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新政劃出“30萬元”紅線,特斯拉何去何從?降還是不降?


補貼新政劃出“30萬元”紅線,特斯拉何去何從?降還是不降?

補貼新政與特斯拉的價格

華說


一如當年的“三轉一響”,而今,“有房有車”算是體面生活的標識。自然,從個人或家庭消費的角度看,房子和車子也是支出金額最大的兩大項目了。買房不易,不僅因為銀碼龐大,也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沒錢的望而卻步,有錢的望之興嘆。汽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於是乎便成為提振消費的希望之所在了。

這些日子,鼓勵和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可真不少。在地方政府層面,上海推出了促進汽車消費的六項政策,包括增加牌照供給、對燃油車“以舊換新”給予補貼、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給予“充電補助”、擴大新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配套以及營造智能汽車消費環境。其中最令市場興奮的,莫過於“自今年3月起到年底,在原有年度計劃基礎上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投放數量。”無他,這多出來的4萬個額度,直接意味著上海市場增加了4萬輛車的銷售量——“滬牌”歷來被戲謔為“最貴的鐵皮”,牌照相對於需求者,粥少僧多,不存在用不掉額度的問題,只恨其少矣。同樣實施限購政策的廣州、深圳等地也增加了額度指標的投放,並放寬了個人申請車牌的條件。在中央政府層面,繼《關於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之後,又有《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出臺,一邊繼續免徵車輛購置稅,一邊將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刺激新能源車消費的意圖一目瞭然。

《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行內稱之為新能源車補貼新政。按照原先的“頂層設計”,對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將於今年完全退出,此次新政將補貼期限延長至2022年,規劃設計的退出節奏,是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延長補貼期限在意料之中,畢竟去年以來新能源車市場的負增長以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市場的重擊是明擺著的;退坡設計也不意外,財政補貼終究是要退出的,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此番新能源車補貼新政的“新意”,是對“價”與“量”的限定。“價”者,“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也;“量”者,“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也。

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而且“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放眼市場,“躺槍者”非特斯拉莫屬。因為特斯拉Model 3在售兩款車型的補貼前價格分別是32.38萬、36.655萬,恰好略高於“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的政策紅線,如果其價格不下調,很顯然,將無緣財政補貼。相比現有的補貼後價格,買車者將多支出2萬多元的購車費用。那麼,“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的紅線從何而定?官方的說法,是“借鑑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做法,為避免補貼資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費,綜合考慮我國消費者購買力水平、產業發展等因素,此次政策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這是說,這是各國主流的做法,財政補貼主要用於扶持大眾化的車型,不傾向於豪華高檔車型。

政策意圖不論,事實是,特斯拉Model 3在售兩款車型正好卡在這一政策紅線上。那麼,特斯拉將何去何從,價格降還是不降?

有趣的是,新能源車補貼新政發佈的第二天,特斯拉非但沒有下調價格,反而逆風而上,提高了Model 3在售兩款車型的售價。國產版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以及長續航版售價分別上漲4500元、5000元。當然是,這不是說特斯拉“頂風作案”,“自絕於”補貼新政(一笑),因為“本通知從2020年4月23日起實施,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為過渡期。……補貼車輛限價規定過渡期後開始執行。”也就是說,“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的規定,7月22日之後才正式生效,之前還是按原政策執行,調教價格不影響獲取財政補貼。


補貼新政劃出“30萬元”紅線,特斯拉何去何從?降還是不降?


那麼,7月22日之後,特斯拉會不會下調價格,將價格降至“30萬元以下(含30萬)”?餘以為,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有二:

其一,成本下降給了國產特斯拉下調價格的空間。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在不斷爬坡,規模化大量生產會帶來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特斯拉國產化率在不斷提升。按照年初公佈的計劃,今年年中特斯拉國產化率可達 80%,年底有望實現 100% 全國產化。產能和國產化率的大幅提升雙管齊下帶來的成本下降,允許特斯拉下調價格。

其二,“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的規定給優勢企業提供了搶佔市場份額的良機。不難明白,在“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的政策約束下,限定了補貼的總盤子,甲企業拿的補貼多,乙企業必然就少;又因為“從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車企競爭補貼的勝負準則“先到先得”,誰賣得越快且賣的越多,獲得的財政補貼越多。如何“賣得越快且賣的越多”?降價無疑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因為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越容易賣出去即交易速度越快。對產能不斷膨脹而且志在中國市場的特斯拉而言,新能源車補貼新政下將價格打到“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是打壓競爭對手提升市場份額的上策。

補貼新政過渡期之後,特斯拉會下調價格麼?經濟邏輯說,會的。

2020/4/25


補貼新政劃出“30萬元”紅線,特斯拉何去何從?降還是不降?

《歷史之謎:一個經濟學的答案》(華說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已上市,天貓、京東、噹噹全網有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