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护士服务规范标准尚不统一 还需有关部门介入

30岁的济南某三甲医院护士赵飞是一名院前急救护士。从2017年开始,他有了一份“兼职”:利用业余时间在一个名为“医护到家”的APP上接单,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如今,他已是“医护到家”济南片区的护士长。

据悉,济南已有超过300名护士在这个APP上注册,注册护士主要来自各大公立医院。手机下单护士直接上门从去年底开始,10余个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的手机APP陆续上线。患者在手机上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选择所需服务,上传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药品及病例证明,即可等待护士接单。订单通过审核后,护士就可与患者预约时间,开展上门服务。小编登录“医护到家”APP看到,包括输液、打针、静脉采血等服务,已经有1万次以上的购买记录。类似的互联网医疗正成为手机应用开发的热点。“健护宝”是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搞的创新项目。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创中心主任、“健护宝”APP创始人李其铿说,依托学校教学资源,“健护宝”于今年4月上线,目前平台拥有上千名注册用户。在“健护宝”注册的护士,很多来自在卫生学校取得了相应资质的学生,他们有时在老师的在线指导下开展服务。家住福州市郊的李老伯,上个月花199元请了两名护士上门为他完成日常造口护理。整个过程大概一小时,跟在医院的护理标准一样,还省去了往返医院和排队的时间。“对于我们这样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李老伯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网约护士”满足了群众对多样化医疗的需求,实现了社会上零散化护理需求和护士资源的“精准对接”,是“互联网+医疗”的积极探索。价格如何制定?安全谁来保障?“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怎么定?

据了解,目前各大平台尚无相对统一的定价标准。一般收费标准包含护理服务费、交通费两项。以“医护到家”为例,上门打针、拆线等服务费为139元一次,护士陪诊服务费为198到208元一次不等。“健护宝”的服务费中,护士的交通费为100元左右,护理费根据服务类型,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尽管网上有人认为“网约护士”护理费用高昂,但接受采访的一些患者表示,护士上门省去了自己去医院的时间和交通费,总体是合算的。越来越多的护士也愿意加入这个平台。

在济南,已有约300名护士在“医护到家”注册;在福州,“健护宝”平台已有注册护士500多名。李其铿等告诉小编,APP平台在设置护理服务项目时十分谨慎,目前更多承担的是居家简单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无创、医疗风险极低的项目,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上门服务。碰到一些风险较大的护理项目时,则会建议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医院科室完整,且有严格的验药、配制程序及抢救设备,这还是‘网约护士’目前不具备的。”李其铿说。

目前“网约护士”平台尚无统一的服务规范标准,为规避医疗纠纷的风险,有些护士上门服务时会用录音机或者手机全程录音、录像。“这是对患者和护士双方权益的保障。”赵飞说。护士多为年轻女性,上门服务如何保障人身安全?李其铿介绍,在“健护宝”平台,患者注册平台用户时,必须手持身份证进行验证,人、证一致才可以通过。此外,患者提交的订单也必须有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平台也会对每一个订单进行审核,若不符合要求,平台会自动取消订单,并致电用户告知原因。但有消费者反映,有些平台对于上传材料的核实并不细致,存在管理漏洞。

福建省护理协会秘书长郑翠红认为,保障护士安全既需要平台加强细则的制定和执行,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例如,在护士准入环节严格审核机制,可以引入医疗专家团队进行人工审核,确保每名护士都能够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此外,在为注册护士购买人身保险的同时,将上门医疗服务行为纳入政府监管。“网约护士”能走多远?不少平台投资者和医疗界人士认为,“网约护士”满足了百姓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行为规范,将决定产业的未来走向。目前,多家医院管理者的态度普遍较为审慎。

由于目前“网约护士”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为患者服务,对医院护士资源和管理的影响暂时没有显现。多位专家认为,要让“网约护士”服务健康发展,还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有专家认为,应逐步、谨慎放开护士多点执业,将“网约护士”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三分治病七分护理”这句话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目前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放开的步子较大,但护士多点执业的突破还很有限。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专家认为,“网约护士”的运作规律不同于传统的医疗,有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规范相关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管理滞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