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擬3+H,2017年淨利下降兩成多

新眼光擬3+H,2017年淨利下降兩成多

6月8日,停牌一個月之久的新眼光(430140)發佈公告稱,此前公司停牌主要是因為公司向有關部門諮詢新三板公司到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規則及條件,並尋找合適中介機構。

業績增長放緩

新眼光主營業務為向醫療機構提供設備數字化產品、醫療設備數字化系統集成服務及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

自2012年9月7日登陸新三板,作為新三板首批做市股,新眼光一直受到投資者的關注。2017年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公司股東人數已達755人。

自2012年掛牌以來至2015年,新眼光的業績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增長,2015年收入、淨利潤雙雙增長超過7成,營收首次破億,淨利潤超過4000萬元。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新眼光分別實現營收2096.89萬元、4730.71萬元、8645.40萬元、1.64億元,複合增長為98.53%;歸母淨利潤445.59萬元、1448.60萬元、2310.77萬元、4048.87萬元,複合增長率高達108.67%。

這一切都是受惠於“新醫改”政策,尤其是在器械採購方面,鼓勵優先採購國產醫療器械,並投入大量專項資金。

然而2016年起,新眼光業績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其2017年淨利潤甚至有所下滑。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2.28億元,同比增長18.57%;實現歸母淨利3226.31萬元,同比下降23.32%。

新眼光稱,2017年淨利下滑主要系銷售費用翻倍增長所致。

與此同時,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應收賬款 9260.43萬元,同比上期增加 3659.77萬元,增長率為65.35%。

二級市場股價承壓

2017年6月,持有持有2.51%的股東上海同濟科技園孵化器有限公司,於6月27日、6月28日減持公司股份合計216.7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51%。上海同濟此次清倉了新眼光股票。

除了上海同濟,新眼光的十大股東還包括鼎暉華泰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上海景嘉創業接力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等多傢俬募基金股東。

二級市場來看,股價自2017年4月以來持續走低。2018年5月7日,其股價盤中觸底,跌至2.41元/股。

2018年5月8日,新眼光發佈公告稱,公司因存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第4.4.1條 第(二)項“涉及需要向有關部分進行政策諮詢、方案論證的無先例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重大事項”的情況,經申請,公司股票將自2018年5月8日開市起暫停轉讓。

2018年以來,截至停牌,新眼光共產生81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下跌65.66%,價格從7.28元/股跌至2.50元/股,更在前不久的5月4日觸底目前歷史最低價2.41元/股。

6月11日,新眼光復牌後迅速飄紅,公司股價最高漲至3.18元/股,漲幅為27%。截止收盤,報收2.95元/股,上漲18%。

港股方面,希瑪眼科(03309)也是眼科服務醫療機構。

新眼光作為眼科診療器械提供商,也算是一枝獨秀。

擬登陸“新三板+H股”的消息,不是能否成為一針強心劑,但恢復至其高位則是難上加難。

(部分內容來源犀牛之星、新三板論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