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三时三餐

生活是每一天,每一天是三顿饭。

小时候在家,每天三顿饭,一顿不落。但小时候很不喜欢早起,也不喜欢喝粥,更不能理解为什么晚饭总在我最困的时候吃。

长大后发现,三餐齐全是一件困难且幸福的事情。

有时候发觉,人生就是很多顿饭组成的,我们在每一个特别的节日相见,都是为了凑在一起吃顿饭。

我想和你,三时三餐

和本土的《向往的生活》不同的是,《三时三餐 山村篇》没有很多很多明星,也没有很多很多人来宣传作品,更加注重三位主人的每日三餐。

做事超级快速的大姐,超级温柔的二姐,以及超级勤劳的小妹。

她们住在山里,有一片菜园,有几只可以下蛋的鸡。每天的生活围绕着三顿饭进行,早上睡到自然醒,开始准备早餐。吃完早餐开始准备午餐,就算提前想好吃什么,走到菜园后看到成熟的菜都要摘回去,想好的菜单不断被丰富。

那种好大一片地、地里的所有食材都是带着生命在活跃着,等待采摘,带着新鲜的气息下锅的感觉很美好。食材上一秒还在呼吸,下一秒带着没来得及枯萎的灵魂被锁住在盘子里。美好的新鲜感从屏幕里溢出来。

我想和你,三时三餐

喜欢她们做饭的时候量很大。

就像《请回答1988》里珍珠吃东西一样,超大根火腿肠,超大瓶可乐,超大的包子......以及德善家饭桌上盘子里堆起来的菜。

菜越多,幸福感也越多。

喜欢她们每天做什么都黏在一起的感觉。

就像树叶虽然都不完全一样,但总是喜欢挨在一起沙沙作响。人们在有自己一定的独处空间外,总是喜欢一起逛gai,一起吃饭,一起工作,一起耍。

喜欢她们身上美好的特质。

大姐是手比脑子快的人,走路都是用跑的,做菜的时候量也超级多。二姐是非常不吝啬赞美的人,称赞家里的鸡会生蛋,称赞做出来的菜好吃,永远带着一股少女感。小妹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代名词,是一位非常完美的后辈。

喜欢她们每天只需要想吃什么就好。

虽然人类的进步从解放生产力开始,但不得不说,从猪进化成人后,我开始怀念猪的生活。

她们每天只需要拿着篮子到家里的菜园子里逛逛,看到什么熟了就吃什么,想吃肉了,就拿地里成熟的蔬菜去换。

可以谈论粮食,生死,以及爱与被爱。

我想和你,三时三餐

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作者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回国后特别不能接受脑壳子里完美的家乡竟垃圾随处可见,毕竟那个时候垃圾还没有开始分类。

短短几句话盈满了作者的痛心疾首,他觉得是故乡背叛了他,是那些垃圾毁掉了他心中的美好。

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我觉得这个作者是个啥叉,他不配出现在我的语文书上。

其实《向往的生活》确实不错,除了每一期请的明星太多太乱,但是整个大环境上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真的值得竖起肢体上所有的大拇指,并且中国菜真的技巧很多,虽然我吃不到,但我觉得很好看!

《三时三餐》里,自然的大山带着未被开垦的气息,房子也很朴素,泥土也真的很土,蓝色的棚布满满的乡村气息,蔬菜带着最自然的味道,万能的大酱是菜品的支柱。

即使这样,一切自然甚至显得像未被雕琢的璞玉,自然到觉得或许不太方便生活。

但就是这样的不够美好,在大家的经营下,显得非常治愈。

我想和你,三时三餐

所以生活是过出来的,垃圾是需要治理分类的,脑子里的美好需要切合实际,偶尔给生活一点成长的时间。

城市的霓虹越来越好看,梧桐的叶子只会掉进环卫工人的簸箕里而不是路上,台风来临的玻璃上可以用胶带封出约麻将的标语。便捷的城市生活把人们保护得很好,医生才会说,你要多出门晒晒太阳。

所以大家才会喜欢看别人去过最朴素的生活。

总之,这是一部比较治愈的综艺,虽然所做的事情显得简单而拥挤,但如果将生活舍弃一切繁文缛节,每日三餐才是生命的基石。

希望忙碌的人们偶尔可以停下脚步认真感受下每日三餐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