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印度葡萄酒!没喝过就不能说不好,能种植已经是奇迹!

提起葡萄酒,人们大多想到的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那些历史悠久的老牌产酒大国,却鲜有人会将印度与葡萄酒联想在一起。然而,事实上印度的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虽过程曲折不断,但如今印度的葡萄酒行业正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


印度葡萄酒的存在本身就是个奇迹。首先,热带气候对酿酒并没有帮助。虽然爱葡萄园位于北半球,由于酷暑和连月的季风降雨,意味着这里不得不以南半球的葡萄生长周期采用多次修枝,前列次粗修应在5月季风来临之前,精修则在夏季季风结束之后,这样葡萄才会在10月到来年3月之间如期生长。


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很少有人会将印度和葡萄酒联想在一起。然而,这个国家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早已悄然走过了20多个世纪,虽然曲折不断,但如今的印度葡萄酒行业却是迈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过去的十几年,印度人从喝威士忌和啤酒慢慢有了转为喝葡萄酒的趋势。而酒类,尤其是进口酒在印度被征以高额税费,也刺激了印度当地葡萄酒产业的成长。印度也是人口大国,潜在的葡萄酒消费人群不容小窥。这些都是对于印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


《世界葡萄酒地图》一书指出,从2001年起,马哈拉施特拉邦积极鼓励葡萄种植和酿酒,如今这里的产量已占全印度的2/3。其中很大一部分酒庄位于海拔较高的Nashik产区,500米—600米的海拔高度弥补了印度纬度低而天气热的劣势。虽然这里葡萄酒的酿造历史不过三十年,但已成为印度最为有名的产区之一,从孟买出发大约只要2、3个小时就能到达这片葡萄藤的乐土。


印度葡萄酒的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大多数葡萄园都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还有少量分布在卡纳塔克邦。这些葡萄园依西高止山脉的山坡分散开来,海拔高,气候相对温和,被认为是印度最适合种植葡萄树的地方。

马哈拉施特拉邦较知名的葡萄酒产区主要有纳西克、桑格利、肖拉普尔、萨塔拉、阿美纳伽和普纳;而纳塔克邦最好的产区是位于卡南迪山脉山麓的班加罗尔市市郊地区。

另外,在喜马偕尔邦、 泰米尔纳德邦、 旁遮普、克什米尔邦以及印度东北部,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葡萄酒产区。


汤普森无核和苏丹娜是印度最为主要的葡萄品种,其他的本地品种还包括伊莎贝拉和汉堡麝香。同时,一些国际品种包括赤霞珠、西拉、梅洛、仙粉黛、霞多丽、白诗南、克莱雷和长相思等也有少量种植。

现在,无论是醇厚的加强酒,还是传统方法酿造的静止酒和起泡酒,印度都有出产。且印度出产的葡萄酒一般甜度相对较高。国际上出口到印度的葡萄酒也会相对较甜,以迎合印度消费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