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厚仁慈的宋仁宗,為何不待見皇后

宋仁宗趙禎是一個非常好皇帝。他在位期間,經濟繁盛、科技文化都得到極大的發展。四海清平,百姓安居樂業,史稱“仁宗盛治”。

  他待人寬厚,極能體恤下人。有次外出,仁宗口渴難耐,但是宮人們疏忽沒有準備茶水。為了不讓宮人受責罰,他強忍著口渴,直到回宮才要水喝。

  類似的故事記載有很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寬仁的帝王。對誰都好,唯獨不待見皇后。先後兩任皇后,無一得他歡心。一個被廢,一個終身冷遇。這兩位皇后皆出身名門,知書達理,處理後宮也是公正嚴明,並無過錯。那寬厚仁慈的仁宗皇帝為何對兩任皇后如此苛待。這就要從仁宗的身世說起。

寬厚仁慈的宋仁宗,為何不待見皇后


  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出身卑微,仁宗剛剛出世,就被當時的皇后後來的太后,一把抱走。李宸妃眼含熱淚,卻無可奈何,甚至不敢大聲哭泣。

  小小仁宗,就這樣被養在了皇后膝下。天家無親,太子不過是皇后榮華富貴的保證,掌握權力的籌碼。毫無血緣關係,自然談不上寵愛。畢竟深宮之中人們最愛的還是權力。

  為了培養一個聽話的皇帝,合格的君王。嚴加管教肯定是必須的。小小的仁宗,自小沒有感受到一絲寵愛。面對皇后他只有無盡的恐懼。這種恐懼陪伴他多年。直至劉太后撒手人寰。

寬厚仁慈的宋仁宗,為何不待見皇后


  太后走了,被壓抑了許久的仁宗,終於掌握了權力。他再也不用怕任何人了。但是太后在他心中留下的陰影,卻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消除的。太后留下的所有人事都在時時刻刻的,喚起仁宗對往事的回憶。這種不堪的回憶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於是與太后有關的所有人都被他深深地厭棄。恨不得除之後快。

  而郭皇后是他第一個欲除之後快的人選。只是因為那是太后給他娶的。恨烏及屋,在仁宗眼中,郭皇后越來越不順眼。

  皇帝如果討厭一個人,那她做什麼都是錯的。作為六宮之主,管教嬪妃本就是她的職責。皇帝也不應該隨意干涉。但是仁宗卻以此為由,非要廢掉皇后。這讓大臣們十分惶恐。自古廢后都是大事。郭皇后並無過錯,怎可隨意廢除。

  但是一意孤行的仁宗,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執拗,非要把郭皇后趕出宮去。為此不惜和群臣翻臉。如此鬧了幾個月,最終郭皇后被廢。

  可憐郭皇后,無錯被廢,還要背上不賢的罵名,來證明皇帝的英明正確。實在是令人扼腕。

寬厚仁慈的宋仁宗,為何不待見皇后


  相比郭皇后,曹皇后的待遇更為悽慘。不僅終生冷遇,不得寵愛,還要忍受猜疑,甚至羞辱。

  國不可一日無國母。廢了郭皇后,還要另立新後。仁宗自家中意一陳姓女子,奈何那女子出身卑微。群臣反對,仁宗無奈之好作罷。且因為廢后之事,與群臣爭執太過,在立新後方面,不得不做些妥協。

  所以曹皇后一開始就不是仁宗中意之人。只是不得不妥協的產物。仁宗雖然妥協,但心中總是不願的。對曹皇后自然沒有好臉。只把她當作擺設敬而遠之。這也就罷了。

偏偏曹皇后賢良淑德,頗有幾分劉太后精明強幹的影子。對太后深惡痛絕的皇帝,更加避之不及,如無必要極少與皇后見面。

  後宮之中,獨寵張貴妃。宮中各種用度,皆以張貴妃為先。張貴妃仗著寵幸處處挑釁皇后威嚴。曹皇后知書達理,並不計較。但是心中苦楚可想而知。更可氣的是,後來張貴妃病逝。仁宗非要按照皇后禮儀舉行葬禮。寵妾滅妻至此,群臣極為憤慨。紛紛上書反對。奈何仁宗一意孤行,群臣也無可奈何。最終鬧出了一出,皇后在世,卻舉行了皇后葬禮的千古鬧劇。曹皇后受此大辱,更是悲憤欲絕。

  仁宗無子,群臣進諫,收養宗室子。這又觸犯了仁宗逆鱗。以為皇后在暗中操作此事,來穩固自己地位。仁宗對皇后,厭惡更深,以至於病重大叫:“皇后與張茂則要殺朕”。皇后為了避嫌,竟然不敢前去探視。

  夫妻之間關係鬧到這等地步,也是絕無僅有了。自此夫妻兩人更是恩斷義絕,不相往來。

寬厚仁慈的宋仁宗,為何不待見皇后


  仁宗仁而愛人,奈何童年心中受創。劉太后給他太多的心理陰影。以至於仁宗對與太后相關甚至相像之人都十分厭惡。甚至極端到對皇后這個位子都有幾分討厭。無論是郭皇后,還是曹皇后。頂了皇后之名,就總會勾起仁宗內心不堪的回憶。久而久之更加厭倦。以至於一個寬厚之人,都變的如此偏執。童年之殤,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