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時間,為什麼沒有拯救了明朝?

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時間,為什麼沒有拯救了明朝?

上天給了崇禎帝十七年時間,他沒有中興了明朝反而成為亡國之君,主要在於人治不力,打爛了一手好牌,加之小冰河時期的天災雪上加霜。

崇禎帝殺魏忠賢是人生中的一大亮點,但後續就有一些糊塗了,殺了魏忠賢以後為了加強集權,就幾近催毀了宦官勢力中的廠衛系統(錦衣衛、東廠、西廠、內行廠),而廠衛系統最大的作用在於監督百官。

登基之初先把監督百官的廠衛系統給幾近催毀架空,看似為了加強集權,實乃昏招。

明朝其實是亡於兩線作戰,關外的滿洲軍事集團還有國內的農民起義,最終造成了區區李自成亡了明朝。

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時間,為什麼沒有拯救了明朝?

明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天災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而朝廷賑災不力不說,崇禎帝面對江南士族利益代表的東林黨還選擇了妥協,不收商業稅,反而加徵練餉與剿餉,在老百姓身上壓榨,豈有不大規模民變的道理。

崇禎帝昏於上,大臣奮於下也罷,奈何崇禎帝的昏招之下使東林黨的勢力更加之大,崇禎帝只能通過換大臣來培養或者尋找忠於自己的勢力,崇禎十七年中用首輔五十人,入奸臣傳就有溫體仁、周延儒二人。刑部尚書就有十七人。可見朝政之混亂。

崇禎帝繼位後,殺首輔薛國觀、周延儒二人,遣戍者劉鴻訓、錢龍錫。誅總督七人。殺巡撫十一人。朝臣人心惶惶,而東林黨依舊穩坐釣魚臺,這般君臣相鬥內亂,遇亡國危機都沒有一致對外。

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時間,為什麼沒有拯救了明朝?

崇禎帝用人也是無方,導致大臣楊嗣昌與太監高起潛合夥坑死名將盧象升,還被誣陷臨陣脫逃,楊嗣昌死後盧象升才被崇禎帝撫卹。孫傳庭戰死於潼關後,崇禎帝生性多疑的毛病又犯了,懷疑孫傳庭詐死,不予贈蔭。如此這般寒了天下將士之心,李自成進兵北京城之時,號天下勤王,響應者寥寥無幾,有的人為了自身利益,更多人是因為崇禎帝這樣做寒了人心。

終崇禎一朝,與東林黨鬥爭,廟堂之上亂糟糟一片,致使滿洲軍事集團更加強大,農民起義一發不可收拾。而且相信重用的大多是奸臣,真正忠心耿耿的大臣多是下場悲涼,如盧象升孫傳庭。遇有天災時與東林黨妥協,不收商業稅不體恤民情,還加徵練餉與剿餉,這般作為豈能中興明朝,只能加速明朝的滅亡。

上天給了朱由檢十七年時間,為什麼沒有拯救了明朝?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