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中國與日本乃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在歷史上淵源頗深。日本一直以中國文化優秀的繼承者自居,畢恭畢敬。

然而,所謂“崖山之後無中國”給了日本人爭取中華文明的口實,激發了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早在抗日戰爭之前,明代已有大量中日之間的對抗與戰爭。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最著名的當然要數嘉靖年間的抗倭戰爭與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戰爭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大明建立之初,倭寇便頻頻入侵中原。那時候沒有戚繼光,沒有俞大猷,沒有李如松,更沒有孫立人這批抗日名將,站出來拯救中國的是誰呢?

這人名叫侯端,字敬莊,盱貽(今江蘇盱貽縣)人。這人性格威嚴,剛毅勇猛,生就一副猛將底子。永樂四年,擔任金山衛(現屬上海市)指揮同知,手底下千把來人,相當於今天的團長級別。

侯端不但性格猛,身手也猛,據說侯端武藝高強,力大無比。一隻手拖著四五尺高的石獅子能走上十幾步。有一次侯端腦抽,騎馬正好跑過一座牌坊,誰知他伸手一夠牌坊上的橫樑,生生把胯下的馬拽離地面,跟他一起做引體向上。臨近的村子有兩隻老虎,跑得肯定是不快,不然不能被侯端全給宰了。

這等人物在戰場上遇到了可咋辦?有幾百個入侵中國的日本鬼子也在不停地問自己。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永樂十六年戊戍(1418年)五月的一天,金山衛上空烽煙驟起、警鑼齊鳴,大股倭寇趁軍民忙於築城之際,乘船渡海偷襲金山衛城。

情況緊急,侯端和指揮僉事郤清兵分二路迎敵。郤清才出南門就中了敵人的圈套,中箭身亡,全軍覆沒。倭寇順勢進城,侯端帶兵出東門包抄倭寇,在城外兩裡的地方駐紮。膽大心細的侯端自信滿滿,親自騎馬偵察敵情。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侯端遠遠望見,有一名紅衣人指揮倭寇上岸。侯端也是猛人,騎馬一步步跑進海里,眼看離得近了,一箭射去。倭寇首領立刻中箭身亡。倭船上驚慌失措,眾倭寇發了瘋似的要抓侯端復仇。侯端見狀,回馬便走。

騎馬飛奔了一段,侯端遇到一個牧童趕著一群羊。想起自己騎白馬的樣子被倭寇記住了,於是心生一計,向牧童買了一頭羊,殺了羊之後把羊血塗在馬上,就像紅馬一樣。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等他返回倭寇處,看見倭寇全都進城了,急忙領兵燒了倭寇的船。這時候,該收拾城中的倭寇了。

侯端帶兵來到西門,可是倭寇把城門的吊橋都拉起來了,明軍進不去。侯端長嘆一聲,對自己的馬說,“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馬兒啊馬兒,你不想我死就給我跳,不然咱倆都得死”。這一刻侯端重演了劉備的故事,戰馬猛地一跳,竟然跳過了城壕,進入了西門。

可是後面的明軍跟不上來啊,他只能孤身作戰。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侯端一個人闖到倭寇中間,左右廝殺,身中數箭。倭寇拿長鉤鉤他的胳膊,竟然鉤不動,只能鉤下來幾塊甲片,倭寇又用搶來的布當絆馬索,想生擒他。誰知侯端用馬槊挑起布,一劍砍斷。戰鬥過程中,侯端的一支劍掉落在地上。他的戰馬簡直通曉人性,竟然用嘴撿了起來送還給他。

倭寇此時已經嚇傻了,沒見過這麼猛的中國人,趕緊跑啊。一個人跑,一群人跟著跑,跑著跑著越來越多,城內的倭寇看到倭船方向濃煙蔽天,心知懸了,趕緊逃跑。於是倭寇兵敗如山倒。

這時候,金山衛指揮僉事施義率領的增援到了,堵住了倭寇的歸路,前後夾擊,倭寇徹底覆滅。侯端也得了一個英名,“抗倭英雄白馬將軍”。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此次巷戰後的數十年間,金山衛沒有發生大的倭犯之事。而這一方水土的安全,離不開侯端英勇抗日的功勞!侯端作為抗日英雄,保家衛國,維護中國領土與主權,足以讓他和眾多抗日英雄一起被中華兒女所紀念。

參考文獻:《明史》《殊域周咨錄》

中國一團級幹部單槍匹馬 單挑數百日本兵 一人守住中國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