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令斩杀宇文护,却没人敢动,为何宇文直敢冲出来

说起宇文护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不管是通过影视剧,还是史书上。众所周知,宇文护是北周时期的权臣,还曾杀过三个皇帝。这样的人物,一般都会被人归为“奸臣”或是“乱臣贼子”一类。然而宇文护在后世中的口碑,却是以褒奖居多,为何会这样说呢?

宇文护剧照

首先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在临终之时,将年幼的儿子们托付给宇文护。后来在宇文护的保护下,各位堂弟都平平安安。后来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退位,却没有自己称帝,而是扶持堂弟宇文觉登基,直到他死,也没有当过皇帝。

其次他曾经是宇文泰的左膀右臂,虽不是宇文泰的亲生儿子,但深受叔叔信任,甚至宇文泰认为,宇文护很像年轻时的自己。正因为这样,宇文泰才会托孤给宇文护。虽说宇文护也不是什么拔山盖世的大英雄,但可以说没有他,便没有北周了。

最后宇文护最遭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他杀了三个皇帝,可这件事不能全让宇文护背锅。西魏恭帝的死不用多说,他与宇文护无亲无故,又是前朝的皇帝,宇文护杀他无可厚非。而宇文觉和宇文毓两兄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死的。

宇文护剧照

正因为这样,后世大多对宇文护持有肯定态度,认为他与别的权臣不一样。可惜事不过三,北周前两位皇帝想杀他不成,第三位皇帝宇文邕,就做成了这件事。既然宇文护对北周有功,为何宇文邕还要执意杀他呢?笔者认为有三大原因:

第一、宇文护是权臣,只要一天不除掉他,皇帝便一天不能掌握所有权力。北周前两任皇帝,就是计划不够周密,加上脑子又不够用,才反被宇文护杀了。所以宇文邕知道,如果不除宇文护,自己拿不到真正的权力,还始终有性命之忧。

第二、宇文护纵容部下,儿子们也常常为非作歹。宇文邕杀死宇文护的时候,后者已经将近60岁了,他本人对皇帝已经没多大威胁,关键是他的儿子们。宇文护的儿子们仗势欺人,他的部下也横行霸道,将北周搞得是乌烟瘴气,但他们无疑是狐假虎威。只要杀了宇文护,这些人自然不敢再作乱,而且铲除他们也更加容易。

第三、宇文护杀了宇文邕的两个亲兄弟。宇文护是宇文邕的堂兄,但堂兄始终亲不过亲兄弟。宇文邕坚持杀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为兄弟们报仇。况且他不杀宇文护,难保有一日他也会步宇文觉、宇文毓后尘。

宇文邕剧照

不过宇文邕深知,要对付宇文护并不容易,因此他只能寻找时机。公元572年,宇文邕借太后身体为由,将宇文护骗进宫。趁宇文护不备之时,用玉笏将宇文护打晕,然后下令斩杀宇文护。然而这时却没人敢动,只有事先埋伏好的宇文直,冲出来将宇文护给杀了。为何皇帝下令都没人听从,况且当时宇文护都已经昏倒了,那为何宇文直又敢冲出来?

首先笔者提出个人浅见,为何其他人不敢冲出来?宇文邕为了让宇文护放心,一直装作很没用的样子,这一点连敏感狡猾的宇文护都骗过了,更何况是其他人。当时大家都认为宇文邕不如宇文护,因此没人敢主动站出来。一旦宇文护的党羽为他报仇,到时候宇文邕万一将自己推出去,那就得不偿失了,没人会这么傻。

而且当时大家不清楚殿内具体情况,宇文邕当初计划的时候,只和几个心腹说了这件事,其他人不知道当时皇帝已经占据上风,害怕自己站出去以后,反被宇文护所杀。总的来说,大家不敢冲出来杀了宇文护,主要是因为害怕其势力。

宇文邕剧照

那么宇文直为何又敢冲出来呢?这就和他的为人有关了。

宇文直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史书上评价他:

“为人浮薄诡诈,贪狠无赖。”

宇文直是宇文邕的同母弟弟,但他原本是站在宇文护这边的,因为宇文护独揽大权,宇文直便趋炎附势,想巴结他谋个高官厚禄。可后来被宇文护罢了官,他便因此记恨对方。

这时候宇文直又向哥哥宇文邕表忠心,可宇文邕知道他为人,一直不敢给他过高的权力。宇文直一来想在宇文邕面前立功,二来对宇文护恨之入骨,所以宇文邕当初提出暗杀宇文护一事,宇文直是第一个赞成。

他早早就埋伏在宫殿后面,看到了殿内发生的一切,他知道这时候宇文护无力反抗,便第一时间冲出去。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赶紧斩杀宇文护,把这件事了了。这样他既除去了仇敌,又在哥哥面前立了大功,与荣华富贵又近一步了。

宇文护与宇文邕剧照

果然在宇文护被杀没多久,宇文直便被封了王,宇文邕还命人将其宅第,改成东宫。尽管如此,宇文直还是不满足,始终认为住的地方还是太小。后来宇文直仍然我行我素,丝毫不注重皇家的规矩,甚至趁宇文邕驾幸云阳宫之时,率军在京师谋起反来。

奈何他不是宇文邕的对手,被哥哥贬为庶民。宇文邕念在他是自己的亲弟弟,又在诛杀宇文护一事中立了头功,便将他囚禁在宫殿里,依然好吃好喝照顾着。只可惜宇文直死不悔改,还试图东山再起,再行谋逆之事,最终被宇文邕处死。

(参考文献《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