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心理与教师校际交流

张家口市桥西区教师交流工作的序幕已经拉开,下学期,将有不少教师离开本校,被交流到其他学校带班,教课。交流教师的选定本着自愿和择优的原则,优惠的条件是职称评定的必备条件。

教师交流的背景是什么呢?是泛滥成灾的择校风。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解决师资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针对的心理动因就是社会上弥散的择校心理。

择校,家长选择的是什么,究其根本就是升学率,家长认为决定升学率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孩子有没有出息,人生是否幸福的是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针对这种择校心理,教师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社会性的集体焦虑,促进教育的均衡,有利于解决热点学校人满为患,教师疲于应付,对学生关注度严重不足的问题。

真正的教育均衡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均衡,更重要的是生源分布的均衡;真正的教育不是片面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是关注他作为一个人真正成熟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曾对一些家长做过调查,就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信、乐观、善良、担当、勇敢,诚实这些排在了非常靠前的位置,很少有家长说我希望他成为成绩优秀的人。而我们看到排在最前面的这些特质不是靠刷题可以成就的,而要靠被关注,被看见,被肯定,被鼓励,被无条件的爱而获得,这在人满为患的热点学校是很难实现的。在热点学校大部分非优等生被边缘化,不是老师不愿关注而是无法关注到那么多的孩子。而非热点学校的学生从进入所谓的差学校开始就被沉重的打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要解决的问题,童年期要克服自卑,少年期期更是青春期内外矛盾严重冲突时期,也是性格品质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基础教育阶段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关注的点,必须是多元的,而不是只有学习成绩那么简单。

均衡的生源分布有利于学校开展全面,科学,正常的教育,培养出真正成熟的人,然后才是真正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希望教师交流能冲击择校心理,抗击择校之灾,还给孩子真正的人性化的教育,让教育者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