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貨幣化全面收緊,到底戳了誰的痛?

6月25日,市場傳聞稱棚改項目合同簽訂審批權回收總行,今年將以實物安置為主。當天晚間,國開行更是側面回應了棚改貸款的傳言,稱並未暫停所有棚改項目,進行中的項目仍在持續執行,但總行收回了棚改項目的合同審批權限,早前在分支行可簽訂的合同,現在也必須由總行審批。

棚改貨幣化全面收緊,到底戳了誰的痛?

拆房補錢改為拆房補房?

所謂“棚改”,是指為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城鎮危舊住房改造工程。對於棚戶區改造後的安置問題,2015年以來興起了貨幣化安置的方式,即拆遷人獲得與安置房等價的安置款,自行選購住宅。該政策推行的初衷,是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同時,推進房地產去庫存。在貨幣化安置中誕生的手持大量現金的“拆二代”,是助推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當前三、四線城市住宅去庫存效果斐然,卻透支了未來的房價上漲空間,與城市發展狀況脫離。因此,貨幣化安置比例降低是必然的。

棚改貨幣化全面收緊,到底戳了誰的痛?

棚改貨幣化曾被視為去庫存的重要手段,如今新棚改項目暫停審批,房地產企業驚出了一身“冷汗”,具體則表現在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在今日迎來股票大跌。

截至6月26日收盤,上證綜指跌至2844.51點,跌幅為0.52%,持續走低。就地產股來看,碧桂園、中國奧園、綠景中國地產、建發股份、榮盛發展、保利地產、富力地產、金科股份、世茂房地產、首開股份等90餘家上市房企股票迎來下跌。截止今日收盤,新城控股大型地產股受挫7.74%,金地挫5%,保利地產跌逾5%,萬科A跌4.2%。

房企到底在慌些什麼?

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也已經成為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甚至部分二線城市,住宅銷售,消化住宅庫存的核心驅動力。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棚戶區貨幣化安置支持的住宅商品房銷售面積(消化庫存),2015年為1.5億平方米、2016年為2.5億平方米,2017年棚改貨幣化安置帶來的購買力已消化3億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約佔到全國銷售面積的25%!

因此一旦棚戶區改造貸款審批流程邊長,同時減少貨幣化安置,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會難以翻身,佈局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恐怕要血本無歸!

棚改貨幣化全面收緊,到底戳了誰的痛?

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講是好是壞?

一旦棚改貨幣化收緊,那些夢想一朝躍身成為手握鉅款的“拆二代”恐怕會不得不從美夢中醒來,一些把三四線城市房價哄抬到天價的投資客和開發商們也不得不接受這一慘痛的教訓,想要在三四線城市樓市靠投機斂財怕是行不通了。

棚改貨幣化全面收緊,到底戳了誰的痛?

這也就意味著更多普羅大眾的基本權益得到了保障,“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這一口號不再僅僅是左耳進右耳出的一句空談,房子的居住屬性正在慢慢加碼,不再是屬於投資客和開發商的逐利工具,而更多的剝離出它的本來面目。買房也不再是剛需人群難以言喻的痛苦,相信這個市場對剛需的滿滿惡意將會慢慢消融,腳踏實地的人終將會心想事成,買到滿意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