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中轴线上的神秘大殿,那是清朝皇帝的家庙

话说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有一组金碧辉煌的古建筑,地理位置太显眼了,在哪里呢?故宫北门,景山公园内,就在景山那座山后面。皇城之内啊!

这座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而且正殿还是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这可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级别的大殿啊!

就冲这大殿的体量,就知道这组建筑非比寻常。这组大殿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告诉你答案吧!清朝皇帝祭祀他们家老祖宗的地方,清朝皇家的家庙。 恍然大悟吧!除了老祖宗,谁还敢住这么大的房子啊!哈哈!

这组建筑的名字就叫寿皇殿。听名字就知道,不一般。关于这座寿皇殿,还有很多的故事。

这座寿皇殿,最初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在景山的东侧,最初建于明代,到了清代的时候,也派上用场了。

顺治皇帝驾崩了,就在明代寿皇殿停灵,后来还在寿皇殿火化。

康熙皇帝驾崩了,也在寿皇殿停灵。后来正式葬入清东陵的景陵,雍正皇帝就把他老爸的画像挂在了寿皇殿,方便雍正皇帝来这里这里祭祀他老爸。雍正皇帝不在了,儿子乾隆,把他老爸的画像也挂在了寿皇殿。

清朝的皇帝夏天的时候都住在西边的三山五园了。康熙住畅春园,雍正和乾隆住在圆明园,这样如何祭祀祖宗呢?

于是乾隆皇帝就在圆明园修建了一座宫殿叫安佑宫,来祭祀,供奉他爷爷和老爸的画像,这座安佑宫仿照太庙而修建。可惜后来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给烧了。而景山的寿皇殿,从建筑规制上都低于安佑宫,而且位置也不在中轴线上,所以乾隆皇帝大手一挥,在景山北边的中轴线上,重建寿皇殿。

当然了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原来老寿皇殿的建筑材料也不能够浪费,而此时,乾隆皇帝正在修建雍和宫,那里曾经是他们家的雍亲王府,雍正继位后改成喇嘛庙,而到了乾隆的时候,更是要扩建一番,于是老寿皇殿的一组建筑,整体移建到雍和宫,就是雍和宫最北侧,最为壮丽的万福阁、延宁阁和永康阁,呵呵!

万福阁内的大佛太高大了,于是万佛阁又加高了一层。显得更加壮观了。

而同时,这座高大壮观,气势恢宏的新寿皇殿,建成了,一片皇家气派。

以后清朝历代皇帝,都在这里祭祀。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寿皇殿的厄运来了,这里成了法军的司令部,他们抢走了很多珍贵的文物。

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赶出故宫后,寿皇殿被故宫博物院管理。

1956年寿皇殿,又成了北京少年宫。

2013年寿皇殿回归景山,如今经过修缮,寿皇殿再次对公众开放。

说了这么半天了,还是上照片,看看寿皇殿吧!

一起图游寿皇殿。从南往北,最先的看到的三座牌坊,

在大门的东南西三面,分别矗立着一座牌坊,

上面的匾额都是乾隆皇帝亲笔写的。

牌坊的北边就是宫墙门,三座琉璃随墙门,

门前有一对石狮子,

没有了威严,而是看谁来,都是笑哈哈的样子,

很是少见。

后面就是寿皇门。

大门敞亮,面宽5间,黄色琉璃瓦殿顶。

在少年宫使用时期,这里改造成贵宾室,

1981年被大火烧毁。1985年又重建。如今又恢复到了从前的样子。

站在大门前,往南望,景山万春亭尽在眼前。

门前一对石狮子。

东侧为宰牲亭和神库等。

穿过随墙小门。

后面就是寿皇殿,

大殿内也是经过修缮一新,


殿前铜鹿、铜鹤,皆为当年的原物。


殿前的吐水龙头,

大殿内敞亮,金碧辉煌。

北侧供奉着神龛,

康熙到光绪历代帝王的画像供奉在这里,


而到春节,还要摆上插屏,把前面的三位祖宗,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顺治皇帝的帝后像请出来,一起供奉。



一座屏风上只能挂三幅画像,中间是皇帝,两侧分别是原配皇后和生了下一个皇帝的皇后。

初一的时候,皇帝要带着王公贵族,也就是家里人来这里祭祀老祖宗。

寿皇大殿两侧还有两座小殿,分别是衍庆殿和绵禧殿。



大殿两侧还有碑亭各一座。记述当年乾隆皇帝修建寿皇殿这件事。



大殿东西两侧有配殿,现在为展览室。

旁边还有一座烧祭祀物品的燎炉。

寿皇殿旁边还有两座附属建筑永思殿和观德殿,期待早日开放。

怎么样?寿皇殿够气派的,有机会来景山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一处有历史,有建筑,有故事、有文化的地方。

一处帝王气派的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