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孩子朋友少的原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沙利文曾說過:「人際關係是人格形成和發展的源泉」。

當孩子沒有朋友和他們玩、不能和他人正常相處,這是家長們最需要在孩子生長中提高警惕的事情了。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可避免的是培養他們的社會性。

那為什麼別人的家的孩子都能夠三五成群、一起遊玩,自己的孩子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孤僻、內向、沒有同伴或者同伴非常少呢?

父母必知:孩子朋友少的原因

自信心不足

美國著名思想家愛默生曾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決。”

自信心不足是孩子孤僻、內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於現代社會的發展,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都會代勞,使得孩子覺得呆在父母身邊呆在家裡才是最安全的。孩子如果只能從父母的身上找尋到安全感,那當他處於一種陌生的環境,就會畏縮不前。

同時,家長的過度代勞會致使孩子本體覺能力失調,導致孩子出現方向感差,容易走失、迷路;條理性不強;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翻滾、騎車、拍球等問題,成為阻礙孩子自信心發展的最大隱患。

觸覺敏感

觸覺是人體發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也是人體分佈最廣、最複雜的感覺系統,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生活中,觸覺敏感的孩子經常會出現膽小,不喜歡觸碰粗糙的衣物,挑食、偏食,排斥剪指甲、剪頭髮,對不經意的碰觸反應激烈、攻擊性強等問題。

試問誰願意與一個這樣的小朋友相處和玩遊戲呢?

家庭教養方式

別人誇獎自己孩子時,很多父母總是會很謙虛地回答,但往往這簡單的一句話卻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哪裡哪裡,孩子就是瞎玩,能當上畫家算是祖上積德了”。

“她哪裡聰明喲,笨著呢,做什麼事情懵懵懂懂”。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其實是依靠別人對他行為的評定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如果他的積極向上的行為得到了別人的肯定,他就會更期待去做好一件事,相反,他會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評價,對事情慢慢失去熱情。

所以當別人誇獎孩子時,謙虛地接受,然後積極地肯定孩子的表現,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陽光、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