口。他希望通过韩非的著作思想来实现秦国强大富强,进而一统天下。那么,这个时候秦王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韩非,是重用提拔还是冷落疏远呢?他自然是非常欣赏韩非的思想和学识,也觉得他的思想会实现秦国的富强,但是韩非的身份使得嬴政始终放心不下。所以他一方面提防着韩非,另一方面又欣赏韩非。所以韩非刚开始在秦国并没有受到重用。

这个时候,关键人物李斯推了一把火,使得秦王嬴政作出了决定。李斯,和韩非同拜于荀子门下,共同学习治国之法,是师兄弟关系。当时李斯也很忧心,他自知自己的学识和才华都远远不如韩非,一旦韩非入朝为官,必将赢得嬴政的赏识,那到时候自己肯定会受到冷落,仕途不顺。所以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向秦王献言。


思想家韩非子,驾鹤西去的真正原因


有一天,秦王想攻打韩国,加快统一中原的步伐。他向韩非咨询建议,而韩非身为韩国后代,肯定不愿意自己国家灭亡,而建议秦王攻打赵国而不是韩国。这一举动无疑惹秦王不满。于是李斯向秦王进言,说韩非的身份毕竟是外人,如果秦王您想要实现秦国的霸业,必定要灭了韩国,那到时候韩非就处于两难境地,而人情常理您都应该知道他会如何选择。所以秦王您不能重用韩非,那么时间久了韩非必定会回到自己国家,将来必定会阻挡您统一六国,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于是嬴政相信了李斯。

思想家韩非子,驾鹤西去的真正原因

李斯自知这是杀掉韩非的绝好机会,于是命人将毒药拿给韩非。韩非想要面见秦王,但是李斯怎么会给他这种机会呢?因此始终没有见到,最终死在狱中。等到秦王发现时已经晚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李斯说韩非是畏罪自尽,但也已经死无对证,总不能为了一个已死之人来治罪李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韩非死后,秦王运用了韩非的思想主张,实行改革变法,最终秦国一统中国,可以说韩非的主张是有力的工具。

可以说,韩非的死是必然的,身为韩国人,无法为秦王所用,时间久了难免会受到猜忌,加上才华、学识等遭人嫉恨,那么必定会推波助澜,这也是韩非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韩非的死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韩王为了自己享受牺牲自己的儿子,把韩非送到一个虎狼之地,而秦王虽然欣赏韩非,但为了实现他的霸主地位而不得不毁掉他,这就是韩非真正的死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