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道教是中國傳統教派,在歷史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如今,道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四座名山分別是:江西龍虎山、湖北武當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然而備受爭議的是在道教地位中,哪座名山在道教地位中最高。

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在道教發展道路上,衍生了很多個派系。按學理分有符籙派(正一道)、經典派(妙真道)、積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五大宗分法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 ;按四大道的分法——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等各類分法。

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如今道教門派中,主要是南方龍虎山的正一道和北方武當山的全真教

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龍虎山的正一道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東漢時期,正一道鼻祖張道陵曾在山上煉丹大成,“丹成則龍虎現”,故稱之山為“龍虎山”。據有關典籍記載,第四代天師傳人張勝在三國時期開始定居龍虎山,天師繼承人沿襲定居龍虎山至今大約兩千年。在古代王朝中,均受到帝王的推崇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花費重金對山上上清宮和天師府進行了擴建和維修。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成為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王國。

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武當山的全真教是道教武術的發祥地,位於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金代初,創始人王重陽創建全真堂,後改為全真教,在明代發展最為鼎盛,被明朝皇帝封為“大嶽”,收納為“皇家宗廟”。其武當的武當武術更是成為中華武術界的重要流派。1416年,武當山在天柱峰頂端建造的大規模金殿,成為道教最著名的建築,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銅建築群。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十池﹑九井﹑等勝景,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是道家修身之福地。

龍虎山和武當山在道教地位中,誰更高一籌

如果從道教發家始來說,龍虎山無疑要略勝一籌。後起之秀的武當全真教,憑藉武當武術和後期皇室宗族的器重、近代人們的推崇,雖一舉與龍虎山起名(南宗北宗),但就道家的淵源而言,還是棋差一招。若從當今社會發展和知名度來說,武當全真則當仁不讓,它繼承的內丹修身修己思想,提倡的三教合一,“苦己利人”的原則,符合當今社會的價值觀,讓他在開明盛世的近代得以大力發展。反之遵從傳統的畫符唸咒的正一派,沒能找到很好的突破口,手腳受縛無法大力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