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01 天下媽媽一般愁

我承認,我不是一個聖人媽媽。我做不到對孩子完全釋放天性,任由他自然成長。

我跟絕大多數媽媽一樣,經歷過陪孩子寫作業的崩潰狀態,有過想對孩子百分百掌控的專制思想。

其實,孩子上一二級的時候,我對自己這個做媽媽的還是挺滿意的。

那個時候,孩子還小,沒有自己的思想,我說什麼他就聽什麼。我以為他這樣按照我設計好的道路走下去肯定不會太差。

到三年級下學期,孩子開始有變化。對於我安排的很多事情,只要是他不高興或者不願意做的,他會反駁了。

到四年級這樣的狀態變得更加明顯,孩子的玩心也越來越重,對於學習不再像一二年級那樣聽從我的安排。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當曾經自己明明可以掌控的一切都不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不再順著自己的計劃、朝著自己設想的方向前進的時候,我這個做媽媽的開始變得焦慮,不知所措。

我們為此有過不少的爭吵。是的,坦白地說,我被氣哭過好多次。

我讀過不少關於兒童教育和心理學書籍,我發現,現代社會孩子的叛逆期越來越提前。

以前,我們認為一般孩子叛逆高峰期在14歲左右。但是,因為現代信息社會,孩子接收和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孩子吸收的知識越來越快,他的思想就越早受外界影響。我們家孩子是男孩,對於玩樂和遊戲比女孩更容易受影響甚至沉迷於此。

我越限制,他對於這些問題越堅持,而且,他總有他的道理。

很多時候,我和他爸都發現,我們越來越說不過孩子了。因為,他的很多理由會讓你真的無法反駁。

怎麼辦呢?我不可能不管他,我做不到!可是,我管他,他不僅越來越反叛,我也會更加慪氣。

02 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選擇放手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跟孩子的爭吵特別頻繁,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一週一大吵。每次吵完我們雙方都感覺心力交瘁、兩敗俱傷。

我總結了幾次典型的吵架起因,基本都是對於一個問題,他想要更多的尊重和自由,我想要他更多的聽從於我的計劃和安排。在無法達成共識的時候,他不願退步,我不願放手。

這樣的狀態讓我十分苦惱,甚至產生了極大的挫敗感。

好在我是一個不願服輸也從不輕易放棄的媽媽,我找到一個兩全的辦法。

那就是針對孩子當下需要完成的任務或者需要改善的問題製作一個成長清單,由他自己約束自己,達成就加分,未達成就扣分。我不再管制他,也不再長期在他耳邊嘮叨。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這樣他有了自由,我也少了操心,我們雙方的目的都達到了。當然,清單上所有問題和任務都必須經過孩子同意,需要跟孩子協商共同制定。

因為不是我單方面約束他,他不會認為我是一個專制的媽媽,心理上得到極大的安慰,他覺得我尊重了他。同時,因為計分制可以隨時兌換獎勵,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了,對於金錢有了自己的概念,尤其在我推薦他讀了《小狗錢錢》以後,他就特別希望能夠有部分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錢,所以,我給他的獎勵就是積分兌現。

對此,他感覺自己賺大了,簡直是一舉三得,所以,孩子的興趣特別濃,一點也不排斥。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從2018年10月開始第一張成長清單,到現在,兒子堅持了8個月。

每個月的清單任務都不盡相同,我會根據他當下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生活習慣、言行舉止、學習習慣等方面制定出計劃和目標。只用徵得他的同意以後,他自己去按照要求達成即可。

自此以後,我們幾乎沒有再爭吵過,因為所有涉及爭吵的問題都有明文規定。偶爾他也會耍個小賴皮,我會視情況特殊對待。

總得來說,對於一個能夠聽得懂道理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引導得足夠好,孩子都是能夠按照成長清單順利進行的。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我時常會出差,有時候一出去可能就是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在這期間,我完全不用擔心孩子的成長問題,只用督促檢查一下他的成長清單積分情況即可。

在這個過程中,我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的變化。之前的很多不良習慣都在慢慢改善,尤其是對於時間的管理更加合理,對於自身的要求也會更加高。

前段時間,跟他同學的媽媽聊天,同學媽媽對於孩子拖拉的習慣很是頭疼,到小學四年級孩子寫作業仍然需要家長督促逼迫,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已經不記得上次陪伴孩子寫作業是什麼時候了。

到現在,孩子已經習慣了我們之間這樣的相處模式。好幾次,到了月末,由於自己的疏忽忘記了給孩子製作成長清單,孩子都會主動提醒我“媽媽,該我做表格了。”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03 成長清單既幫助孩子成長,也幫助家長成長

這樣的成長清單,雖然是針對孩子制定的,它確實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但其實也同時在幫助家長成長。

是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感受到孩子的成長,也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因為希望更加精準地幫助孩子提高改善每一個階段的問題,所以,我必須對孩子的習性愛好特別瞭解。

我儘量多的陪伴孩子,放學後只要在家,我都會準備一些小零食,與孩子聊聊天再讓他去寫作業,這一點,已經形成習慣。

生活中,我會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改正,並在下一次的清單上再次呈現,幫助孩子持續改善。

在制定清單的過程中,我願意充分地尊重孩子;制定了清單以後,我願意選擇充分地信任孩子;在執行清單的過程中,我也願意充分地聽取孩子的建議和意見,及時調整改善。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我學會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改掉了自己以往專制霸道、虛榮好勝的臭毛病。

我不再總是要求或者幻想他能夠考100分,始終要保持班級前三名,只要能夠達成清單上的目標之上即可,就算偶爾失誤考得不好,也沒關係,總結問題,下次再來;

我不再要求或者幻想他做個完美的孩子,我不需要他人見人愛,不需要他為了迎合周圍人的喜愛滿足我作為家長的虛榮心而約束自己,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我只需要他做到基本的禮貌待人,真實善良即可,剩下的就由著他的天性自由成長吧!

放手後,我對孩子越來越滿意,只用了這一個方法......

心態上的轉變改變了我看待孩子的觀點,對待孩子的方式。

我會發現,原來並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孩子”才讓人滿意,自己孩子身上其實也有很多優點,他可能不是別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他始終是讓我滿意的孩子。

我很慶幸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夠保持理智,從未放棄。我也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找對了問題,用對了方法,每個孩子都會是家長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