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曾经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由于科技的进步被淘汰?淘汰后的失业人员又是何去何从呢?

姜芸芸

随着科技的进步,被淘汰的职业还不少,像打字员、速记员什么的,但要说到“曾经社会地位很高”的话,大概非电话总机接线员莫属了,打字员速记员什么的社会地位一般。

最早的电话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电话机负责将话音转换成电流或者将电流转换成话音,然后用电线把话机接到总机,总机是一个放射性的网络,谁打电话,都是先接到总机,告诉总机接线员(Operater,一般都是女性)要打给谁,然后接线生将这个人的电线插头插到要打给的那个人的插孔里去,电话就接通了,通话完毕接线员再把插头拔下来。如果是打到外面的长途电话,接线员再把电话转给上一级总机。

(接线员在工作,手拿一根插头正在寻找插孔,插在那儿的线表示正在通话)

看过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的朋友都记得的一段著名对话:

“电话局,电话局,我要波罗的海舰队,183号”

“可我不知道往哪儿插呀,小姐们都昏过去了,昏,过,去,啦”

(《列宁在十月》桥段:“可我不知道往哪儿插呀,小姐们都昏过去了“)

这种人工转接的电话方式占用大量人力,速度又慢,而且话务员工作烦重,遇上听不懂的方言还要傻眼,所以人们就研究自动电话交换机来取代。

第一代自动电话交换机是1891年美国人发明的步进式自动电话机,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又出现了纵横制的第二代电话交换机,到五十年代已经很成熟了,后来人们用电子元件取代原来的机械或者电磁元件,再后来用上了计算机,到了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程序控制的电话交换技术,叫做“程控交换机"。电话能自动交换了之后就是直接拨号,从开始的一个区域内的四位五位的号码,到现在国际直拨的十好几位的号码都是自动交换的。

这么看起来沙俄够落后的,自动电话机问世了16年后的1917年,首都彼得堡电话局居然还是人工交换。

虽然自动交换技术在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了,但在100年后的20世纪90年代,手动电话交换机在我国还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要讲农村,除了省会以上城市之外,就连地级市也大部分是手动交换,更不要说县城了。

就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单位内部的电话都无法直拨,拿起电话请总机。那时候打电话都这样:“喂,要电子系”,“喂,要组织部”,“喂,要李书记家”,先得和总机说你要和谁通话。

(起码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少大单位里都还有这么一间“总机房”,有一位一般都不难看的接线员)

总机接线员是很牛逼的,你要是和她结了仇,那以后再也挂不通电话:

“喂,要电子系”

“没人”

“上班时间怎么会没人?”

“不知道,自己走过去看看不就行啦?”

气死算数,那位要是说我让别人帮我挂通我来说话不就行了吗?呵呵,你没看到接线员头上戴耳机?能全程监听的,别想骗她,我当年考上大学拿到通知书,打电话向家里报讯,中间经过三个总机,那时电话线质量差,再加上是农村,根本听不清楚,但三位总机都是好人,听出是好消息,主动帮忙接力传消息,把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传给老爷子。

老电影中还有过这样的镜头,两边的首长在电话里要谈保密事项时,会来这样一句:“所有总机,摘下耳机”,不准有人旁听。

所以这个单位的电话总机绝对是一把手放心的人,要知道一把手那点秘密总机姐姐全知道。

这个岗位还不累,因为是机房,有点条件的地方全带空调,冬暖夏凉,还有一点就是认识她们打长途电话不要钱,全算在单位账上,那时候长途话费很贵的哟。

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市话系统的程控化,各单位也都开始安装程控交换机,画风就成了这样:

(程控交换机机房)

虽然机房内也有几个姐姐,但那都是看一下机器,并不插手线路交换,接线员的职业没了。职业的人就地安排,估计上图里的姐姐原来就是接线员。


冰冷雨天

现在的时代是被人称为最好的时代,科技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曾经的一些职业也慢慢的被淘汰,回过头看到底有哪些社会地位很高却被淘汰的职业呢

一、邮差

在以前的时候我们想要联系写信只能靠邮差帮忙邮送时间周期非常长,现在由于科技发达这些都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有QQ邮箱、网易邮箱……当你想发信息的时候只要知道他的账号并且创建一个world文档发送就可以了。

二、传呼小姐

三、飞机领航员

以前我们的飞机哪儿有像现在那么先进,需要配一个飞机领航员来引导飞机的方向,现在完全不需要了,无人机都已经发明出来了。

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提到的被淘汰的职业,因为科技的发达社会已经不需要他们的技术和职业了,他们也因此一个个失业了,但现在他们有的也非常的年迈了,有的也找到属于他的赚钱之道。


镁客网

打字员吧!


我是做杂志的,以前杂志都是手写的纸稿子,然后打字员把字打进去,排版,然后转化格式发印厂,印刷出来在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卖。

后来每周五订版她就来帮我,我请她吃午饭。我就问大姐打字这么快,怎么做保洁了?然后大姐说,她是集团打字部的,打字部解散了,没找到工作,集团给安排打扫卫生了。

后来跟领导说到保洁阿姨是集团打字部的,领导说对呀,客服部的大部分人(接电话处理投诉),行政部发文具的周大姐,库房老万,秘书部的王大姐,财务部出纳老周,都是原来打字部的,打字部解散这些人没地方去,就都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老头就教育我,你要发展多职场技能,你看有会计证的就能平级,沟通能力强的就上调去秘书部,可是那除了打字什么都不会的,就只能去做基层职位。


鼹鼠的土豆

19世纪后期,电报员曾经是非常优越的职业,类似于今天的程序员,在出卖劳动力的职业中,属于热门,受人羡慕的职业。


电报从19世纪中期在英国和美国同时起步开始普及, 因为当时电报是唯一能比火车传递速度更快的工具,各国君主发现,这速度比最快的驿马还要快得多,军事上有了电报完全改变了规则。

商人们发现,如果对手使用电报,而自己没有,那么对方在商业反应速度和信息灵敏上就要快出几十倍,于是很短时间内(几十年),全球各大洲主要城市(包括中国),都被电报网络联系到了一起。

当时的电报发报,是用莫尔斯电码,只有受过一定教育,手速和脑子反应快的人才能成为电报员,电报员的工作又需要长期待在室内,于是非常适合女性加入,很快,全球的电报员成了一个大型“在线网络社区“,他们用电码互相沟通,在不工作的时候甚至在上面互相开玩笑,打情骂俏,甚至”网恋“。



最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个优秀的电报员,据说他的手速无人能及,现在大家记住他,都是因为发明了电灯等,但实际上他能创业成功,最大原因是因为他在做电报员的时候,赢取的资本开办了公司。



但这个一度风靡一时的行业很快衰落了,因为出现了自动发报机,不太依赖电报员个人能力,最后还出现了电话网络,于是电报员很快转岗,不少人成为了电话接线生,或者秘书,文员等等。


红枫历史观


无忧精英网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了打字员。

我有一个姐姐最初就是法院的打字员,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打字员就是每个单位里面地位还蛮高的工作,因为他们拥有可以把手写汉字转换成电子文档的技能。可是当电脑普及之后,如果只是会打字就会被淘汰了,因为用电脑打字只是太基础的技能了,现代职场上人人具备。

如果我姐姐只是满足于做一个打字员,那么她早就会被淘汰的。她是那个时代的少见的一直保持学习,一直保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她又去进修深造,最后成了一名法官。即使是退休以后,也一直保持学习,阅读,知识付费听书,练瑜伽,到处旅行。只有这样不断学习的人才会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让自己被淘汰降低。

记得小的时候,一个亲戚在国营百货工作,那个时候,百货大楼是又是国家所有,所以,姑姑作为售货员也拥有着所谓的正式工作,收入也不错。感觉那时候的社会地位还比较高的,五六岁的我每次去百货大楼玩儿,看到姑姑还有着莫名的自豪心情,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百货大楼所有的同事就都下岗了,姑姑就自己开服装店了。

有地位的工作都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一些被淘汰。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制造业大批替代了原有工人,但这不是地位较高的职业,人工智能最近的发展就影响到了,地位较高的医生和银行工作人员,而他们是现今的社会地位较高的,金融领域医疗领域都实现了替代人工。


阿尔法stadt

1、卖货郎.之前我们那里有跑货郎,也就是那些担着货物去比较偏僻的地方卖一些日常用品的,但是后来由于班车的普及,以及每家每户都买了摩托车,甚至有的买了小车,卖货郎也就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意了。我记得那个卖货郎经常是用扁担跳着两个箩筐,去当地交通比较方便的商店采购、批发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香皂、毛巾、火柴、打火机、方便面、盐、零食什么的,把两个箩筐装的满满当当的;把该买的货物装满以后就出发,过条河翻到山对面的一些山沟沟里面去卖货;之所以知道这个卖货郎经常去对面山沟沟,是因为我当时上初中时候的一个同学问过我,他问我是否认识那个人;一般卖货郎去的地方都是交通特别不方便的地方,老家有些地方距离最近的商店也有十几里远,所以那时候交通工具不是很方便的时候,卖货郎还是很有市场的。

2.牛犁地.老家是山区农村,像在以前的话,耕地基本上是使用比较原始的牛耕地,在牛身上套上特定的工具,再加上耕犁,只要能够熟练的操作牛的方向、快慢就行了;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小型耕地机的慢慢普及,这种比较原始的耕种方式也在慢慢的走出历史舞台。

据说主要是这种小型耕地机的效率要比牛耕地快很多,而且还比较便宜,不用为牛准备草料等等,不仅省事省钱而且效率还高。

3.挖坑工.以前农村想种树的话,基本上是请上几个工人,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挖坑;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挖坑也使用上了机械,所以现在平原地区基本上没有人工挖坑的了。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很多年前的供销社的职工地位就很高,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进到里面工作。

我的大学同学的妈妈再几时年前就在她家所在的乡镇供销社工作,有一个在农业银行工作的人看着工作好,就想和同学妈妈换工作,那时时计划经济,人们也没啥钱,银行的工作也没啥好的。

我同学的爸爸也在银行工作,不过不是农业银行,还有工作银行的地点离家比较近,因为这两个原因,同学的妈妈同意了换工作,她调到银行工作。

后来供销社倒闭,银行越来越吃香,同学的妈妈还当了个小官。家里的生活条件很好。

而那个换到供销社的人就下岗了,不知道过得咋样,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后悔。


蓝影悠悠

司机


熊68253961

我说个与众不同的吧!

牧马人!



曾经,在草原,放牧的职业牧马人是份很吃香,受人尊重的职业。当然,这些潇洒的牧马人也是很受到姑娘们喜欢和追捧的。

牧马人可以骑着最烈的马,也可以骑着最骏美的马。你们想象中的策马啸西风,对于牧马人来说,那是一种常态。

一声哨响,纵身上马。


然而,随着牧区范围的渐渐缩小。

牧马人这个职业也几乎淡出了历史舞台。

也有放马的,一般是骑着摩托车了。

牧马人也不再是那个吃香的职业,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这些牧马人大多数转去养别的牲口,也有继续在自己草场养马的。也有去打工做其他事情的。还有一些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在纠结和挣扎中混日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