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臨沂縣長範築先

範築先(1881-1938),原名金標,又名奪魁,曾用名仙竹,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人(原屬山東聊城管轄,)歷任炮兵營長、補充團團長、陸軍第八旅旅長。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日烈士和愛國將領。

1933—1936年,範築先在任臨沂縣縣長期間,愛國愛民,為官清廉,盡職盡責,懲惡揚善,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以至今天臨沂人民提起這位清瘦而牙齒稍大的好官,都親暱地稱之為"範大牙"或"範青天"。

1933年春,臨沂縣因吏治腐敗,群匪為虐,攪得人心惟危,民怨深積。時值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來臨視察,恐生變故,故急電令:時任省政府督察處處長、第三路軍軍法處處長的範築先,速赴臨沂兼任縣長。

消息傳出後,臨沂居民在官紳帶領下,成群結隊的來到"鎮海門"(東城門)處迎候,一連十幾天,蹤影不見,大家一時摸不著頭腦,皆心存疑惑。

原來是因範築先拒向掌管省府大印的官員納銀行賄,其赴任臨沂縣長一事,便被無端擱置了起來。一直等到韓復榘半月後返回濟南,才得以拿到正式的委任狀。

範縣長隻身一人急赴臨沂,徑直走到縣衙門前,將名片遞交正在打嗑睡的哨兵後,才得以入內。百姓聞知此事,皆為範縣長的高風亮節拍手稱好。

這正是:

臨危受命當縣長,拒賄遲拿委任狀。

隻身一人赴臨沂,高風亮節闖衙堂。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臨危受命

一、剛正不阿 解民所難

1934年春,遭受冀魯豫三省國民黨軍隊會剿重創後的悍匪劉桂棠(劉黑七),又率殘部3000餘人從河南竄至魯西,直趨魯南。一路燒殺掠搶,殘暴兇狠,為所欲為,罪惡累累,沿途百姓無不聞風而逃,四處避難。時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一面急派六十六旅參謀長郭洪儒,督隊至青駝寺堵截,一面將所屬八十一師、二十二師、七十四師調駐臨沂,準備圍剿劉匪。

一時間,臨沂城鄉,大軍雲集,師、旅、團級長官隨處可見,到縣政府索要給養軍需的副官們紛至沓來,個個血口大張,人人耀武揚威,意圖借剿匪之名,行敲詐之實。範縣長深知,若滿足他們的要求,雖然自己可以進身有階,但要填滿這個無底洞,則會苦煞臨沂百姓。於是親自出面,極盡周旋,對非分索取者,則婉言謝絕。但仍有一些副官仗勢耍橫,蠻不講理,甚至口出狂言,羞辱縣長。

一日,範縣長身著戎裝,手持馬鞭,威風凜凜,不怒自威,將有恃無恐的副官們召至縣府大堂。先心平氣和地曉之以理,然後厲言正色道:剿滅匪患,萬民皆歡,但額外索取,於理不順。凡剿匪部隊,範某隻供開水、蘆蓆、苫子,其餘非分要求,純屬擾民。我範某現仍兼第三路軍軍法處處長,誰若再敢無理糾纏,休怪範某無情!範縣長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語,震得這些為非作歹的副官們,威風掃地,諾諾退去,使全縣人民免受了一場兵燹之禍。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縣府衙門

劉黑七被再次逐出臨沂後,當地的小股土匪及散匪仍在滋擾百姓。範縣長親率縣中武裝,弭盜鋤奸,根除匪禍,奉公勤政,臨沂大治,社會遂平和寧靖,百姓皆安居樂業。時有村夫進城糶糧未售,放諸城中橋下五日,俟下集來取,米袋仍在……

範築先曾在舊軍政界任職達30多年,仍一直具有崇高的愛國情操。他不滿國民黨政府對日軍不抵抗的策略,贊同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他常說:"誰愛國愛民,我就贊成誰;誰損害國家和民眾,我就對誰抗爭,我不怕擔責任。"

臨沂城內,有一私立啟明小學,校址設在娘娘廟(今市供銷社院內)。該校原分東西兩院,中間隔著一條馬家巷,往北直通城牆根處。巷內住滿了商販和貧民,學校便在兩院之間、巷頂上方搭建一座過街天橋,以供師生往返通行,橋下則由居民自由行走,彼此互不相擾。但時任該校校長的韓德一,仗著與國民黨軍八十一師師長展書堂結交甚密,又與地痞流氓頭目齊華亭有八拜之交,便狗仗人勢,擅自作主,強行拆除天橋,壘築高牆圍院,將馬家巷封堵,致使巷內居民出入需繞道而行,商販生意驟然下降,群眾怨聲載道。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清末拍攝沂州考院內門

時逢範縣長巡街視察,路經此處,巷內居民紛紛聚集喊冤,攔路告狀。範縣長耐心聽完事由,親自察看現場,然後迅步趕往學校,喝令校長來見。因韓德一當時外出,遂命校工肖義德轉達拆牆指令。待韓返校後,因迫於範縣長的威嚴正直,於第二天迅疾拆牆,此後還因懼怕範縣長追責,遂不辭而別,潛藏無蹤。

民生無小事,民意大於天,範縣長不畏權勢,力說力行,急民所急,為民作主的官品,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稱讚。

這正是:

當官敢為民作主,力拒軍閥擾民苦。

拆牆通路順民意,剛正不阿品如玉。

二、疾惡如仇 治腐懲貪

1935年9月的一天,範縣長到設在八小集街的"募捐委員會"檢查賑災工作,正遇公務人員發生口角,便當即責問:"賑項可否有訛?"會計急答:"未有大錯。"範縣長放心不下,急令募委會常委李新霆,帶全體常委核查帳目,並限三日完成。翌日晨8時,範縣長又親自趕到募委會辦公處,直至核查完畢、當發現其中的手續欠缺不全而未有大錯時後,範縣長才深情地教誨工作人員說:"賑災款是難民的救命錢,貪汙浪費就是殺人,趁火打劫就是罪上加罪,切不可掉以輕心。"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清時的臨沂老房子

範縣長對貪汙行為深惡痛絕,一經發現,嚴懲不貸。一次開會,他發現徵收處主任張漢九面黃肌瘦,萎靡不振,遂疑其吸毒,並當場從張的上衣口袋裡搜出白麵一包,即將其押送看守所。後又親自過堂審訊,安排專人核查張所分管的帳目,最終查清張貪汙公款500元的犯罪事實,張對此亦供認不諱。範縣長令其退還贓款,爭取從寬處理,張後來變賣家產才保住了性命。此案一結,朝野震驚,政警人員無不引以為戒,潔身自好。

30年代,縣衙政警出差辦案,多借機吃拿索要,還收取所謂的"鞋襪費"。範縣長決心革除弊習,每當政警出差迴歸,便細細盤問,凡發現索吃要物收錢者,輕則撻打,重則開革。

有一次,範縣長審案時,上堂就問原告:辦案警員到你家,你是如何招待的?原告如實回答:殺雞置酒,還吃餃子,走時並送"鞋襪費"3元。範縣長當即把辦案警員傳至堂上,現場對質,查證屬實。隨即下令責打該警員200軍棍,並當堂繳其警服,革職不用。

臨沂縣第四區梅埠鄉的王作甫因與其外甥爭當鄉長,而賄賂勾結警士班長王興盛,栽贓陷害其外甥販毒。當範縣長得知毒品系由褥子底下搜獲而得時,便提問警兵:"販毒者處死,何以如此易獲?"並令其從實招來,警兵始將其班長與王作甫的惡行告發。範縣長待全案查清後,即判處王興盛極刑,聞者無不拍手稱快。

這正是:

振災救急惜民力,查貪治腐懲汙吏。

執法如山辦鐵案,殺一儆百正綱紀。

三、革除陋習 戒賭禁菸

為根絕吸食、種植、販賣毒品,範縣長不遺餘力,多措並舉,恩威並重,先教後懲。他先指令將吸食毒品之害,編成歌曲,繪成漫畫,廣為宣傳,大造輿論。繼爾設立戒菸所,強制戒菸。同時張貼布告,公佈命令:凡吸大煙者,煙具、大煙一律沒收,押送戒毒所,強行勞役,待戒絕煙癮後,具保釋放。屢教不改者再經查獲,從嚴懲處。販賣和吸食白麵(海洛因)者均處以極刑。還公開將一名販吸白麵喚"椒子雞"的暗娼處以極刑,對社會震動極大,讓吸毒者聞而生畏,惶惶而自戒毒癮。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100年前的臨沂城一角

每年春天,範縣長都親自帶人,奔赴各區鄉檢查,將所種鴉片煙苗剷除淨盡,並規定若再複查有私種者,連同行政人員一併連帶懲處。範縣長還與周邊縣域聯手,共同管好縣域結合部的毒品戒除工作。

範縣長初到臨沂時,發現賭風盛行,賭場林立。便下令對所有鄉鎮及所屬集市的賭場一律取締,對各種形式的賭博一律禁止。責令區、鄉派員查緝,抓捕賭棍後當場判打100至200軍棍,並沒收其所有賭具。對年老體弱者,判打50軍棍,輕微者,則具保釋放,重者需服刑1月後,再悔過保釋。

範縣長還親力親為,帶人抓賭。在一次視察途中,行至沂河西岸鵝頭峰時,發現樹叢內設有臨時賭場,即令全部抓獲。範縣長當場過堂判罰:判罰賭徒各100軍棍,判罰在賭場做生意的商販各50軍棍,對聚集旁觀者予以重責,以儆效尤。

當時臨沂街頭常有一些遊手好閒之徒,或酗酒滋事,打架鬥毆;或裝瘋賣傻,坦胸露體;或牽狗遛鳥,招搖過市;或衣衫不整,橫衝直撞,實乃安境之障礙。範縣長為此憂慮不安,便利用休息或集日,帶領隨員,沿街巡視,每遇此等街痞惡徒,輕則當面訓斥,重則押至縣府棍責。

民族英雄範築先,為官臨沂自清廉

臨沂城東城門

一日,範縣長招呼轉告所有養鳥人,讓其第二天到某地集合。範縣長現場問大家:你們養鳥感覺可好?大家說:好啊,挺好。又問:你們為什麼養鳥啊?大家說:回大老爺,鳥唱歌好聽啊。再問:那你們知道這鳥兒嘰嘰喳喳說什麼嗎?大家議論紛紛,說:不知道。範公非常認真地說:你以為這些鳥兒在唱歌啊,其實它們是在罵你們這些混帳王八蛋,將其關在這麼小的籠子裡坐牢,它們恨死你們了……範公添油加醋地說完了,大傢伙面面相覷,說:大老爺,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範公說:放了他們,讓他們迴歸大自然,你們也回家,該幹啥幹啥去。大家說:好啊,聽大老爺的。紛紛打開鳥籠,放飛了籠裡的鳥兒。有幾個人放了鳥兒後想提著鳥籠走,被範公叫住:鳥籠一個都不準拿走。並當場將所有的鳥籠聚在一起,一把火燒掉了。從此臨沂城很長時間內再無人養鳥遛狗。

臨沂地處偏壤,到範縣長來時,尚有男子留辮,女子纏足之陋習。範縣長於1935年4月建立了專門機構,大力倡導剪辮放足,並指派婦女組成放足委員會,登門串戶,說服規勸,廣泛宣傳纏足之害,動員婦女自覺放足。對屢勸不聽者罰款2元。每逢集日派員稽查,範縣長也親臨集日督辦。時間不久,即大見成效。

這正是:

戒賭禁毒出重拳,殫精竭慮鏟毒源。

革除陋習倡新風,整治環境保民安。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