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夏季坐月子八大指南,做好月子脱胎换骨

夏季天气炎热,对那些在夏天坐月子的妈妈来说这简直是噩梦,不能洗头、不能洗澡、不能吃冰的……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夏天坐月子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赶紧收下这份夏季坐月子指南吧!

“新手妈妈”夏季坐月子八大指南,做好月子脱胎换骨

一、室内要通风

以前大家会觉得产妇生完孩子后不能吹风,故而房间会封得很严实,其实这个做法是有失偏颇的。

产妇不能着凉虽不假,但是不开门不通风是不正确的,有矫枉过正之嫌。

产妇的居室应当阳光充足,适当的开窗通风很重要。

因为新妈咪月子期间恶露未净,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能减少细菌的滋生,帮助新妈咪尽快改变身体虚弱状况,恢复健康。如果怕受风,可以挂上帘子,不要让对流的直接风吹着身体。

二、坐月子不必忌讳吹空调

有的新妈妈在月子里除了捂得严实外,也拒绝吹空调,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利的。

空调对产妇和婴儿有益,因为室内温度过高的话,人体内部的热量无法排出,不仅大人、孩子会起痱子(新生儿容易造成感染),而且若产妇中暑更不利于产后恢复。

空调的温度一般以26℃以上为宜,坐月子时穿长袖衣、长裤,如果脚上感觉有凉意,穿上一双薄袜子;新生儿可盖上一床小夹被。

三、产妇同样可以吹风扇

由于新妈妈出汗较多,汗腺经常处于开启状态,尽管能够吹风扇,但不可让风扇正对着吹,宜把电风扇向墙壁吹风,以增加室内的空气流动,降低室温。

四、“出汗”也是必须的

产后一周内,孕期潴留的水分通过皮肤排泄,在睡眠时明显,产妇醒来满头大汗,习称“褥汗”,不属病态。

既使不是在夏天,产妇在月子里也会经常出汗,所以一天当中应定时走出空调房间,让身体自然出汗。

五、产妇胃肠功能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产后建议少食多餐,以清淡、高蛋白饮食为主,例如鸡蛋、面条、牛奶等。

但产后2天内最好不要吃鲫鱼、鸡蛋等发奶的食物,因为刚生下来的婴儿食量不大,奶量过多容易淤积而引起乳腺炎。

待孩子食量逐渐增加时,母亲可多吃鸡、鸡蛋、鲜鱼、排骨等营养食物。

六、剪个清爽短发防酷暑

“新手妈妈”夏季坐月子八大指南,做好月子脱胎换骨

很多夏天坐月子的产妇,都已在生产之前剪短了头发,这是明智之举。

梳头时,发梳不要太尖利,梳长头发不要生拉硬拽,头皮发痒的解决之道是清洗,靠发梳或指甲解痒,会使头皮受到损伤。

七、坐月子要注意个人卫生

受传统“坐月子”观念的影响,许多新妈妈不敢在月子里洗澡,甚至连洗手、洗头也不敢贸然进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新妈妈汗腺分泌活跃,又正值炎热的夏天,易出汗,加之溢乳、哺乳和恶露排泄等情况,因此更应注意个人卫生,洗澡完全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一般坐月子规定为6周。如果分娩顺利、会阴部无裂伤,剖宫产术后,一般2周后洗澡,会阴侧切术后,只要伤口愈合良好就可以洗澡。

洗澡应以淋浴为主,水温略高于体温,若条件有限,可选择温水擦洗身体,但新妈妈产后1个月内应禁盆浴。

同时注意尽量不要在饥饿时洗澡,以免虚脱。洗后完全擦干,不要让皮肤带着水分;刚刚洗浴完毕,不宜进入通风的环境。

八、 产后八个常见病症调理

“新手妈妈”夏季坐月子八大指南,做好月子脱胎换骨

1.出汗

由于产后需要排出体内积存的大量水分,所以新妈咪出汗是正常的。但汗液会很快带走体表的热量,因此要注意保暖,不能贪图凉快而一味地减衣服。如果出汗过多,感觉到口干舌燥,或者超过一周仍然汗出不止,说明是气虚不能固表,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调理。

调理法:可以服用玉屏风散(丸),也可以服用浮小麦羊肚汤,即取浮小麦50克用纱布包好,羊肚200克切片,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喝汤吃肚片,会起到一定效果。

2.眩晕

分娩时用力伤气和失血过多,使血液不能送达脑部而感到头晕目眩,伴食欲不振、恶心、发冷、头痛等症状。一般在产后几天内,随着气血逐渐恢复会慢慢好转,不过有时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调理法:不要急于下床,产后至少要卧床休息一天。起来活动时要有人陪护,尽量放慢动作以免晕倒摔伤。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也可在家采用食补,如取羊肉500克洗净切片,取黄芪50克、当归50克、大枣10个、生姜1块,用慢火炖烂,吃肉喝汤。

3.便秘和痔疮

分娩耗伤气血津液,肠道缺少推动力和滋润,再加上产后卧床时间长,导致气机不畅,所以新妈咪常常会出现便秘。产后超过3天未解大便,就表示出现了便秘。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异常困难,很容易引起痔疮,增加痛苦。加上分娩时会阴伤口的疼痛,一想到排便就会有一种恐惧感,也促使便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调理法:产后,首先要预防便秘的出现。如果新妈咪在产前就有便秘的习惯,产后应该及早下床活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等,要注意多喝白开水。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可以服麻仁润肠丸等润肠类中成药,还可以选择药膳,如取核桃仁5个捣烂;桃仁20克去皮捣烂;黑芝麻20克炒熟研烂;蜂蜜50毫升(找到两样以上即可,配齐更好),与适量粳米煮粥,早晚喝。

4.小便不利

产后气虚,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发生排尿困难,小腹胀满急迫,坐卧不安,或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十次,或排尿不能自行控制。

调理法:如果新妈咪在产后不能自行排尿,帮助新妈咪坐起,尝试听流水声音以刺激排尿。也可以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外阴,对小腹施以按摩,并点按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如果症状几天后没有缓解,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益气利尿的中药,或服用补中益气丸,也有一定的效果。

5.腹痛

产后小腹出现阵痛或隐痛,疼痛发作时能摸到收缩发硬的子宫,大多属于宫血瘀阻。如果受寒引起恶露排出不畅,会使疼痛更为加重。

调理法: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休息,尽早下床活动,以刺激肠蠕动和气血运转。益母草冲剂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每次服用一袋半,每天两次,或取山楂30克、红糖30克、干姜面5克用水煎,一天分两次服用。体质虚弱的产妇,可以吃传统的百补鸡,方法为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各10克;当归20克,川芎6克,洗净后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然后取肥母鸡1只,把500克精猪肉切碎、500克猪骨打碎,将鸡、猪肉、骨、药包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葱、姜少许,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去药包,吃肉喝汤。此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腹带。不仅能够防止内脏下垂和子宫脱垂,还能暖宫暖胃。产科妹妹介绍一套,穿着舒适,瘦身塑形。

6.恶露不尽

恶露是产后排出的血水,一般在三周内排干净,也有一些新妈咪因身体较虚弱会延至六周才净。如果超过六周仍然淋漓不断,称为恶露不尽,大多数是由于寒气凝滞、血淤不通造成的。常伴有腰酸痛、下腹坠胀冷痛。恶露排出不畅,会影响子宫复旧,甚至会影响全身恢复。

调理法:过去中医讲究产后服用生化汤,几乎成为月子里的一道程序,因为生化汤能帮助产后气虚寒弱的新妈咪尽快排出恶露,效果是很明显的。因此,可以居家做一些生化汤粥,如取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干姜7克(用火烤黑)、甘草3克,加水和少量黄酒煎煮,取汁去渣,再和淘洗干净的粳米50-100克煮为稀粥,放入红糖适量,每天喝1-2次,趁温热喝下。提醒一点,生化汤不适用于产后仍然表现出火热症状体质的新妈咪,服用之前还应该请教中医。中成药生化丸也有一定效果。

7.四肢疼痛

又称为产后身痛或产后风,产后风寒湿邪很容易袭入经络关节,造成四肢关节疼痛。做家务接触冷水,往往会落下手指关节疼痛的毛病,衣裤单薄可以引起膝关节、肘关节疼痛,鞋袜不暖则容易患足跟痛。

8.乳房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