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自成坐了天下,中国的古代历史会是怎样的?

书写的浪花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家世务农。家贫,为人牧羊,略识文字,及长为银川驿卒。明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崇祯三年(1630),自成以裁驿卒失业,遂投活动于西川的不沾泥张存孟部。后因张存孟败降,自为一军。

起义的发展和胜利后不久,自成投闯王高迎祥,为八队闯将,转战陕、晋、畿南、豫楚等地。九年七月,迎祥被俘牺牲,自成承袭闯王名号,转战于陕南及四川东北部地区。十三年二月 ,自成军在奉节鱼腹山失利 ,再次潜伏商雒山(今陕西商州东南)中。

同年河南发生严重灾荒,农民纷起暴动。十一月中旬,起义军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农民争附。不久,文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来投。十四年初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开仓济贫,声势迅速扩大。此后,3次围攻开封。明军主力被消灭,起义军控制河南全省,部众近百万,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李自成渐将过去的流动作战改为每得一城,分兵据守的军事战略,十六年正月克承天(今湖北钟祥),打出“剿兵安民”旗号,散发“三年不征”传单。寻移檄黄州,揭露朱明暴政,宣传自己兴仁义之师、拯民于水火的作战宗旨。两年多席卷河南五府数十州县,及湖广荆、襄诸府。十六年二月,改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襄京,成立新顺政府,自成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辖区西起潼关,东至归德(今河南商丘)、汝宁(今河南汝南),北滨黄河,南至松滋、枝江、澧州(今湖南澧县),派遣地方官吏者凡70多州县。

起义军雄据荆襄,遂图谋取京师。李自成采纳谋士顾君恩之策,先取陕西,作为根据地。十六年九月,起义军于河南郏县大败孙传庭,杀伤明军4万多人,获器仗辎重数十万计。此后起义军分两路进兵陕西,十七年正月,攻克西安,乘胜取宁夏、兰州、西宁、永昌、庄浪等地。

起义军占领西安后,即正式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以崇祯十七年为永昌元年。并改西安为长安。李自成改名自晟,称王。同年二月,起义军分两路进攻北京。三月十八日围困京师。次日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于煤山(今景山)。明朝灭亡。

占领北京后,继续分兵略地,委派地方官吏,建立基层政权。北直、山东、河南、苏北、皖北各地州牧县令纷纷上任。是时,大顺版图,东自山东,西至甘宁,北沿长城,南达江淮,掩有北直、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五省,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的一部分,川北保宁地区若干州县,及今江苏、安徽淮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则有湖广的荆州、襄阳、承天、德安四府等地。

起义过程中,针对明朝地权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攻占西安后,又以“贵贱均田”及“五年不征”相号召。在河南等地到处传播“不当差、不纳粮”的歌谣。“均田免粮”并未真正实行,只是个别地方官曾经实行过改变封建地权的措施。如在某些地区大顺地方官府默许农民进行自发的夺地斗争。起义军亦实行籍没富室政策,以解决军饷,兼济贫穷。但在这一口号下,劫掠平民、殃及无辜之事亦时有发生。起义军还实行平买平卖,保护工商的政策。起义军进北京后,令市民照常营业。山东畿辅运河航行的商船不绝。

起义军占领北京后,北方的劲敌只余驻防山海关外的明总兵吴三桂。自成失于轻敌,仅派人携金银锦缎前往招抚。三桂先接受招抚,后闻自成在北京向明官追饷,并闻家属被拘,遂归山海关起兵反叛,并向清军求援。自成率刘宗敏、李过东征,四月二十一日至山海关。为防三桂东退,自成出奇兵2万绕至三桂军后,自己则率军从西面合围夹击。在吴三桂军动摇之际,清多尔衮发兵夹击。因众寡悬殊,两面受敌,农民军败退北京。

农民军的战败引起北京人心惶恐。起义军的很多将官经不起都市豪华生活的诱惑,日趋骄奢淫逸,士卒也各身怀重货,无有斗志。军心涣散,纪律松弛。永昌元年(1644)四月二十九日,自成仓卒即帝位,次日即离北京南下,经晋入陕,试图仍以陕西为基地再起。五月转战至湖北东南各州县。九月至九宫山(一云通山,一云通城),为地主乡团所围困。李自成牺牲,余部由刘宗敏、李过率领南下,联明御清。

威名赫赫的李自成只在京城维持了一个多月即迅速败亡,许多学者都为李自成惋惜。哪些错误导致李自成最终成为悲剧人物?

不知道笼络明朝势力,李自成出身于驿卒,在他的头脑中,也许明朝皇室已经完全丧失了正统地位,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他根本不了解,延续了276年的明朝帝王在官僚和百姓中还有很大的号召力!

李自成起义的参加者都是在天灾人祸下无法生存的农民,其行动是破坏社会秩序而不是建立社会秩序。他们善于敢于推倒旧朝代,但是却无力建设新世界,所以他的失败就完全是必然的。



x锦绣年华x


对这个问题,笔者拒绝“如果”,不是对题主不敬,而是“恨铁不成钢”啊!

刘邦为什么能坐天下?李自成应该学习!黄巢为什么失去天下?李自成应该反思!朱元璋为什么能坐稳江山?李自成更应该学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怪就怪李自成不爱学习,不善于学习。

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个论题。你看他用的一些人?李岩是最能辅佐李自成成就一番事业的。可一个李岩他都没用好。牛金星是个典型的投机分子,而且毫无气节可言,却得到重用,清军一来,立马投降。刘宗敏是个典型的莽夫,一个只知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草莽英雄,拼杀疆场还可以,辅佐李自成治理天下,差的太远了。事实上攻入北京城,李自成基本上难以控制属下了,根本管不了底下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手下的人烧杀抢掠。

关键是长期形成的“攻占一地,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明朝官员,吃完抢完享受完,嘴巴一抹,掉头就走”的“流寇主义”,是李自成失败的最大根源。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大家看看当时这个“流行语”,就知道李自成的部队是什么素质的部队了,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进入大明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北京城,李自成的手下早已眼花缭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进而垂涎三尺。最终的结果:步入黄巢后尘,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他娘的(原谅笔者说粗话)。此时,不让抢?您试试?抢啊!有便宜不沾王八蛋。于是,北京城怨声四起。怎么这样啊?北京城的老百姓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试问李自成:刘邦进咸阳,还知道弄个“约法三章”,您咋这么不虚心呢?气死老夫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估计这个妇孺皆知的大道理,李自成是很清楚的。面对长期形成的尾大不掉,派系林立,将领们心怀鬼胎,各位看官们!您们说,李自成又能如何呢?失败是必然的!

笔者倒认为:在占领西安,成立大顺政权后,李自成就应该完善国家机器,设置强有力的行政和执法部门,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制度,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兵不在多而在精,那怕精兵不简政也行。李自成倒好,还没准备好,就又带着一帮“吃他娘、喝他娘”的弟兄杀向了北京城。

“无法则国乱”,可惜您李自成是不懂还是装不懂?气杀老夫也!

李自成最终上演了一场悲剧。可叹!

谢谢!


吴建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中国一个朝代更替。

可能因为是汉人王朝,可能大顺朝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期望封建王朝自己进行资本主义制度改革,是绝对不可能的。

实际上,即便是日本德川幕府也没有主动放弃权力,而是通过倒幕战争被倒幕派用武力击溃的。

对于任何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想要自上而下主动改革,历史上基本没有先例,最终都要被中层和底层民众的武力推翻。

当然,如果是汉人朝廷,不会像满清末年那么窝囊。

汉人实用性比较强,善于学习敌人的新技术。

明代中后期,汉人发现自己的火炮远远不如洋人,就购买仿造了红衣大炮、弗朗机这些各种西洋火炮。

发现自己的火铳不如日本人用的火绳枪,也迅速仿造了鸟铳。

在明朝末期,明军大量使用火器,已经成为冷热兵器混合的军队。

汉人王朝不会像满清一样,刻意控制火器的发展,搞得火炮100多年没进步。

正常来说,汉人王朝会迅速迅速西方比较先进的技术,导致国家国力会更强大一些。

同时,因为不存在民族问题,不会存在“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可能不会出现清末那么残酷的镇压革命党事件。

辛亥革命还是会有,只是恐怕不会很激烈。

但你要说大顺朝会改变中国封建王朝的规律,当然是不可能的。

其实即便是清末的太平天国,它如果上台也不会改变满清的根本制度,一丘之貉而已。

就李自成自己来说,此人档次不够。李自成缺乏最基本的战略眼光,缺乏足够的政治和军事远见。这除了他自己能力不足,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类似朱元璋那种厉害的幕僚班子。

李自成的幕僚多是底层知识分子,才能和远见不足,比满清要差得远。

所以,李自成在满清随时可能介入的情况下,擅自去同吴三桂进行战略决战。

结果一片石大战,大顺军投入6万主力。

这边吴三桂虽然只有5万,然而满清还有8万。

6万:13万,可以看出李自成的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