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终于上映了。

第一集的名字叫《器具》,主要讲述了中国厨房里面的那些炊具、盛器等。

中国菜品种类繁多,采取的烹饪方式各不相同,也催生了大量充满了民众智慧的烹饪器具。

食因器而丰韵,器因食而多姿。


陕州十碗席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陕州十碗席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陕州区地坑院里操办红白事、待客、时令节庆的特别吃食,主要食材为家猪肉、萝卜、白菜、豆腐、粉条、豆芽、金针和田野菜等。十碗席包括扣碗肉、小酥肉、辣豆腐、炖土鸡、杂烩菜、黄花菜、海带丝、小豆芽、拌芹菜、拌粉条。

七热三凉巧配置,接待宾朋设大宴。

荤素搭配带汤水,香甜辣酸味道全。

十碗席用穿山灶,土坯垒成不麻烦。

一下架起九口锅,锅锅用处不一般。

有的煮,有的溜,有的炒,有的煎,

有的蒸,有的煸,看得眼花又缭乱。

穿山灶,柴禾燃,一把火来多锅点。

一把柴禾填进去,一溜土灶全冒烟。

铁锅烹,柴禾燃,菜的味道不一般。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与“十碗席”相配套的,是地坑院里特殊的炊具——过山灶。柴火在一头烧,热量通过灶膛传送到七八个串联的炉灶,由于离火源远近不同,正好为炒、焖、炖、蒸提供不同火候。

扣碗肉、糯米饭需要大火蒸,放在第一、第二眼灶上。第三眼灶火头最强,能确保小酥肉的酥香里嫩,再往上炉温逐渐减弱,依次用于炖、焖、保温等。七个灶同时做出七道热菜,再配上三道凉菜,十碗席就成了。

据传1901年慈禧及光绪从西安回北京过陕州,当地官员安排名厨用十碗水席进献,慈禧品尝后大悦称:“十碗水席,十全十美”。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一种以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粑粑,是云南怒江贡山独龙族、怒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族美食,制法独特,风味独具,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族风情。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常年居住在云南省贡山一带的怒族、独龙族人民喜爱吃粑粑,由所处自然环境及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古老饮食习惯,石板粑粑就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独龙族称之为“随烙”,怒族称之为“龙布拉快”。粑粑带着一种原始而古朴的味道,食之恋恋难忘,深受贡山怒族、独龙族人民的喜爱,用来家食和待客。

贡山的石板粑粑的制作过程古老且特别。以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用来烙粑粑的不是铁锅、饼撑之类,所用的石板取自怒江州丙中洛青拉筒附近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人们刚从山旁背阴、背风的山崖上剥离出石板,富含水分,柔软便于加工,依照火塘三角铁的大小,用刀削成自己喜爱的形状。几刀修下去,便制造完工,浑然天成。这种石板厚2厘米左右,细腻平滑,如一口平底锅,放在火塘的三角架上专门烙粑粑吃。其特点是受热后,变得坚实密硬,火烧不坏,水浇不裂,传热慢,散热也慢,粑粑会被烤得透香而不焦糊,风味独特,而颇有名声。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石板粑粑制作过程其实很简单。将石板在火塘三脚架上烧热,将调好的养麦面糊或是玉米面糊倒在加热的石板上摊开烘烤,过一会儿翻个身就新鲜出炉了,随烙随食,别具风味。其奇妙之处在于不能放油,石板沾油会裂开,虽不放油,粑粑不会被烤焦也不会巴锅。不巴锅的窍门就是烙粑粑前,在石板上薄薄地撒上一点火塘中的草木灰,抹平。石板粑粑除用荞麦面、玉米面为原料外,用葛根、野芋、野百合、野山药等提取的淀粉浆烙制,也一样不巴锅,皆口味绝佳。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石板粑粑,一道独具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石板古法烙制,营养丰富,烙出来的粑粑特别好看,泡松香脆,味道特别香,带有纯净而悠远的远古山野味道,不经意间充斥心田,绵延不绝。

金边白菜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对于金边白菜,清代北京美食家薛宝辰著《素食说略》一书说:“

金边白菜,西安厨人作法最妙,京师厨人所不及也。”试想,一盘炒白菜,骨牌般白菜片,韭菜叶般金黄边沿,洁白的叶心,不但味美,并且赏心悦目。岂不妙哉!

金边白菜不是一般的炒工所能够炒制出来的,它精妙之处在于炒白菜的四周有韭菜叶般宽窄的金黄色镶边,而四周之内的白菜又保持了洁白的颜色。

司厨六七十年代的已故高级烹饪师靳宣敏,以金边白菜为他最得意的三种陕菜之一,他炒的金边白菜金边鲜明,酸、辣、咸、辛、鲜五味调和,香脆爽口,得到广大食客交口称赞。

他在《秦菜三式》文中说:“金边白菜是个火候菜,火小了白菜吐水多,影响口味;火大了容易焦糊,影响美观。掌握火候的有效办法就是翻勺。炒勺中添适量菜油后,坐旺火上划匀,把去籽切段的辣椒和姜末下锅,爆出香味,立即投入骨牌片白菜,见白菜倒楞,稍软,即大翻勺,再放回火上稍稍加热,再翻勺。如此数次,见白菜刀口略黄,烹醋,翻勺,再放酱油、盐和糖少许,再翻勺。最后经‘花打四门’的技法后出炒勺装盘。”他强调说:“翻勺是保持菜肴风味的基本功之一。金边白菜要炒到家,就要有翻勺的功底。”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靳宣敏师傅说的“翻勺”,就是“飞火”炒菜,而“花打四门”则是“飞火”中高难度的技法之一。勺,即是瓢,一种带把的锅,陕西话叫“炒瓢”。高级厨师翟耀民在《“飞火”炒菜》文中说:“所谓‘飞火’,就是炒菜时颠翻炒瓢,菜肴在炒瓢内上下翻飞,菜随火转,火随菜行,高手可以得心应手地引来飞火,凌空而起,也可以随心所欲,一个颠翻,火光戛然而止。这是陕西名厨的绝技。”炒在陕西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曾目睹技艺高超的厨师“飞火”炒菜,炒瓢在他手中,有如魔术师的道具,看火光四起,闻菜香飘浮,也是一种享受。

墨脱石锅鸡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墨脱有着“中国最后一个世外桃源”的美称,其风景如诗如画,着无数的徒步旅行爱好者前往。而墨脱当地的美食——石锅鸡,是来林芝的游客必点美食之一。

墨脱石锅产于墨脱县的帮辛乡,而用来做锅的皂石采自于世界第十五峰南迦巴瓦峰上,用原始的工具雕琢而成。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墨脱石锅所用的原料是世界上稀少的天然皂石,质地绵软,以灰褐色和灰色为主色。墨脱石锅可耐2000摄氏度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的优点。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石锅鸡和普通的鸡汤不同,墨脱石锅鸡加入了手掌参、天麻、当归、藏金菇、松茸等十分昂贵的藏地食材。慢火熬制出来的汤味道鲜美香浓,淡淡的药材清香让人闻之而食欲大动。

墨脱是石锅鸡不仅是一道天然的美食,更是藏胞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对灿烂悠久的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九转大肠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很多朋友认为,光听这道菜的名字觉得和臭豆腐一样不能接受。但即便如此,爱吃的人依然对它情有独钟。

九转大肠」作为鲁菜中的传统名菜,让肥肠重获新生,也让许多朋友重新认识了肥肠这一食材。

这道充满浓浓山东风味的地道济南府美食,采用独一无二的烹制方式,加入砂仁、肉桂、豆蔻等名贵的调料。下料狠用料全,制作时先煮、再炸、后烧,出勺入锅反复数次,直到烧煨至熟。

《舌尖上的中国》中尽数食物器具之美,看一看那些不同的器具

同时,「九转大肠」集合了甜、酸、苦、辣、咸五种口味,装盘时撒上香菜末,色泽红润,肥而不腻。

逢年过节,济南人的餐桌上都会有此菜,将当地的美食文化代代相传。

「食材」因为不同的器具进行烹饪而带来味道的不同。墨脱的石锅鸡,云南的汽锅鸡,山东的铁锅炒鸡,让同一种食材有了不同地域的味道。

食器之美,让食物有了一份归家的温暖。

尝过许多美食后,只有家乡味才是记忆深处无法忘记的味道。此时萦绕脑际,已成为一种别样的乡愁。

你的家乡有什么特别的烹饪器具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