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他是天下第一仁君。


他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是無數文豪大佬背後的男人。


他不是完美君主,卻開創了盛世。


他就是“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宋仁宗趙禎。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宋仁宗趙禎背後的故事。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個兒子出生了。


因為前五個兒子都夭折了,這第六個兒子被取名為“受益”。


天禧二年,九歲的趙受益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也就是後來的宋仁宗。


關於宋仁宗趙禎的出身,大家熟悉的是《三俠五義》中的故事——《狸貓換太子》。


但實際上,在真實的宋代歷史中,並沒有狸貓出現。


宋仁宗趙禎的身世是什麼樣的呢?


他有三位“母親”。


一位是生母李氏。


李氏本是妃子劉娥身邊的御侍宮女,在宋仁宗出生後,被封為“崇陽縣君”。


一位是抱養他的劉德妃劉娥,也就是後來的劉皇后。


還有一位,是照顧趙禎的楊淑妃。


大娘娘劉娥對趙禎就像一位嚴父,她用立法來約束趙禎。


而小娘娘楊氏更像慈母,對他頗為溺愛。


據《宋史·后妃傳》記載:

“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指李宸妃)所出也。”


身為皇太子,趙禎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如何治理一個國家。


趙禎七歲那年,宋真宗便下詔書修建學堂,賜名“資善堂”。


天禧二年,趙禎被立為皇太子後,翰林學士晏殊、參知政事李迪成為了他的老師。


對於皇太子趙禎,大家給出最多的評價,就是他“天性仁孝寬裕”。


他從小就懂得謙抑、剋制。


《文獻通考》記載,趙禎雖然貴為皇太子,每次見到賓客,他一定先行禮,並且屈尊親自迎接、送行。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中還有一處細節,說的就是輔臣到資善堂參見皇太子,要行禮時,趙禎從不坐著受禮,而是堅持跪著。


士大夫們相信,“持謙秉禮”的皇太子,未來一定是一位賢明仁聖的君主。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作為一代君王,世人都道他平庸無為。


終生困守於京城,愛恨也不能自主。


但,宋仁宗趙禎人格中的寬厚與自制,成為他生命中最可貴的美德。


對待宮人,宋仁宗做到一件事,就是寧可委屈自己,也不讓別人受責罰。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


他立馬對陪侍的宮女說:

“千萬別聲張我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


將心比心,宋仁宗事事為他人著想,實屬難得。


北宋魏泰《東軒筆錄》還收錄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年春天,宋仁宗在花園裡散步,他好幾次回頭看,周圍的人都不明白他什麼意思。


直到回到宮裡,宋仁宗才說:“我好渴,快拿水來。”


嬪妃不解:

“官家,你為什麼不在外面就要水喝,何必忍著渴忍了這麼久?”


宋仁宗這樣說道:

“我回頭看了好幾次,也沒見到管茶水的人,如果當時說出來,肯定有人要被怪罪,算了,還是忍著吧。”


宋仁宗的“忍”,不僅顯示了他的仁慈寬厚,並且,體現出他作為一代君王的剋制力。


南宋施德操史料筆記《北窗炙輠錄》中,有一處記載。


一天早上,宋仁宗對身邊大臣說:

“我昨天餓得睡不著,很想吃羊肉。”


大臣奇怪:這不就您下道旨的事嗎?


但,宋仁宗的一番話讓大臣們印象深刻:

“祖宗法中沒有夜供燒羊的先例,一旦我索取一次,後世子孫便會效仿。


不知道會浪費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我剋制住自己的慾望。”


在文章最後,施德操感嘆說:


“嗚呼,仁矣哉!”


行仁政易,終生忍難。


有時候,忍得了自己的慾望,放得下對別人的苛責,便可觸及“仁”的境界。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宋仁宗的“仁”,讓他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傑出人才。


唐宋八大家中,除了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其餘六家皆在仁宗時代。


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讓仁宗時代成為宋朝最光輝的時刻。


蘇軾曾評價宋仁宗: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


宋仁宗怎麼做到與士大夫共治家國的呢?


宋仁宗,聽得進逆耳的諫言。


慶曆年間,宋仁宗賜給王素三品服,又賜給餘靖、歐陽修、蔡襄五品服,並且當面說:

“你們都是我親自提拔的,談論事情不用避諱,所以把官品服賞給你們。”


餘靖,還真做到了“論事無所避”。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餘靖為人不修邊幅,擔任諫官後,直言起來更是無所顧忌。


有一次,他與宋仁宗爭辯起來,唾沫甚至直接噴到官家宋仁宗的臉上。


嘉祐六年八月,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宋仁宗在崇政殿,出題考四位“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的應試人。


這四位應試人,其中兩名,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軾和蘇轍兄弟倆。


試題是:面對當前民生、兵政、法制等方面的問題,該怎麼辦?


蘇轍怎麼答的這道題呢?


他開篇說:

“然臣以謂陛下未有憂懼之誠耳。”


意思就是說宋仁宗的憂慮一點誠意也沒有。


接著,蘇轍圍繞這一立論對宋仁宗展開了批評。


蘇轍的御試策論,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有人說,他答非所問,明明問的是解決方法,他寫的是一堆批評。


而朝中大臣司馬光說,蘇轍獨有愛君憂國之心,不可不收。


爭吵了半天,錄取蘇轍與否,還是得由官家宋仁宗定奪。


宋仁宗說:

“我設置制舉考試本來就是為了求得敢於直言的人,現在蘇轍以直言來勸諫我。


現在卻不錄取他,天下人會怎麼看我?”


最後,蘇軾和蘇轍兄弟倆同登制舉科。


宋仁宗對二蘇的評價是:我又為子孫找到兩位太平宰相!


宋仁宗不僅愛才惜才,對於百姓,更是把“仁”發揮到了極致。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嘉祐元年夏天,因為河北等地發了洪災,宋仁宗從內藏庫中撥出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借災民麥種來賑災。


等到第二年五月,災情漸漸平復,宋仁宗趕緊下詔告誡:


今年糧食得以豐收,百姓稍微寬裕一些。


地方官一定務必多安撫體恤百姓,不得調整稅率來擾亂百姓。


到了八月,宋仁宗採納韓琦的建議,賜給各州郡十萬到二十萬貫錢,用於做官藥來發放給窮困的百姓。


嘉祐五年五月,宋朝政府在三司專門設立了“寬恤民力司”,派遣使者出巡各地,訪問民間疾苦。


嘉祐六年,宋仁宗任用傅永、祖無擇,一同商議寬恤老百姓的事情,並且制定出了具體方案。


世人都說,宋仁宗趙禎既沒有文韜武略,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他的確為宋朝的老百姓做過不少事情。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宋仁宗:“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


嘉祐八年三月,五十四歲的趙禎走完了他庸碌的一生,逝世於東京大內福寧殿。


《宋史》中記載:

“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


百姓罷了集市在巷間痛哭幾日不停,即使是乞丐和小孩,都一邊焚燒紙錢,一邊落淚。


遼國使者說起宋仁宗皇帝,也忍不住哭泣。


嘉祐八年八月,翰林學士王珪議定大行皇帝廟號,為“仁宗”。


古往今來,“仁”是對君主最高的褒獎。


《宋史·仁宗本紀》,給出這樣一段評贊。

“《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縱觀宋仁宗趙禎的一生,他無愧於“仁宗”這一廟號,終成為歷代皇帝德治中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