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世凱老家曾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廠,現在卻成了這樣

上世紀90年代,那時雞精還沒有被人們廣泛食用,味精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必備的調味品之一。

說起當時知名的味精品牌,有一個名字永遠都繞不過去,它就是蓮花味精。

在袁世凱老家曾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廠,現在卻成了這樣

曾經的蓮花

項城市,河南省東部平原的一個縣級市,這裡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項氏一族的封地,也是近代所謂的“竊國大盜”袁世凱的故鄉,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產基地”的蓮花味精廠就誕生於這座小城。

1983年,項城縣的兩家原本破爛不堪、瀕臨倒閉的縣辦小廠,在當時的縣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合併,成立了周口地區味精廠,首任廠長李懷清。

新成立的“周口地區味精廠”,其固定資產不足400萬,年生產能力在400噸左右,在600名工人中,真正懂得味精生產技術的專業人才只有“兩個半”,廠子的綜合技術指標在全國同行業排名中位居第77位。

怎麼看這都是一個不怎麼景氣的普通小工廠。

任誰都想不到,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廠,卻在廠長李懷清的帶領下,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裡,接連打敗許多國內國外的味精大廠,建成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味精生產基地,僅次於日本味之素。

1983年,新生的周口地區味精廠,僅用了35天時間就完成融資30萬元的目標,從而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技術改造,並在3個月的時間裡就使味精的產量達到了402噸,超過了往年一年的總產量。

1984年9月,周口地區味精廠完成第二次技術改造,當年生產味精976噸,實現利稅245萬元,一次性還清了全部貸款。

1985年,周口地區味精廠實現利潤100萬元。

1987年,周口地區味精廠的生產規模達到了7000噸,這座位於豫東平原、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廠,已經有了在全國味精行業裡角逐第一的資本。

1988年,周口地區味精廠生產的“蓮花牌”味精在國內首次突破1萬噸,從而取代瀋陽味精廠,登上了中國味精行業冠軍的寶座。

1990年,“蓮花”味精年產量達到2萬噸。

1991年11月,以河南周口地區味精廠為首,聯合全國十幾家生產企業、幾十家經銷公司的“河南蓮花味精企業集團”宣告成立,是年蓮花味精年產量達到4萬噸。

1992年7月,蓮花集團被正式審定為國家大型一類企業,“蓮花”味精年產量達到6萬噸。

1993年,項城撤縣設市,蓮花集團也迎來了十週年大慶。這一年的項城市財政總收入剛好突破1億元關口,來自蓮花集團的貢獻是6583萬元。

1994年,“蓮花”味精年產規模達到10萬噸。

1997年,“蓮花”味精年產規模達到12萬噸,產值增至223000萬元。

1998年,蓮花味精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從那時起,擁有年產12萬噸味精生產能力的蓮花集團,成了中國最大的味精生產基地,成了國家大型一類企業和國家確定優先扶持發展的300家企業集團之一,成了綜合經濟指數位居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的第88位的企業。

蓮花味精,在此後多年裡一直霸佔著國內40%的味精消費市場,在出口方面,蓮花味精佔據全國80%的味精出口份額,出口到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是當之無愧的味精“大佬”。

在袁世凱老家曾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廠,現在卻成了這樣

對於項城這座小城而言,蓮花集團更是形成了一廠獨大的局面,作為項城最大的國有企業,它一度成為項城的財政支柱,每年的財政貢獻都保持在70%左右,是項城工業擎天柱一般的存在。

在項城,如果把蓮花集團的廠區和生活區的面積加起來,可以佔到了項城市老城區面積的近一半之多,在項城市區生活的十幾萬人口中,也有近一半人和蓮花集團的命運息息相關,如果再算上和蓮花集團沾親帶故的企業,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個項城就是一座“味精城”。

如果沒有蓮花集團,就不會有項城的撤縣設市;如果沒有蓮花集團,就不會有今日項城的規模和城市面貌。

但,那終究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蓮花的沒落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用這句話來形容項城的蓮花集團真是再形象也不過了。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蓮花集團成功登上“世界最大味精生產基地”的寶座,使其成就達到頂點,而後卻如高山雪崩般急劇衰落。蓮花集團就像是一顆飛速劃過天空的流星,雖然給世人留下了燦爛的光芒,卻終究如曇花一現般枯萎,如今只能看著它的尾跡還在遙遠的天邊搖曳。

致使蓮花集團沒落的原因,總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點:

機構臃腫

進入21世紀,隨著蓮花集團的無節制擴張,其管理機構和人員也開始迅速膨脹,企業員工最多時有將近2萬人。

按照國內同等規模的企業編制來看,只需要5000名員工即可滿足蓮花集團的用工需求,這樣算來,蓮花集團富餘人員大概超過12000人。這些人員就是寄生在蓮花集團這頭龐然大物身上的寄生蟲,一時半會可能不會對蓮花集團造成明顯的傷害,但時間久了就變成了蓮花集團身上的巨大包袱。

蓮花集團後來雖然通過一些辦法解決掉了一部分人員過剩的問題,但是,受資金等方面的壓力,這個沉重的歷史包袱始終沒有徹底甩掉。

債務問題

由於十幾年前大規模擴張的需要,蓮花集團揹負了鉅額的債務,有人說這個數字高達27億元。再加上全國味精市場需求的減少和利潤空間的降低,使蓮花集團開始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

這兩大因素最終導致了蓮花集團資金鍊的斷裂,有80%的生產線處於停頓狀態,蓮花味精一時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困境,瀕臨全面癱瘓、破產倒閉的邊緣。

近10年來,雖然每一任新領導上任,都會把解決債務問題作為上任後的重要事項,但是因為問題積累太深,牽涉面太廣,最終都沒能順利解決。

產能過剩

味精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門檻比較低的行業,但凡是有點資金和設備的廠子,都能經過一番改造生產出自己品牌的味精。再加之蓮花味精的爆紅,讓許多工廠都加入到了生產味精的大軍之中。

來自2010年的數據顯示,每年全國味精的消費量在140萬噸左右,而當年國內味精的產量卻達到了256萬噸,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和其他傳統產業一樣,為了搶佔市場,味精行業也不得不展開了價格戰。而在原材料方面,隨著糧食價格的上漲,以及能源和運輸等成本的增加,蓮花集團所能獲得的利潤空間被壓縮的越來越小。

為了維護其國內味精行業老大的地位,蓮花集團非但沒有停下其擴張的腳步,反而將步子邁的越來越大,即使連年虧損也在所不惜。

汙染嚴重

在味精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和廢水,這是蓮花集團的兩大汙染源。

對於廢氣的危害,感觸最深的非項城當地居民莫屬了。由於蓮花集團的味精廠區就位於項城市區內,所以無論身處在項城市區的哪一個角落,都能聞到一股非常刺鼻的氣味。而且即使在晴朗的天氣裡,項城的天空也是一片灰濛濛的狀態,就好像籠罩了一層薄紗。

由於排放的廢水不達標,項城的母親河——沙潁河成了遠近聞名的臭水溝,即使在很遠的距離上也能清晰的聞到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隨著被汙染的沙潁河水的繼續流淌,位於項城下游的沈丘以及安徽的界首等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汙染。

產品單一

蓮花集團雖然相繼收購或者投資了包括皮革、肥料、鞋業等在內的一眾產業,但是其主營業務還是以味精為主導,並佔據了蓮花集團90%的營業份額。

這樣的份額佔比,對於像蓮花集團這樣的大企業而言,其產業結構顯得實在是太過單一,沒有絲毫的競爭優勢。這也是為什麼當國內的味精市場發生變化時,就可以讓一個盛極一時的蓮花集團,突然間如融雪般消逝的原因之一。

健康問題

隨著近年來的諸多針對味精的研究發現,味精作為一種化學調味料,其主要成分穀氨酸鈉可以在人體內分解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一旦攝入過多,可能會導致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出現眩暈、頭痛、肌肉痙攣等症狀。而味精中含有的鈉,過多攝入還可能導致高血壓。

健康問題的出現,對味精的打擊不可謂不小,而真正壓垮味精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味精替代品——雞精的出現和大規模食用。

在袁世凱老家曾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廠,現在卻成了這樣

雞精並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而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雞精與味精相比,不但味道更加鮮美,而且還能增加人們的食慾,所以其迅速的取代了味精的地位,成為了中國人廚房裡的新寵。

中國味精行業的衰落,也註定了以味精為核心主營業務的蓮花集團的落寞結局,這個河南省當年的旗幟、中國的明星企業,幾乎就在一夜的時間裡,變成了如今這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模樣。

蓮花的復興?

2015年11月,許久已經不曾見諸報端的蓮花集團發佈公告,將公司正式更名為“蓮花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併發布了未來五年全面進軍智慧農業和大健康產業領域的規劃。

在保持氨基酸生物發酵技術和調味品生產的傳統優勢基礎上,蓮花將打造“健康產品源、食品安全和營養檢測管理體系、土地植物營養生態體系、綜合智慧農業生產體系、創新農業金融、營養健康產品C2B品臺、健康綜合服務體系”的“七朵蓮花”為核心的智慧農業產業鏈條和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在袁世凱老家曾經有個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味精廠,現在卻成了這樣

這個決定是否意味著蓮花復興的開始?

作為一個項城人,多多少少對此還是有些期待的。

(全文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